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旭(辽宁省兴城市中医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0)
手术是下肢骨折常见治疗方式,对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生理机能下降明显,且多伴有各种慢性疾病,加上手术损伤,易发生各种术后并发症。研究显示,麻醉方案选择和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成功率具有密切相关性[1]。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有利于提高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质量,减轻手术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基于此,本次研究分析了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治疗中的麻醉效果,详情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本次研究(纳入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根据麻醉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25∶15,年龄范围61-82岁,年龄中值(69.45±5.21)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评估在I级16例,Ⅱ级14例,Ⅲ级1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7∶13,年龄范围62-88岁,年龄中值(69.36±5.3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评估在I级15例,Ⅱ级14例,Ⅲ级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显示P>0.05。
1.2 方法 术前半小时静脉滴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相关体征(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变化。建立静脉通道。给予丙泊酚2.0mg/kg,瑞芬太尼1.0μg/kg,维库溴铵0.2mg/kg。
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经气管插管,吸入10%异氟醚,间歇用维库溴铵0.06-0.08mg/kg,芬太尼1.0μg/kg,静脉滴注丙泊酚2.0-3.0mg/kg·h。
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患者左侧卧位,L3-4间隙为穿刺点,穿刺针型为AS-E/S16。注射成功后,在蛛网膜下腔注射10%葡萄糖2mL和0.75%罗哌卡因,速度0.2mL/s,注药后留硬膜外导管。手术期间,根据麻醉情况可追加1.0%利多卡因。如患者基础血压超过20%,可迅速输注麻黄碱15mg,如患者心率低于60次/min,可应用阿托品0.5mg。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麻醉有效率、麻醉起效时间、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麻醉效果判定标准如下,显效:达到完全阻滞,无疼痛的感觉,肌松完全,患者情绪和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有效:术中有轻微疼痛,肌松较好,患者情绪和生命体征轻微波动;无效:麻醉不全,患者不耐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麻醉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麻醉有效率80.0%(32/40)低于观察组的100.0%(40/40),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54.45±1.24)s少于对照组的(219.26±12.21)s,组间差异显著(t=12.151,P<0.05)。
2.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 麻醉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幅度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点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s,mmHg)
表1 不同时间点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s,mmHg)
组别 时期 DBP SBP HR观察组 麻醉前 80.23±10.62 141.45±3.13 72.31±3.12麻醉后 76.51±8.14 121.45±2.42 71.15±2.40对照组 麻醉前 80.25±10.52 141.21±3.01 72.35±3.11麻醉后 68.12±4.12 112.45±2.12 65.21±2.15
老年人是下肢骨折高发人群,受其生理特点影响,导致手术耐受性差,加之患者常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麻醉难度明显增加。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应合理选择手术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是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常见麻醉方式。尽管麻醉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高,但麻醉速度慢,易出现不完全性阻滞,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同时,由于术中采用气管插管麻醉,会对患者的气管和喉部产生机械刺激,一方面易引起血压和心室率的显著波动,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另一方面,对患者呼吸系统影响较大,加之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减退或并发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严重通气障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此外,全身麻醉术中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明显,麻醉恢复后患者常伴有强烈的疼痛感受。
目前,椎管内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麻醉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对患者心室率及血压影响小等特点[2]。腰硬联合麻醉可充分发挥椎管阻滞技术特点,抑制手术区神经元兴奋,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具有并发症少、术后镇痛效果好、可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牵引反应和腹肌张力等特点[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有效率、麻醉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麻醉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老年下肢骨折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理想。分析原因,由于中老年患者居多,腰硬联合麻醉可减轻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提高术后恢复效果。同时,腰硬联合麻醉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具有麻醉浓度低、麻醉起效快、止痛效果好等特点。此外,联合麻醉可抑制神经元兴奋,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减少临床麻醉不良反应。腰硬联合麻醉充分结合了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优点,发挥起效快、麻醉效果好、阻滞彻底、苏醒迅速等特点,可较好地控制麻醉范围,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在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起效快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椎管神经损伤,确保患者能够安全完成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