论毛泽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

2022-01-01 02:27李新宇徐东升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文化

李新宇, 徐东升

(临沂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基本国情、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了一系列久经历史考验、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方式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就在于将其运用到中国具体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认识,使之符合中国情况,解决中国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彰显党的初心、党的宗旨、党的使命,展现群众生活、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方式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探索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模式

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运用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的新发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宏伟事业中,毛泽东凭借自身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及对中国革命形势的科学把握,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探索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出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毛泽东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1]191。毛泽东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他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具体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环境空谈文化的优劣属性。首先,毛泽东明确区分了“封建时代的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封建时代的文化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大部分,其中有对人民和社会有益的部分,也存在腐朽的、有害的部分,必须将二者予以准确定义。其次,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观点,全面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2]225,“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区别开来”[3]708,科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再次,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客观地看待封建时代的文化,将其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认识到其在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和发展过程中发挥过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科学的态度,既坚持今天的视角,又要立于更高的大历史视野中,客观认识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3]708,从我们的文化及其发展脉络中汲取进步的智慧和力量。

(二)提出了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与方法

掌握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与方法是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毛泽东在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坚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原则和方法。“古为今用”就是坚持向历史学习,将历史上的经验、智慧作为今天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重要借鉴,在学习历史知识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批判继承”要求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不能照搬照抄,不能思维僵化,要结合现实环境,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契合点,既有学习借鉴,又有理性批判,做到吸收进步、祛除糟粕、改造落后,充分发扬积极进步的内容,并灵活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推陈出新”就要结合时代背景,大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借助新事物、新形式、新思路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多创作与人民需求和时代发展有益的好作品,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时代性、创新性、科学性,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发展。

(三)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是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举措。毛泽东在论述中国革命时肯定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他指出“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4],“过”就是“左”的东西,“不及”就是右的东西,在工作中要学会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克服“过”和“不及”的错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中庸”等传统文化做了新的阐述。他在读范仲淹的《苏幕遮》和《渔家傲》两首词时,谈到自己读诗词的感悟,读久了豪放派就会喜欢读婉约的词,婉约的读久了又会再去读豪放的。由此引发了毛泽东的哲学思考,他写道:“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所偏但仍是复杂的。所谓复杂,就是对立统一。”[5]304毛泽东不仅将哲学观点用于评论人的心情、文学作品,还将其广泛运用于对中国革命形势、军事策略等方面的分析,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在中国诗词文化方面,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融入诗词和文章的创作和评价中。例如,毛泽东用“风物长宜放眼量”来阐述中国革命道路的长期性和曲折性。毛泽东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为传统文化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更宽阔的思路。

二、实践了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民解放的学说,这种解放不是迷信的、虚幻的、抽象的,而是科学的、现实的、具体的,是每一个人都参与的物质和精神的解放,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解放。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义,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正确方向。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伟大力量,既重视理论宣传教育,又善于向群众学习,使用群众语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伟大力量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力量。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曾在湖南组织领导了“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开始认识到群众团结起来的力量是巨大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认识到国共合作初期国民革命进展顺利,是因为这一时期国民党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路线,喊出了广大群众希望自由与和平的心声,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毛泽东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中较早地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1031,“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2]324,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

(二)重视对人民群众的理论宣传教育

理论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物质力量,才能发挥改变世界的作用。要真正发挥真理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加强对真理的宣传推广。在这方面,毛泽东注重对工农群众的教育,积极开办文化传习所、识字班、农民夜校等,编写授课教材和理论文章,带头传播新思想,使党的理论为广大平民群众所了解和熟知。毛泽东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宣传到群众中,群众才能得到新思想的熏陶,当群众真正觉醒,先进的思想就会变成锐利的武器,就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凝聚更大力量。因此,认真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和大众化,用进步思想武装广大干部群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

(三)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真理。毛泽东认识到,要解决中国问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而没有被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或者被教条的马克思主义束缚的人民群众是没有觉悟的、无法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必须让人民群众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他们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将党制定的方针政策经过群众实践再反馈回来,使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讲得通、传得快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向人民群众学习、用群众化的语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举措。

毛泽东非常注重使用通俗的、群众化的语言风格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注重简洁性。如“三座大山” “三大民主”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十六字诀”等词汇,使用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的数字来概括深奥的理论,有助于广大红军战士、普通群众的记忆和理解。二是注重通俗性。在苏区的选举工作中,为了解决老百姓文化水平低、识字量少的诸多问题,毛泽东提倡采用群众常用的记事方式和决定方式,如“投豆法” “画杠法” “画圈法”等,既发扬了民主,又降低了选举困难。此外,毛泽东注重用通俗语言来阐述重要道理,例如他用“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6]1004,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正确生死观和价值观。三是注重生动性。在毛泽东的讲话和写作中,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的手法来突出自己的观点,例如“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等,特色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阐述了重要道理。这些表达既贴合群众,又内涵深刻,有助于激发群众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强烈兴趣。

