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娜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需要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新发展格局来支撑,决定了扩大内需、提升消费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拉动作用是不可替代且不断提升的。物流业在实现上述目标进程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商品生产、居民消费、货物流通的重要载体。
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研究物流业集聚对我国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通过厘清学者既有研究成果、剖析物流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影响效应等方法,给出物流业发展视域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建议。
物流业集聚是一种经济现象,表现为物流上下游行业在地域层面形成产业集群,主要包括运输行业、仓储行业、装卸行业、包装行业、加工配送行业、物流信息行业等。从物流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来看,主要体现在物流质量、物流效率两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局限于经济增长,更加注重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幸福感持续增强、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环境质量更加完善等多方面因素。
随着物流业集聚程度的提升,物流行业在流程环节执行上更加规范,在体系搭建上更加完备,在人力配置上更加高效,在服务水平上更加贴心,将更加有利于交易效率的提升,助力高质量经济发展。但物流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效应并不是线性的,因为物流业集聚表现为不同的阶段。在信息化处于较低阶段时,物流信息的获取相对困难,主要依靠人力现场沟通、电话沟通,行业效率相对较低。同时,物流需求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特别是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前后时期,物流行业无法迅速做出反应,提出方案,导致物流质量难以保证。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是因为信息通讯通畅效率不高,信息传递出现滞后。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及通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电话、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用,信息获取成本大幅降低,物流企业可通过网络平台实时掌握物流供需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用工安排,即便是出现物流需求骤增的情况,也可以通过网络人力平台迅速招募符合条件的人力,物流质量、物流效率均可以得到有效保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假说1,物流业集聚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假说2,物流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变量为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水平越高,物流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效应就越显著。
针对研究假说1、假说2,本文分别设立计量模型(1)、计量模型(2)。在计量模型(1)和计量模型(2)中,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被解释变量,物流业集聚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将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同时为考虑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在的内生性,将其一阶滞后项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其中。另外,计量模型(2)中门限变量为信息化水平。具体计量模型如下,
计量模型(1)(2)中,GZL表示经济高质量发展,WLY表示物流业集聚,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JRF表示金融发展水平,RLZ表示人力资本水平,qit表示示性函数,即为信息化水平(XXH)。关于模型参数的估算,计量模型(1)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规避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计量模型(2)参考学者Hansen(2000)的做法进行估算。需要指出的是,为了降低数据波动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在计量模型(1)和计量模型(2)中同时对变量取自然对数处理。
(1)经济高质量发展(GZL)
参考学者曹晓飞等(2020)的研究,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民生活、能源效率四方面来测度。其中,经济发展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测度;产业结构采用第三产业产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示;居民生活采用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支出三个指标测度;能源效率采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即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示。
(2)物流业集聚(WLY)
参考学者孙淼(2021)的研究,根据指标的合理性及数据可得性对指标进行优化调整,从物流业发展规模、物流业发展渠道、物流业发展效率来测度。其中,物流业发展规模包括快递业务量、货物周转量、邮政业务量、物流业就业人员所占总就业人员比重、物流业产值所占第三产业比重等5个指标测度;物流业发展渠道包括公路里程数、铁路里程数、货车拥有量、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务固定投资额等5个指标测度;物流业发展效率采用物流业库存率和物流效率测度,库存率采用物流业库存总额与销售总额比重表示,物流效率采用物流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示。
(3)控制变量
外商直接投资(FDI)采用各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表示;金融发展水平(JRF)采用各地区年末金融机构存款、贷款总额表示;人力资本水平(RLZ)参考学者吴书胜(2015)的方法,构造加权指数进行测度。门限变量信息化水平(XXH)采用各地区互联网上网人数比重占地区人数比重表示。
本文研究对象为除去西藏外的30个省市区2005—2019年面板数据。相关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区统计年鉴、EPS数据库。另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物流业集聚综合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值的确定采用可以客观赋权的熵值法进行测度。
平稳连续的面板数据是计量模型得到有效估算参数的重要保障。学者在进行计量回归分析之前,常选择LLC、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进行验证。其中,LLC单位根检验方法属于同质单位根检验,认为原假设存在同质的单位根;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属于异质单位根检验,认为原假设存在异质单位根。根据数据平稳性检验条件,认为当待检验变量的水平序列或者是同阶序列检验统计值拒绝原假设,则表示数据是连续平稳的,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和计量回归分析。表1给出了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发现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均在5%以上显著性水平下决绝原假设,表示数据是连续平稳的。
