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挤压脐带断脐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及与立即结扎脐带的差异

2021-12-31 01:11赵月乔
当代医学 2021年36期
关键词:断脐压积血量

赵月乔

(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 深圳 518000)

《2019 年欧洲RDS 管理指南》推荐延迟脐带结扎至少60 s有助于胎盘-胎儿输血(A1)[1]。大量文献[2-3]证实,延迟脐带结扎可增加新生儿循环血量,减少输血次数,降低新生儿贫血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脑室内出血的发生风险,但由于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cord clamping,DCC)过程需至少45~60 s,为不耽误复苏抢救,目前,国内外有较多研究[4-6]表明,挤压脐带(umbilical cord milking,UCM)可在较短时间如20 s内完成并达到与延迟脐带结扎类似的临床效用,是一个安全、快速可替代延迟脐带结扎的方法,特别是应用于早产儿和剖宫产分娩的婴儿中。脐带挤压常用方式之一是在断脐前,于距离脐部20 cm处向脐部挤压脐带,每次2 s,挤压2~5次;另外一个方法为断脐后挤压脐带,即与脐部保持较远距离(30 cm左右),钳夹脐带后向新生儿方向挤压脐带,与前一种方式相比,该方式更简便。目前,关于挤压脐带的长短、手法方式及速度等开展亚组比较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不同挤压脐带断脐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及与立即结扎脐带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7月出生的144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脐带挤压组1(n=52)、脐带挤压组2(n=47)与常规断脐组(n=45)。脐带挤压组1男27名,女25名;平均胎龄(38.41±0.54)周;平均出生体质量(3 447.24±65.14)g。脐带挤压组2男24例,女23例;平均胎龄(38.11±0.57)周;平均出生体质量(3 427.24±58.44)g。常规断脐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胎龄(38.38±0.48)周;平均出生体质量(3 404.4±57.21)g。3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新生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新生儿母亲无前置胎盘史。排除标准:新生儿母亲存在胎盘早剥病史;拒绝参与本研究者。

1.2 方法 脐带挤压组1 新生儿娩出后距脐带根部30 cm处断脐,后向新生儿方向以10 cm/s 速度挤压脐带。脐带挤压组2新生儿娩出后距离脐带根部约20~30 cm处暂时钳夹脐带,向新生儿体内由上至下以10 cm/s挤压脐带,放松钳夹处使脐带再次充血,再次向新生儿体内挤压共4次后结扎脐带。常规脐带结扎组新生儿生后立即于30 s内结扎脐带。

1.3 观察指标 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新生儿娩出后1 h内常规抽取动脉血检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光疗总时间:光疗标准依据2014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根据不同胎龄、出生时间、高危因素等是否达到光疗标准决定是否光疗。对达到光疗标准的新生儿进行蓝光治疗,记录住院期间的光疗总时间。②pH 及HCO3-:新生儿娩出后1 h 内抽取动脉血检测pH、HCO3-。③平均动脉压:监测新生儿住院72 h内血压,每6小时记录1次,计算每次血压的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0.45×(收缩压-舒张压),72 h总平均动脉压为各平均动脉压之和。

1.4 质量控制 本研究所有新生儿均由工作2 年以上的助产士接生,在实施前对参与研究的助产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和考核,确保不同断脐方法的流程及手法正确。资料收集采用统一的资料调查表,由笔者和患儿的责任护士合作完成,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度和准确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比较采用F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比较 脐带挤压组1、脐带挤压组2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带挤压组1、脐带挤压组2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常规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hemoglobin and hematocri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表1 3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hemoglobin and hematocri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组别脐带挤压组1脐带挤压组2常规断脐组F值P值例数52 47 45红细胞压积(%)50.68±5.60a 49.76±3.16a 47.39±5.37 5.778<0.05血红蛋白(g/L)171.50±18.12a 169.32±9.95a 161.71±17.06 5.143<0.05

2.2 3组pH、HCO3-比较 3组pH、HCO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组pH、HCO3-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H and HCO3-among the three groups()

表2 3组pH、HCO3-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H and HCO3-among the three groups()

注:pH,酸碱度;HCO3-,碳酸氢根

HCO3-(mmol/L)20.06±2.14 19.64±2.20 19.81±2.11 0.484>0.05组别脐带挤压组1脐带挤压组2常规断脐组F值P值例数52 47 45 pH 7.32±0.46 7.34±0.61 7.32±0.60 2.099>0.05

2.3 3 组光疗总时间及平均动脉血压比较 脐带挤压组1、脐带挤压组2 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常规断脐组,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光疗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带挤压组1、脐带挤压组2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3组光疗总时间及平均动脉压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otal phototherapy time and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表3 3组光疗总时间及平均动脉压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otal phototherapy time and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组别脐带挤压组1脐带挤压组2常规断脐组F值P值平均动脉压(mmHg)57.519±5.54a 58.785±4.73a 54.924±4.93 6.842<0.05例数52 47 45光疗总时间(h)14.90±20.05 14.66±14.52 14.18±16.56 0.022>0.05