三、开辟了以中国基本国情为依据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路径

毛泽东认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3]633在党的历史上,很多同志自认为是真马克思主义者,能大篇幅背诵马克思主义原著,但是到了解决具体问题时,却不了解中国实际,实践能力不足,结果是好的理论不能指导好的实践,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实践证明,必须全面把握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把握中国国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认识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客观事物接触,而实地调查研究则是探究事物形态的基本方法。毛泽东非常重视实地调查工作,他认为调查是实践的重要形式,只有深入到当地开展细致的调查,才能了解到事情的深层次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而没有调查“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7]109。要想深入透彻地了解问题,则必须有目的地进行调查,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6]789。

毛泽东非常重视研究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他认为认清国情是做好一切革命工作的前提和依据。毛泽东的文章都是在大量调研之后完成的,他做调查研究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实地调查。关于农民阶级的重要力量在历史上经常被忽视,为了搞清楚农民的力量大小,毛泽东深入到湖南多地调研,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记,整理成系统的研究,才真正掌握了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力量占比及其重要地位,得出了农民是“革命先锋”[7]18,没有农民就“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7]21的认识。这些认识后来被证明完全正确。第二种是开调查会或座谈会。1930年,毛泽东在江西苏区开展寻乌调查和兴国调查,采用了开调查会的方式。两次调查皆邀请了多名不同背景的群众,毛泽东设计了比较详细的调查提纲,最终搞清楚了很多问题。富农与地主问题,就是在寻乌调查后弄明白的,“贫农与雇农的问题,是在兴国调查之后才弄清楚的”[8]22-23。第三种是虚心向群众请教。因特殊情况不能做实地调查的时候,毛泽东特别注意与群众交谈,虚心向群众请教。在长征中,每当红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毛泽东总是要求先遣部队多与当地群众交谈,了解他们的当地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对我们的态度,这种调查研究的做法密切了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在了解他们的同时也传播了党的先进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研究中国工业化道路时,先后六次外出调研,多次与各部门同志座谈研讨,最后撰写出《论十大关系》。毛泽东特别指出,“一把手”亲自调查研究,不能事事靠汇报,调查时不要做领导,要多做笔记。调查研究是把握国情的最基本方法,正是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毛泽东才对近代中国农村的特点及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运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中国国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把握,还常常使用历史的、发展的方法,把事实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把国情放到历史长河中,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认识它。

毛泽东善于从历史长河中去认识和看待事物,对于各阶级的现实力量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毛泽东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的决定力量,认清“人民”的范围是认清国情的重要方面。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范围及作用的认识也是历史的、发展的。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认为“人民”应包括农民、工人、商人、学生以及其他不管闲事的老人和小孩。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7]1,并指出中产阶级左翼分子对革命的危害,应该时刻提防他们的动摇不定。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创建了工农民主政权,明确政权的构成主体和服务对象。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民族矛盾加剧,各种矛盾发生重要变化,他指出“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结合革命形势和革命任务的变化,深刻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大于动摇性,指出现阶段的“人民”“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9]1475。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剥削阶级的消灭,人民范围在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认真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指出必须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完全成为新中国的人民的范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发生转变,毛泽东认为“人民”包含“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10]364。毛泽东运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人民”范围的准确把握,为解决中国问题、推动中国发展凝聚了巨大力量。

运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是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国情的科学方法。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不能只关注局部事件,也不能机械、片面地看待事物,必须将其放到历史中,从历史长河的反复检验中全方位客观地认识事物,准确把握事物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根据历史发展趋势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准确发现社会问题、全面摸清中国国情、精确制定发展战略,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国国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观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认识人民构成和人民力量等思想,都体现了毛泽东运用矛盾分析法来认识中国国情。研究中国社会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7]322。他运用这一方法,对中国社会及其主要矛盾做出了一系列正确判断。他指出,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3]625,到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631。毛泽东基于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指明了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和奋斗方向,必须学会转化矛盾,把过去的敌人变成现在的朋友,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组成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壮大自身力量,实现民族解放。