表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后,可以通过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来验证计量模型(1)(2)中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本文采用Kao检验和Pedroni检验两种方法开展假设检验,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物流业集聚、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源水平、信息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波动的关系。囿于文章篇幅,此处不再给出假设检验结果。
表2给出了针对计量模型(1)的回归分析结果,表中共给出了4种不同研究对象下的回归结果,分别为全国层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据表可知,四种不同区域下的回归结果在回归系数正负性影响上高度一致,仅在回归参数数值大小及显著性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从统计检验来看,Sargan test检验表明广义矩估计中的工具变量不存在过度识别的问题,AR(2)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估算中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性,表明回归结果是稳健可靠的。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阶滞后项来看,其回归系数在四个模型中均为正,且均在显著性水平为1%的条件下通过假设检验,表明上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会对本期发展产生一定的正向示范带动效应,这一点启示政府等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该注重政策连续性,尽量避免因政策变动引致的低效率。
表2 基本回归结果
从核心解释变量来看,物流业集聚(LnWLY)在四个模型中回归系数分别为0.118、0.210、0.109、0.064,且均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通过假设检验,表明物流业集聚程度的加深,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这一点与研究假说1高度一致。同时,当物流业集聚程度每提高1%,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分别提高0.118%、0.210%、0.109%、0.064%,可以发现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是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非均衡性决定的,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物流业产业基础较好,一旦物流业集聚程度得到有效提升,则更多表现为行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就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则因为物流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差,且市场需求规模不及东部地区,即便物流业集聚程度加大,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也是相对较小的。
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外商直接投资(LnFDI)回归系数为正,但仅在东部地区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假设检验,主要是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双刃效应。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引进、管理经验学习来提升本土企业的生产率,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外商投资,因投资规范性缺乏,且短期内投资规模的扩大,导致以污染物为代表的非期望产出数量不断增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金融发展水平(LnJRF)和人力资本水平(LnRLZ)回归系数均为正,且均在显著性水平为10%下通过假设检验,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用,启示政府应加大金融市场健康建设及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表3给出了门限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与表2一样,表3给出了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地区下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不同模型下的回归参数的正负性保持高度一致。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阶滞后项来看,与表2保持高度一致,即系数均为正,且均在显著性水平为1%下通过假设检验,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惰性较为明显的存在。从核心解释变量回归参数来看,信息化水平存在单一门限值,数值为0.86。当地区信息化水平跨越门限值前,其回归参数在四个区域中分别为0.020、0.032、0.019、0.014,而当信息化水平跨越门限值后,其回归系数大幅提高,在四个区域中分别为0.217、0.343、0.266、0.242,这一点与研究假说2高度一致,主要是因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获取成本,有利于物流业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控制变量来看,无论是外商直接投资,还是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均与表2保持一致,其影响效用在此处就不再赘述。
表3 门限回归结果
本文以2005—2019年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基础,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发展阶段下物流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一是物流业集聚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二是物流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变量为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水平越高,物流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效应就越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物流业集聚和信息化水平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1)研究表明,物流业集聚有助于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一是强化物流规划引领。各地区应加大物流业前期规划,提前布局,特别是骨干铁路建设、航空线路建设等,尤其要争取高速铁路设站建设,将地区的物流产业主动融入国家物流业发展规划中,同时要充分体现出本地特色和特点。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提升物流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尝试从产学研模式,打通教育、实践、就业全流程渠道,推动高校毕业生毕业即成为行业专家里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实现。
(2)研究表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物流业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用。一是加强技术研发,主动开发适用于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息技术及相关软件,组建攻关团队,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构建高规格领导小组,推动相关技术短期内取得突破并应用于物流市场。二是加强区域间合作。信息技术具有高度显著的空间外部正向溢出效应,单一地区的技术突破会对相邻地区信息技术产生示范效应,地区之间应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常态化沟通交流,打破地区间技术壁垒,推动地区之间实现协同高效均衡发展,推动实现更大区域层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