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宇
(吉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青年黑格尔派是在后黑格尔时代由黑格尔哲学体系分化而来,反对黑格尔体系的保守倾向的激进左派。该学派力图通过对宗教典籍的批判来验证人的自我意识才是神学的起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布鲁诺·鲍威尔。虽然马克思与恩格斯也曾参与青年黑格尔学派的讨论活动,但是在思想上与青年黑格尔学派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青年黑格尔运动是青年黑格尔派发起的一场政治运动,目的是通过对基督教和基督教的典籍《福音书》的批判来实现宗教解放的意图。但是这场运动在批判《福音书》的问题上逐渐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施特劳斯为代表,认为福音书的故事是不自觉地发生的如同神话一般,其中客观的精神实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持唯心主义立场;另一派以鲍威尔为代表,认为《福音书》出自作者的有意虚构,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作者的自我意识,同样也只有自我意识才能把人类从宗教异化下解放出来,持唯物主义立场。由于这场运动是一场纯理论的批判运动没有考虑到现实的因素,并且讨论中使用也是哲学术语,使得民众难以参与其中。因此,尽管青年黑格尔运动在报刊上和大学讲坛上显得异常激烈“瞬息间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1]19但是这场运动就像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并没有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多大的反响,毕竟当时的平民阶级甚至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更不用说去理解那些难以接受的,晦涩、朦胧的理论。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要批判青年黑格尔运动,原因就在于他在这场运动认识到了纯粹的理论脱离了现实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青年黑格尔运动本意是通过宗教解放进而实现人的政治解放,但是由于没有民众的参与,就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学派内部的对峙与相互批判。
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之一的施特劳斯,在出版的《耶稣传》中提出《福音书》包含一定的真实性,因为是早期基督教团的集体的无意识的创作,是黑格尔“实体”思想的继承者。但是学派的另一代表,鲍威尔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福音书》是个人的有意识的杜撰的,是黑格尔“自我意识”学说的继承者。两派的争论最终演变为实体和自我意识的争论,青年黑格学派再次分裂。随后在1843年,鲍威尔出版了《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与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鲍威尔在文中通过犹太人问题重新表述了自己的宗教解放观,将犹太人问题归结为宗教问题,并提出宗教解放的路径是放弃宗教信仰,但是鲍威尔的这种论断也引起了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的反击。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之前最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之一。在马克思构建完整的人的解放思想理论过程中,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也对其有着重要影响。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中,宗教使得人的本质与人分离开来,然后使人的本质异化为神的本质。这说明神的本质的就是异化了的人的本质,因此人才是神学的主体。在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中,承认了人在生物学上的存在,但是否认了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认为人只是脱离社会历史活动的“自然的人”。费尔巴哈重视自然的客观现实和优先性,反对投机。从人本主义开始,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在人本学建立了唯物主义,并在他的理论中解释了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他的作品和演讲的目的是把人们从神学家变成人类学家,从上帝的情人变成人的情人。他的理论或观点可以用两个词概括为“自然界和人”。然而,费尔巴哈的思想缺乏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制约。他最终认为人是抽象的人和理论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和实践的人。因此,他未能从实践性和社会性的角度理解人的本质。
马克思于1843年10月到达巴黎,与同事卢格、海尔维格和其他德国流亡者一同创办了《德法年鉴》,马克思担任主编出版了一大批优秀著作,象征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转变标志的《论犹太人问题》就出自这一时期。列宁评价这种实践转向,“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标志着他对于现存的社会的批判”[2]49自此,马克思的思想都是将现实的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和理论的出发点,坚定地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马克思认识到现实世界是由现实的人所构成,因此应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3]11角度出发去解释事物,消除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改造世界。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提到,人应该是存在于现实的物质世界中的人,而不是意识中。那些完成了政治解放的国家,在国家治理中消除了宗教的影子,因此马克思对政治解放的必要性是持有肯定态度的。但是要想实现人的解放必须首先实现政治解放,一方面形成市民社会是实现国家政治解放的前提,另一方面完成政治解放的国家又反过来为市民社会中的私有制作背书,这就导致在政治解放的过程中私有制并没有被废弃,私有制的存在就导致无法实现彻底的人的解放。
