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洁
(北京市八一学校 北京 100080)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合理和有效运用能够促进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和进步。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积极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领域中的发展和进步,努力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学习和利用网络提供的实时、个性化学习资源,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深化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融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促进教学时间和空间延伸,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应得到广大一线小学英语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大量信息和学习资源得以储存和传播,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和学习资源,以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陈为举,2020)。同时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了教学时间和空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资源共享平台,这些平台上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教学信息,教师可以根据所教阅读材料话题和内容从资源共享平台上搜索更加丰富的阅读文本、图片、音频或视频以丰富备课和授课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输入,避免了阅读教学内容和资源仅仅局限于教师所选择的一篇阅读文本。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师制作有趣精美的教学演示文稿提供了技术可能,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整合搜集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制作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规律的演示文稿(李莉,2020),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涌现了一批英语学习软件,这些英语学习软件资源丰富、功能强大,教师可以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教学挂图、实物)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这些软件进行教学以丰富教学手段,避免了教学方式枯燥化和单一化的局面。
以往的英语教学和学习往往只发生在在校时段和课堂之上,即便是有课后家庭作业的布置,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家庭作业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完成课后作业会很吃力,由于教师不能亲自监督和指导,难以确保学习的真实发生和学习效果。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把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延伸到课外。对于课堂掌握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把相关阅读材料和资源通过网络发送到手机或电脑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次进行学习和复习,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对于掌握比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以根据其阅读兴趣和能力推荐相关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宽,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使英语课堂真正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校内课上延伸到校外课外,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学习途径。
虽然目前英语教师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不仅体现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而且体现在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不断打破,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以及打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尝试还不够理想和全面。
2.1.1 教学资源缺少整合
小学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搜索引擎或资源共享平台上搜索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尝试,但是相关做法和实践相对不是很成熟。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细节信息,大多数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根据阅读文本的话题和具体内容搜寻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对于搜索到的教学资源会直接利用,较少教师会再次整合纷杂繁多的资源,导致教学资源之间缺少一定的整合性、连贯性和顺畅性。虽然英语教师意识到了要丰富教学资源,但是仍然存在部分英语教师所了解的资源共享平台不够多样和丰富,导致搜索到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的情况。
2.1.2 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目前绝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把和阅读文本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展示给学生,但是利用AR、VR等较为复杂信息技术的能力还比较弱,导致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够真实,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一些软件公司也开发了较多的英语教学软件,但是英语教师在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不充分,因此目前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的现状。
2.2.1 教学时间延伸欠缺
目前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对课后的学习时间利用很充分,每节课后教师都会在相应英语学习软件上布置朗读阅读文本的任务或通过手机电脑等给学生发送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材料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但是课前的时间利用不是很充分,缺少对学生课前的引导,需要进一步延伸课前教学时间。
2.2.2 教学空间延伸不足
课外的英语学习空间不仅仅指实体的学习空间,也包括虚拟的网络空间。英语教师对网络空间的利用不够充足。在具体教学中,没有利用好相关软件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也没有利用好相关软件进行课后测评,同时也缺少微信英语阅读群组的建立,教学空间需要进一步延伸和延展。
基于对小学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英语阅读教学延伸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四方面的策略和途径,具体阐释如下。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课上师生共读的阅读文本之外,课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与所读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微视频或微课,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课上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课后教师可以提供同一主题的相关阅读材料以供学生阅读(王立华,2020)。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培养。如在目前故事阅读教学中,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课前可以给学生补充关于所读故事主题的简短文字资料以及生动有趣的微视频,为课上深入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做好铺垫。课后也可以根据故事内容推荐其他的绘本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同时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
单一的阅读方式和手段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体验不同的阅读方式,如观看绘本视频、跟读故事、朗读故事、表演故事等。形式多样的阅读体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帮助学生多层次地感知阅读文本,加强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思维品质。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建立英语学习小组,在群组内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故事朗读音频或故事表演视频,对学生的学习既能起到相互监督作用,又能起到相互激励作用,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广大英语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阅读教学中积极实践这一做法,课上利用教学演示文稿或英语学习软件从图、音、像等多角度呈现故事内容和教学资源;课后建立英语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群组中分享朗读音频、表演视频等阅读成果,帮助学生体验不同的阅读方式。
校内课上的英语阅读教学和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延伸阅读教学和学习时间。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借助问卷星进行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对阅读文本话题、所涉及的单词句型的熟悉程度(朱琳,2020),软件的使用便于统计和分析数据。基于学情,可以制定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以及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课后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提供相应的教学辅导(邹珠英,2020)。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在相关资源分享平台或软件上发布自己的阅读成果。在这些任务的驱动下,教师的阅读教学时间和学生阅读学习时间都得到了一定的延伸。
在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下,教师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延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再局限于学校之内和课堂之上,而是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随时随地进行。如课前微资源的推荐,问卷星的应用,课后资源共享平台资源的推荐、英语学习群组的建立、阅读成果的展示以及搜索资料完成课后作业等活动的设计都可以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由实体的教室转移到了虚拟的网络空间,极大地延伸了阅读教学和学习空间。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对各行各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各领域内的变革。教育作为社会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方面,不容忽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模态的手段、平台和空间,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跨时空的语言学习机会和使用机会,促进了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一线小学英语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实践者要重视“互联网+”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线教师需要进一步关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在具体实践中,充分利用好资源共享平台、英语学习软件、资源整合工具、数据统计工具以及网络通讯工具等,不断丰富阅读资源和手段,延伸阅读时间和空间,真正发挥好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所带来的便利和优势,顺应时代变革,做好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