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桂林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泰山分校 江苏南京 210000)
笔者在初中生物“生物的分类”这节课的教学中,为充分挖掘学科自身的魅力和潜在的乐趣,从中寻找突破点,同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将学科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如下教学各环节,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构建,从而加强对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通过观看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短视频,设问“目前地球上现存的生物至少有400多万种,已经绝灭的种类更多,那么我们将如何来识别、利用和保护它们呢?”“这离不开给生物进行必要的分类。”这样的开场问答将同学们不知不觉带进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生物世界的情境,让学生形成珍爱生命的观念,感知生命的美好,并针对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自发产生保护地球上各种生物的情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时间就是生命。通过设问:平常我们去大型超市购物,如何快速找到想购买的物品?到书店去看书,如何快速找到想要借阅的书籍?这样的场景设问将学生引到日常的生活情境中,不仅能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超市理货员和书店管理员的辛勤付出,尊重不同岗位中劳动者的情感,同时让学生认同给日常物品进行分类摆放的必要性,并在生活中关注自己的行为,力求做一个生活有条理做事有规划的人。通过这样的类比,也让学生水到渠成地认识到给地球上纷繁多样的生物进行分类的必要性。
提问平常是如何给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这样的境界带入不仅让学生关注了当今时代的热门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还自然引出了根据“相似程度”来给物品分类,这也是生物分类的依据,同时强化了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
通过设置游戏“排除异己”的情境,出示猫、虎、豹、狗、蛇等几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它们进行逐级识别找“异类”,并要求每次只能踢一种动物出群,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的趣味性,还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其充分理解了根据“相似程度”的大小将生物分成的不同等级。另外,再通过“网购时代如何填写快递地址,才能让所购物品准确无误投送到购物者手里”的直观形象类比,不仅引导学生关注“网购时代”,如何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还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生物分类的等级排序如同邮递地址一样由大到小,有规律可循。这样的类比,也让学生轻松理解生物等级越小,包括的物种对象就越少的特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根据童话故事创设“老虎大王寻继承人”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法官,用所学的生物分类的知识,公平公正判断并驳斥不合法的那几个财产纷争者的无理要求。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在趣味中渗透了法律教育,还锻炼了学生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去解决分类的等级与物种亲缘关系远近的问题。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本教学环节中通过小组讨论,对马和驴所生出的后代“骡子”特征的探究,引发学生对“种”概念的深度理解与思考。同时,补充有关“狮虎兽早逝”的悲剧,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创新与局限性,帮助学生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形成“顺其自然”的“生命观念”。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向学生展示假期里拍摄的几张动物园和植物园中的挂牌照片,让学生直观明白什么叫“双命名法”原则,就是属名和种加词(种小名)。属名须大写,种加词则不能。在印刷时使用斜体,或是用加底线的方式取代。最后的作业,就是布置学生课后关注我们校园的植物种类,试着利用多种途径(如查阅文献、网络软件等)对其进行识别并试着给其进行“双命名法”挂牌。此方式既能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应用的能力,还可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动力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同时能促进其以主人翁的姿态,去热爱校园,热爱大自然,并担负起向他人传播知识的社会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