在一个宗教国家中宗教解放首当其冲,因为在马克思的观点中被抽象的神学束缚着精神世界的人,是无法实现政治解放的。在17世纪之前,欧洲影响力最广泛也是最深远的宗教是基督教,在多个国家内享有国教的地位。宗教借由在国家中获得的特权在社会上大肆宣传,逐步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人,在相当的一段时期里,握有宗教典籍最高解释权的教职人员在宗教国家里享有相当高的政治权利,并且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受此影响,神学的迅速发展导致其对西方社会有着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加久远地影响。即使是马克思主义这种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遵循着唯物主义史观的思想,也会受到宗教所带来的影响。在犹太人解放的问题上,鲍威尔对于宗教解放的研究是存在局限性的,他认为彻底消灭宗教是获得解放的前提,而彻底消灭宗教的方式则是利用国家的力量在在政治上废除宗教,当人脱离了宗教规则的束缚时就能实现彻底的解放。在系统整理马克思的思想时,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鲍威尔的宗教解放论是持批判态度的,“其他一切批判都是建立在对宗教的批判之上”[3]25。马克思认为鲍威尔的这种思想极其荒诞,他指出在基督教国家在尚未完成政治解放的时候还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来弥补国家治理上的不足,而宗教也需要借用国家的力量来壮大自己与打压对手。因为有着这样的内在联系,国家绝不会废除宗教。唯一的方式就是先完成宗教解放,抽象的人从神学的范畴中解放出来成为现实的人。在从宗教解放走向政治解放的道路上时,对于解放的对象要有明确的界定。宗教解放的对象是抽象的人,目的是剥离人的神性的一面,将思想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抽象的人变为了具体的人。此时人的市民社会属性开始发挥作用,激发了人的创造力,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解放的进程也将继续,逐渐从宗教解放迈向政治解放。
一个宗教国家完成了宗教解放之后,下一步就需要实现政治解放。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政治解放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前提,他的人的解放思想就是通过批判政治解放然后超越政治解放而产生的。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使国家的治理不再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成为一个完整的政治国家。宗教系统也从国家政治层面驱逐到了市民社会层面;教徒不再拥有政治特权,从抽象的人还原为现实的人;政治解放的国家也赋予它的人民同时拥有市民与公民的双重身份,人们一方面作为公民在政治范畴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利,另一方面作为市民在市民社会范畴行使追求个人利益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的二元性。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分析了犹太人群体所追求的解放形式,发现其最终目的只是希望从基督教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对于国家赋予宗教的特权仍然希望可以保留,以期犹太教有朝一日代替基督教在宗教国家中的地位,从受害者摇身一变成为加害者。这表明犹太人对于解放的形式理解存在局限性,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解放也就是宗教解放层面,在政治层面犹太人仍然是不自由的。在鲍威尔的观点中,要使人民在精神层面脱离宗教的掌控从而得到宗教解放,就必须先在国家层面通过消灭宗教的方式完成政治解放。但是即使国家完成了政治解放,宗教也不会被彻底消灭,而仅仅是失去了国家的政治庇护流落到了市民社会当中罢了。完成了政治解放并不能代表实现了人的解放,这是因为政治解放仍然有其局限之处。一方面政治解放的对象是宗教国家,目的是消除宗教对国家权利的渗透,从而成为完整的政治国家。但是政治解放只是消除宗教影响并没有彻底消灭宗教,仅是使宗教失去了在宗教国家中被赋予的特权,而流落到了市民社会当中。由于失去国家的节制,宗教在市民社会中反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人民的精神仍未摆脱宗教的影响;另一方面,政治解放使国家中个体的人出现了市民与公民的双重身份,人的市民社会身份与政治国家的公民身份相剥离。市民社会的人追求的是个人利益,表现出的是市民属性中利己主义的特征,这种特质在市民社会中得到充分的解放,逐渐显现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逐利的本质。政治解放使国家的人民个体的分裂,表现出了市民属性与公民属性的二元性,但却没有使人在分裂之后复归统一。就此而言,政治解放不能代替人的解放成为解放的终极形式。因此还需要继续推进解放的进程,将解放的触角从政治范畴深入到市民社会范畴。然后将市民社会的人和政治国家的人回归到人的本体,实现人的统一,修复人在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元性。