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对于解决中国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上,毛泽东坚持从中国特殊情况出发,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要善于利用其进步的一面,使其成为革命的力量。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毛泽东同样坚持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国家发展大局、经济建设、政治思想建设、科学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为准确把握国情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制定政策既要从社会大局出发,有利于全民族的利益,同时又要看到不同阶层、地区、民族群众的具体要求,从群众现实利益出发去解决群众矛盾,真正服务好人民。

四、引领了以践行为人民服务为风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潮流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并发展了为人民服务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依靠力量、价值取向以及任务目标。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宗旨愈加明确,组织纪律更加完善,既树立了良好形象,又得到了群众的信服,使群众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是真正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党。这开创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新境界,引领了以践行为人民服务为风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潮流。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为人民服务是对无产阶级政党价值观的高度概括,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始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旦离开为人民服务,便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为人民服务,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篇讲话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奋斗观。“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6]1004毛泽东引用司马迁的名言,阐明了人生是有价值的,共产党人要把自己的生命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幸福联系起来,为国家和人民而奋斗,这样的生命价值比泰山还重。二是共产党人要正确对待批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6]1004毛泽东强调,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队伍,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依靠人民的养育,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人民获得和平自由的新中国,所以我们有错误也不要避讳群众给我们指出来,只有这样做,才能继续为人民服务,继续获得群众的支持。毛泽东举了党外人士李鼎铭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三是共产党人要搞好团结。必须搞好革命队伍的团结、人民和民族的大团结,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全党思想,通过党内的团结实现全民族的团结。这篇即兴演讲被整理成《为人民服务》一文,发表后在国内外报刊广泛转载并引起了较大关注。《为人民服务》的诞生标志着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成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纪律观

党的纪律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与加强纪律建设密不可分。党的宗旨是党的纪律建设的主题和方向,党的纪律建设是党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保障。

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有铁的纪律,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保证。群众纪律是党的纪律建设的核心内容,党的纪律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群众利益。毛泽东将党的纪律建设与作风建设统一于维护群众利益的实践中,“协同推进党的纪律制度建设和作风制度建设”[11]9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经过江西省遂川县荆竹山时,由于部队人员组成比较复杂,旧官僚习气比较重,出现有的官兵随意拿老百姓财物、骂老百姓的现象。毛泽东了解之后,重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是一支新的军队,是为了革命和解放事业而奋斗、真正代表工农阶级利益的军队,与旧军阀和其他武装有根本区别。为了克服部队中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危害,毛泽东重申了革命队伍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军队必须遵守群众纪律,第一次提出“三项纪律”,即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周边村调研时发现仍存在一些破坏群众利益的行为,又补充了“六项注意”。后来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建设事业的推进,党不断对这些纪律进行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纪律制度,为中国革命事业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因此,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为党的纪律建设提供了重要内容和基本方向,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纪律观。

(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伦理

马克思主义政党伦理是规定无产阶级政党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向的基本要求。为人民服务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维护人民利益、团结人民、解放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伦理。

一是坚持人民利益与政党利益的统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利益伦理。马克思坚持从现实世界出发,通过具体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实践,不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坚持在具体实践中实现群众利益,并把群众利益与党的利益统一起来,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除了与广大群众的共同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鲜明体现出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利益与政党利益的统一。

二是坚持团结广大群众建立统一战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伦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广大群众团结的伦理价值,他们高举“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为世界各国的工人阶级运动指明了前进方向。毛泽东在《民众大联合》中指出,要拯救国家和人民,“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12],这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团结伦理。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十分注重统战工作,认为这能团结最广泛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打击和瓦解敌人,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三是坚持以解放人民群众为奋斗目标,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解放伦理。马克思主义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不是仅停留在为人民群众谋求眼前利益,而是更注重彻底地实现人民群众的自由和解放。全人类解放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提,共产主义运动最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要实现伟大解放,就必须与一切侵略、独裁、剥削力量进行斗争,只有搬掉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中华民族才能彻彻底底地实现自身解放和独立。毛泽东也重视不同群众的解放,特别是妇女的解放。他指出广大妇女在“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以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些封建伦理的压迫和束缚下,她们处于被奴役的地位,“有志不伸、有求不获”,身体和精神处于极大的痛苦中,压制了她们积极性的发挥。为此,毛泽东主张要给妇女与男同志相同的地位。可以看出,毛泽东将人的解放融入为人民服务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解放伦理。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应用的理论,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具体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理论应用的过程。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证明,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人民、中国精神相结合,才能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力量,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在新时代,必须认真学习研究毛泽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牢牢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中国基本国情为依据、以践行为人民服务为风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方法,“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理论,大胆进行理论创新”[13]91,引导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群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