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丹,刘艳,杨震
(1.新余安瑞尔妇产医院超声科,江西 新余 338000;2.新余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 新余 338000)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常发的心胸类疾病,后期易因外界刺激导致死亡,致死率较高。针对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实施高效的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能在孕早、中期发现病灶,进行科学的妊娠选择,继而达到改善妊娠结局及母婴生活质量的目的[1-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疑似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51±1.17)岁;孕周18~35周,平均孕周(28.13±3.58)周;初产妇45 例,经产妇35 例。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孕周≥18周者;单胎、胎位正常初产妇;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肝、肾等器官疾病者;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者;恶性肿瘤者;免疫功能障碍者;传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使用GE-E10、GE-E8及三星麦迪逊X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为3.5~5.0 MHz。检测时产妇需保持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放松心情,保持静息状态。采用适合胎儿及胎心检查的条件,按照胎儿、羊水、胎盘的顺序进行纵断面、横断面扫描,再按照心脏检查专用条件检查胎儿心脏,测量以下8 个标准切面:胎儿呈现胃泡及肝门静脉分支的上腹部横切面、心底短轴切面及肺动脉分叉切面、上下腔静脉切面、左右室流道切面、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四腔心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进行频谱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四腔心切面检测的基础上向胎儿头侧平行移动探头显示上纵隔的横切面,观察胎儿心脏结构需连续侧动探头进行扇形扫查,用三节段分析法追踪移行切面。观察心脏位置,测量心脏轴,计算心/胸比值,心脏面积/胸腔面积比值,判断房室大小、形态结构及连接等情况。然后再进行超声三血管切面检查,首先进行胎儿长轴切面,调整探头左右旋转键或探头方向,胎头于操作者右侧。动态扫查过程中,观察肺动脉、升主动脉、上腔静脉3 支大血管情况,并观察头臂干及其静脉、左无名静脉等情况。重点关注血管的数量、血管的排列(线性)、血管的大小(从前往后、从大到小)、血管与气管的位置关系及血流的方向(始终同向)。当胎儿心脏切面影像表现不清或被遮挡或挤压,需适当加压探头往目标处推进或协助孕妇变换体位或适度活动后探查。
1.4 观察指标 分析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结果,以产妇分娩后实际情况及引产解剖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及例数表示;采用Kappa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0.40提示一致性较差,0.40≤Kappa<0.75提示一致性一般,Kappa≥0.75 时提示一致性较高;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观察曲线下面积(AUC),AUC≤0.50 说明无诊断价值,AUC 为 0.50~0.70 说明诊断价值较低,AUC 为0.70~0.90 说明诊断价值较好,AUC>0.90 说明诊断价值较高,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产妇分娩后实际情况及引产解剖结果 经产妇分娩后实际情况及引产解剖结果确定,80 例疑似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妇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30例,其中法洛氏四联症7例、室间隔缺损6例、肺动脉狭窄5例、大动脉状位3例、三尖瓣下移2例、大血管发育异常4例、左右室发育不良3例。
2.2 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检查结果 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为86.25%(69/80)、灵敏度为83.33%(25/30)、特异度为88.00%(44/50)、阳性预测值为80.65%(25/31)、阴性预测值为89.80%(44/49),见表1。
表1 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结果分析
2.3 一致性检验 经一致性Kappa检验,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结果和产妇分娩实际情况及引产解剖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822,P=0.000)。
2.4 不同类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鉴别结果 经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鉴别不同类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为80.00%(24/30),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情况
2.5 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鉴别不同类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价值 ROC曲线结果显示,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鉴别不同类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AUC 为0.92(95%CI:0.860~0.993),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0.936、0.070,见图1。
图1 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鉴别不同类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目前,超声诊疗技术广泛应用于隐形疾病的临床诊治中,已成为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同时,该检查方法的安全性高、费用低、创伤性小,操作简单方便且具有重复性,能实时观察胎儿心脏发育情况,以及时治疗或终止妊娠,显著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3]。
以往临床针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诊断方案为胎儿四腔心切面超声扫描,是最重要的切面之一,可诊断多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其能显示右心房心室、左心房心室、房、室间隔,卵圆孔及瓣,二尖瓣,三尖瓣等结构,也能显示肺静脉连接、房室连接、心脏中央十字交叉、心尖构成等,但该方案无法观察圆锥动脉干畸形,大动脉转位、心室双出口、大血管的异常等需更多的切面进行判断。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广泛应用于胎儿心脏大血管发育异常的临床诊断中,且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产妇分娩后实际情况及引产解剖结果确定,80 例疑似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妇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30例,其中法洛氏四联症7例、室间隔缺损6例、肺动脉狭窄5 例、大动脉状位3 例、三尖瓣下移2 例、大血管发育异常4例、左右室发育不良3例。经一致性Kappa检验,产前超声筛查和产妇分娩后实际情况及引产解剖结果一致性较高。经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鉴别不同类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为86.25%(69/80);ROC曲线结果显示,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鉴别不同类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AUC 分别为0.92,诊断价值较高。表明产前四腔心、三血管切面超声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筛查中的准确性较高(Kappa=0.822,P=0.000),且能明确鉴别洛氏四联症、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大动脉状位、三尖瓣下移、大血管发育异常、左右室发育不良等不同病灶类型。
三血管气管切面可很好的显示肺动脉、主动脉、上腔静脉的空间关系及管径情况、血流方向、大血管气管关系。三血管气管切面也是心脏大血管异常鉴别的重要切面,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检测技术在明确胎儿心底大血管空间排列位置关系、大动脉血管内径比例、血管数目、血管内部血流方向及血管走行与气管的关系中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4-5]。虽然其他切面也能进行大血管异常诊断,但三血管气管切面超声诊断能在一个切面上直观反映胎儿心脏大血管情况,且该方法操作较简单,更直观显示具体结果。但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技术在对胎儿存在主动脉及肺动脉轻度狭窄的产妇进行产前诊断难度较大。在检查过程中产妇主要有右位主动脉弓表现,该类产妇需联合考虑其主动脉及动脉导管弓切面情况进行准确诊断。但临床诊断过程需注意的是,孕妇妊娠周期的变化会引发血管管径大小的变化,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需进行定期复查。虽然三血管切面在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价值,但单一的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排除法洛氏四联症、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左右室发育不良等动脉圆锥疾病[6-7]。但结合四腔心切面等其他切面检查能提高法洛氏四联症、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左右室发育不良情况的检出率与准确性;且在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的诊断中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很多严重的心脏畸形在三血管切面均会有相应表现。但在一些快速扫查中,四腔心切面联合三血管切面能减少对心脏结构的漏误诊,显著提升严重心脏畸形筛查的准确性[8]。
综上所述,产前四腔心、三血管切面超声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筛查中的价值较好,可明确鉴别具体异常情况,预测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