一个国家及其人民在先后完成了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之后,就达成了实现人的解放的前提条件,来到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体系中解放的最终形式也就是人的解放。马克思分析了那些已经完成了政治解放的国家发现,资产阶级革命虽然使国家从宗教中解放了出来,但是在那些国家中宗教依旧存在着并且时刻影响着国家的人民。以法国为例,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对国家的改革之后非但没有把宗教废除,反而对宗教给予保护并把信仰自由写入了律法,成为了一项受法律保护的权力,国家甚至允许公民举行宗教仪式,就此来看资产阶级政治解放是不彻底的,人民仍旧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欧美的前车之鉴促使了马克思对政治解放的批判,同时寻找超越政治解放的解放形式,既可以使人真正脱离宗教的影响,也能消除市民社会的金钱异化对人的影响。马克思在研究了市民社会的运行规律之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那就是市民社会中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随即展开了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对于犹太人问题,马克思认为,犹太民族是商人的民族,由于其贪财好利的本质决定了受到市民社会的金钱异化的影响也最为深刻,也就是人在政治解放中产生的市民社会属性。市民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通过物质交换来获得更多的私人财富,在无止境的追求物质的过程中金钱就产生了异化,代替宗教的神成为了市民社会精神中的上帝。在完成了政治解放的国家,个体的人的政治权利不再受到阶级、信仰的影响,人本身就是拥有政治权利的保障。在政治解放完成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找到了进一步解放的路径,那就是人的解放思想。
人的解放相对于政治解放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维度。一是市民社会维度,政治解放虽然使人在国家政治上得到了平等,但是在市民社会中,由于金钱异化的影响,依旧有着不平等的现象存在。人的解放旨在消除市民社会中的金钱异化,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将人从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的异化中解放出来。二是政治国家维度,人的解放就是消灭使人产生异化的因素,具体来说就是消灭市民社会。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把政治解放造成的人的分裂回归统一。人的解放就是对政治解放批判再超越,围绕现实世界物质的人来改造世界,是一场以现实为导向的自我解放运动。[4]
马克思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后得出结论,无产阶级将会先于其它阶级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扬弃前人的观点不断填充到人的解放思想中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全人类解放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共产主义。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政治解放也必然走向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即是解放的最终形态,也就是实现了共产主义,只有在共产主义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3]443这段表述真实的反应了马克思对于人的解放思想概述,一切解放的最终目的都是使人类不论是在思想文化还是经济政治等所有关于人的方面得到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的那样,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就是划分阶级与制造阶级对立,并从这种对立的矛盾中榨取养分,在世界的历史周期来看这样的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而终结这种周期的社会形式将会是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自由人的联合体”观点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吸收了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后首次提出,随后在《德法年鉴》时期与人的解放思想产生了内在的联系提出人的解放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最后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正式形成。马克思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概念统称为“自由人联合体”,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二元性得到统一,创造力得到了解放,最大化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配方式由按劳分配进化为按需分配,人们获取物质的方式不再需要以劳动为前提,而是以自身需求为基准。此时的市民社会已经被消灭市场关系也随之消失,描绘了一幅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以超越了宗教、民族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的眼界与胸怀来分析犹太人问题,并且勇敢地向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发起批判,在批判基础之上继续超越提出了人的解放思想。对于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论渊源,本文一直追溯到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学派的交流以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扬弃。马克思在研究犹太人问题解决路径的过程中,首先批判了宗教在问题中起到的负面作用,犹太人的逐利的特质是他们难以得到解放的根本原因。其次是对鲍威尔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二者混为一谈的批判,这也是鲍威尔解放论局限之处。最后马克思准确的发现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然后以更高的视野和眼光来分析和思考人的解放问题,并且在政治解放的基础上对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论及实践的方式作出了解答,并且将人的解放由犹太人问题推广到全人类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