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加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探究

2021-12-31 23:36:13黄佳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任高校教师师资

黄佳莹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1)

0 前言

在高校中,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主要是指对新任教师的职前培训,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对职业特点和要求的认识程度,掌握相关教学方法和基本教学技能,并提升综合素质,使其快速适应教师岗位工作。对于高校而言,教师岗前培训不仅是帮助新任教师成为合格高校教师的重要环节,建设高校教师队伍的基础,还是影响教师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所在。在《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指出教师纳入高校教师队伍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并着重强调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虽然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在不断发展中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但由于传统培训理念的制约,导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而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影响下,部分已开展高校的岗前培训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尝试,且如何加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也成为了高校所关注的重点。

1 现阶段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较低

虽然近年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已获得进一步发展,但部分高校和培训教师并未深入了解岗前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使岗前培训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但高校、教师都未重视岗前培训,导致岗前培训工作趋于形式化,“为取证而考试,为评职而考试”的现象常见。同时,新任教师对岗前培训的不重视,导致部分教师认为该培训是一种负担、浪费时间,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在这些负性心态下进行岗前培训,会严重降低其积极性、主动性,进而降低岗前培训质量。

1.2 培训形式单一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岗前培训教材单一,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教师岗前培训教材主要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虽然这些教材内容较为丰富,且学术性强,但教材内容缺乏创新,导致培训只能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第二,纵观现阶段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情况,发现“时间紧,任务重”的培训现象十分普遍。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较重的岗前培训工作,则无法避免“填鸭式”的培训形式,而过度重理论轻实践,会严重降低高校教学岗前培训质量。

1.3 培训师资缺乏

培训师资是影响教师岗前培训质量的关键,只有配置资历深、能力好、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培训教师,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师岗前培训质量。但从现阶段来看,部分高校的培训师资配置较为缺乏,造成这一问题主要与保障经费的落实、培训时间的分配和课程进度的安排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消耗了各个方面的精力,导致教师岗前培训师资配置的需求无法满足。同时,由于部分高校并未全面认识到教师岗前培训对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导致对岗前培训的重视程度低,进而忽视培训师资配置,导致培训师资缺乏,进而影响教师岗前培训的质量。

1.4 考核机制不足

岗前培训考核机制不仅是评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效果的主要手段,还是监督教师培训的关键力量。但目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核机制不足、不完善的问题较为凸显,主要体现几个方面:第一,考试方法单一,大部分高校多采用闭卷考试或部分开卷考试,这样的考核形式固定,且题型、内容单一,难以全面评估教师的培训效果。同时,这样的考试方法也会形成“为了考试而培训”“讲重点,划重点,背重点,考重点”等局面,这不仅无法准确反映新任教师的学习效果,还会给岗前培训的发展造成制约。第二,教学实践技能考核缺失,大部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核,多侧重于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忽视了教师实际教学技能的考核,无法全面反映岗前培训效果。

2 加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有效策略

2.1 提高教师对岗前培训的重视程度

教师岗前培训是新任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的必经途径,其对帮助新任教师树立教育理念、掌握高校教学规律、了解多样化任务教学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前提是提高教师对岗前培训的重视程度。第一,高校相关部门需加大教师岗前培训宣传力度,使新任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岗前培训对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对岗前培训的重视程度。第二,在教师岗前培训前,需进行岗前培训的重要性讲解,使新任教师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正视岗前培训,保持良好的培训态度,以实际行动重视岗前培训。第三,高校相关部门需严格制定培训计划,并精心安排培训内容,以通过高校对教师岗前培训的高度重视来影响新任教师的思想行为,使其认真对待岗前培训。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帮助新任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转变他们“不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也可以授课”等片面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岗前培训的重要性,进而在培训中有所学、有所悟、有所得,成为一名合格、高素质的高校教师。

2.2 丰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形式

加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岗前培训质量,而单一的培训形式是降低教师岗前培训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提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质量,则必须丰富岗前培训内容、采用多样化培训形式。第一,在内容方面,需划分重点,并紧绕“如何帮助新任教师更好、更快地适应高校教师岗位工作”开展岗前培训工作,根据培训重点内容设计课程,确保岗前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方法方面,需加强培训课堂互动,如人人互动、人机互动、多媒体教学等,以丰富培训形式。第二,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可适当增加学校历史、校园文化、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学科建设等内容。同时,邀请教学、科研方面突出的教师开设专题培训讲座,使培训教师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来启发新任教师,使其更好地完成岗前培训。第三,开展实习关节,在岗前培训的最后阶段,可安排新任教师进入到实际高校课堂中进行授课,并指导其总结授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培训教师则在培训中针对新任教师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以进一步提高新任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

2.3 建设优化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队伍

优质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师资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建设、优化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师资队伍,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制度,以选拔出合格的培训教师。同时,在选择培训教师时,需选择经验丰富、资历深、德才兼备的教师。只有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培训教师才能在培训中影响新任教师,进而确保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质量。在建设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师资方面,高校需加大保障经费的落实力度,并合理协调各部门,以打造优质的岗前培训师资队伍,继而促进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发展。

2.4 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核机制

在《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中明确规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会予以岗前培训合格的教师学员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岗前培训合格证,并将培训考核结果记录在个人档案中。针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核机制,其目的不仅是评估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考核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了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必须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核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岗前培训工作。完善岗前培训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岗前培训考核机制中,需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纳入其中,并构建重视理论、实践和运用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核制度。第二,革新考核内容和形式,需尽可能减少凭机械记忆的考核内容,避免“讲重点,划重点,背重点,考重点”现象,适当增加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且与高校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在考试方面,需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教师实践技能考核等相结合的形式,以通过理论、技能和实践三方面来全面评估新任教师的培训效果。同时,适当增加主观性试题,使教师在考核中拥有自由发挥空间。第三,将新任教师在岗前培训的出勤、课堂参与、表现等方面纳入考核中,并结合考试对新任教师进行综合性评分。通过不断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核机制,才能准确反馈当前岗前培训工作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而为加强岗前培训工作提供指导。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关键,只有积极分析现阶段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策略,才能提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质量。然而,加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高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持之以恒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帮助新任教师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并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猜你喜欢
新任高校教师师资
省审计厅举行新任处长任职宪法宣誓仪式
为新任村干部廉政课叫好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4
河南省水利厅2016年新任领导成员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新任省领导简介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14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