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思锋
(江西省乐平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江西 景德镇 333300)
喘息性支气管炎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炎症,属于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咯痰、咳嗽等[1]。值得注意的是,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疾病发作,不仅受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及气候等因素影响,且与过敏物质的干扰作用密切相关,如病毒、细菌等的侵袭,也会导致支气管黏膜受损,从而发生支气管痉挛及小气道阻塞,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发生,从而产生大量炎症细胞介质,加重病情。临床常通过基础治疗配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2],对症治疗、促进病症改善、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影响为治疗的关键。有研究[3]显示,采用基础治疗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不仅能有效减少患者病症发作次数,且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确切。但常规药物的作用成效不佳,而联合用药及抗生素滥用则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因此,探寻更加安全与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升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是目前临床治疗中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之一。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8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8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5.8±3.7)岁;病程1.2~18 年,平均病程(6.4±2.3)年;轻度24例,中度2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5.7±3.6)岁;病程1.5~19年,平均病程(6.5±2.1)年;轻度23例,中度21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诊断标准[4],且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近期使用全身激素治疗或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精神异常或意识不清者;存在其他脏器或系统严重并发症者。
1.3 方法 两组均实施喘息性支气管炎基础治疗,即结合患者疾病情况,进行吸氧、平喘解痉、止咳祛痰、抗感染、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维持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特布他林(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32022694)治疗,观察组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AstraZeneca AB(瑞典),生产批号:H20160447]治疗,具体方法如下:特布他林5 mg置入4 mL 0.9%氯化钠溶液中稀释,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续治疗2周;布地奈德吸入剂雾化吸入,每次200 μg,每天2次,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且患者肺功能检查显示肺部哮鸣音消失,呼吸恢复正常,为痊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且患者肺功能检查显示肺部哮鸣音明显变弱,偶尔存在喘息情况,为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缓解,且患者肺功能检查显示与治疗前相比,肺部哮鸣音存在减弱变化,但患者出现喘息的次数较多,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情况,为无效[5]。总有效率=痊愈率+疗效显著率+有效率。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哮鸣音、呼吸困难、喘息。不良反应,包括感染、咳嗽、声音嘶哑。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哮鸣音、呼吸困难、喘息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
组别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值P值喘息3.47±1.28 5.29±1.73 4.076<0.05咳嗽4.74±1.23 7.21±1.56 4.195<0.05哮鸣音3.53±1.46 6.29±1.72 5.693<0.05呼吸困难2.21±0.65 4.32±1.24 5.364<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低于对照组的18.2%(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不仅包含过敏与感染等,且与患者的生活环境及所面对的生活压力、饮食情况、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6]。临床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以改善症状与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等为主[7],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与干预,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临床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常采用药物治疗方式,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治疗药物,能明显改善患者病症,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特布他林作为一种β2受体激动剂[8],能通过药物和患者气管黏膜平滑肌受体的相互结合,形成相应的腺苷酸环化酶激活作用和影响,从而对ATP 向CAMP的进一步转化起较好的促进作用,以实现患者支气管扩张的支持,快速缓解患者的气道痉挛[9],有效缓解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而布地奈德吸入剂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10],药物成分中不包含卤素,能对患者起较好的抗感染治疗作用。其中,布地奈德吸入剂通过干扰患者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以抑制患者机体中细胞因子合成与嗜酸性细胞活化,维持患者气道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溶酶体膜的稳定状态,同时,通过发挥其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控制患者机体中所含的抗体合成形成降低,有效抑制过敏活性物质的释放及活性,缓解患者气道高反应情况,达到改善病情与提升疗效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哮鸣音、呼吸困难、喘息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布地奈德吸入剂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作用和效果。分析原因为,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能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改善和控制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降低患者气道高反应表现,以提升疗效。此外,布地奈德吸入剂和特布他林药物在具体治疗应用中不良反应均较少,仅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皮肤瘀血或咳嗽等不良反应,停药或给予对症支持后即可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