3 讨论

大量文献[7-10]指出,胎盘输血具有增加新生儿循环血量,降低新生儿出生后输血次数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脑室内出血等)等优势,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胎盘输血过程分为延迟脐带钳夹与挤压脐带两种,挤压脐带为在较短时间内主动补充新生儿血容量的过程,与延迟钳夹脐带不同。2019年5月,《美国产科与妇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比较延迟断脐和脐带挤压对早产儿影响的非盲随机对照试验[11],结果表明,与延迟断脐组相比,脐带挤压组出生后输血率、NEC发生率、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均降低,两组新生儿胆红素峰值和光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挤压脐带是延迟钳夹脐带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尤其是有保温需求,需快速进行新生儿复苏的早产儿,与高峰等[12]研究结果一致。但有文献[7,9]指出,由于目前UCM研究数量较少,且对于挤压脐带的长短、手法方式及速度等开展亚组分析的文献数量更少,还需更多的研究证实其有效及安全性。

脐带挤压常用的方式是在断脐前挤压,但目前也存在断脐后挤压方法,后者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两种方法差异为挤压脐带过程中所输送的血量多少。Hosono 等[13]文献中估算一段30 cm 的早产儿脐带中含有8.9~29 mL/kg 的脐带残血。断脐后挤压脐带,给予新生儿的输血量为断脐内的残血量。断脐前挤压脐带,新生儿一部分补充血量和脐血管填充有关,同时,依赖于宫缩,通过重复挤压脐带输送的血量是否会与这部分补充血量相加目前尚未明确。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断脐后挤压脐带和断脐前挤压脐带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14]。

3.1 对新生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脐带挤压组1、脐带挤压组2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脐带长度为30~100 cm,平均每10 cm脐带中含5~8 mL/kg血量,因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一为新生儿娩出后距脐带根部30 cm处断脐,方法二为距离脐带根部20~30 cm处暂时钳夹脐带,两段脐带的长度差异较小,区别主要为方法二需挤压后放松钳夹处使脐带再次充血,但本研究中,两种方法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为,脐带挤压时间较短,放松钳夹使脐带再次充血的血量较小,所以无明显差异;断脐前挤压脐带,脐血管填充的血量和因宫缩通过重复挤压脐带输送的血量可能并不能相加。本研究结果显示,脐带挤压组1、脐带挤压组2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常规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脐带挤压,新生儿可能至少增加的血量约为20 mL/kg,这部分增加的血量可使新生儿血红蛋白的基础值高于常规断脐,与诸多国内外研究[9,11,15-16]结果相符。证实UCM,无论是断脐前还是断脐后挤压,均能有效提升新生儿期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

3.2 对新生儿血压的影响 新生儿出生后肺部开始气体交换,肺泡张开,肺血管充盈,肺循环建立,肺循环阻力降低,如出生后给予立即断脐,肺循环阻力下降慢,导致胎盘灌注至新生儿的血液减少,导致新生儿血容量和心输出量减少,影响新生儿血压及循环稳定性,严重者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17]。新生儿低血压可造成新生儿器官、组织灌注不足,进而发生缺血、多器官损伤等,因此,早期预防低血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脐带挤压组1、脐带挤压组2 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带挤压组1、脐带挤压组2 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常规断脐组,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osono S等[18]研究结果一致,证实挤压脐带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新生儿维持正常且稳定的血压,减少需干预的新生儿循环不稳定性,降低新生儿低血压发病率。目前无文献资料报道挤压脐带导致新生儿血压过高,因此,脐带挤压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预防低血压的方法。

3.3 对新生儿光疗总时间的影响 UCM 可能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增加光疗人数,延长光疗时间,如Kumar B等[19]提出UCM组生后48 h血清胆红素与I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光疗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前国外有文献[6-9]也证实脐带挤压不会增加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国内如董小玥等[20]进行的关于脐带挤压的Meta分析中,UCM与ICC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光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4 对新生儿血气分析pH及HCO3-的影响 血气分析应用于评价新生儿呼吸、氧合及酸碱失衡,临床上多以pH 及HCO3-判断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新生儿娩出后1 h内pH及HCO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为,pH 及HCO3-除受代谢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因此,两组差异不明显,与董小玥等[20]研究结果一致。若新生儿出生时出现窒息,机体缺血缺氧,酸性物质生成增加,存在代谢性酸中毒的可能性较大,而挤压脐带在短时间内提供较多血液,改善灌注,缓解代谢性酸中毒,且操作时间短,不影响复苏抢救,因此,挤压脐带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现窒息时首选的断脐方法。

综上所述,两种不同脐带挤压方式均可提高新生儿出生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动脉压水平,两种不同脐带挤压方式新生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两种不同挤压脐带断脐方式与立即结扎脐带新生儿光疗总时间、pH 及HCO3无明显差异,脐带挤压不增加光疗总时间,对于新生儿是一项简单、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断脐压积血量
LVEF、NT-proBNP联合cTnI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延迟断脐对母亲及新生儿影响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间段断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不同年龄比格犬红细胞压积、生理脆性的测定
剖宫产近胎盘端延迟30 s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观察
膀胱冲洗液中加入去氧肾上腺素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复发性脑血栓与红细胞压积的关系分析
中老年男性血小板压积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延迟断脐对第二产程中存在宫内窘迫新生儿 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