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娇 张浩韫 李向京 仝 静 丁永亮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主要了解了四个国家性教育的形态,包括走在性教育前沿的瑞典、我国经常模仿的对象美国、和我国有着较为相似文化传统的日本以及和我国有相同体制的苏联。
苏联的性教育体系带着一点政治色彩,强调责任意识。苏联经1960-1976年苏霍姆林斯基的探索下,将中小学性教育的具体目标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要求男女生对相互关系中的每一行为负责并对社会负责;二是培养学生建立巩固的、健康的、和睦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家庭志向;三是培养学生与异性交流能力和对他人的尊重感;四是培养学生具有评价自己行为的能力和意愿;五是培养学生对性的正确认识;六是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的态度;七是培养学生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残余以及影响的批判态度和不妥协性。1983年,苏联开始在8至11年级开设相关课程,并且作为必修课。对于8年级以下的学生,也有相应的性教育内容,不过儿童时期更加侧重家庭社会中性别角色的问题,四年级以后则会增加生理知识部分,以及异性交往[1]。不过随着苏联解体,这套系统也停滞了。
日本的性教育则比较有趣,二战结束后大批退伍军人回乡,待业的他们很快将性病带回了日本。加之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有大量的美军驻扎,美军士兵的存在带来更多的性慰安需求,对性保护的需求达到了空前。但是由于日本有着较为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使得当时整个日本社会对性讳莫如深。日本首先通过一些书籍和读本改善整个社会对性教育的认知:以佐藤正等所著《性教育心理学》为代表的性教育书籍有几十本。读者覆盖面非常广,有供青少年自行阅读的性教育书本,也有通过亲子互动学习性知识的书本,部分书籍发展为系列丛书。这些性教育相关书籍对年轻一代以及他们的家长起到了一定幅度的修正,使得整个社会对待性教育的态度都有所改善。一项针对开展性教育必要性的调查显示,多数中小学生的父母和教师都赞成开展性教育,并认为其具有相当的必要性,有78.5%的小学教师、87.6%的小学生父母、84.6%的中学教师、84.8%的中学生父母赞成开展性教育[2]。在这样的氛围和大环境下,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日本开展了以“纯洁教育”为核心的性教育,即“使男女间的肉体关系符合性道德的标准而进行”的教育[3]。纯洁就是反对婚前及婚外性行为,结婚后才能行房事,只能和婚姻关系伴侣发生性行为,其他性行为道德层面一律不被允许。这一时期的性教育内容和目的包含: 通过性知识、性道德的教育,辅之以宗教、艺术、其他文化等各种文娱活动,意在提升整个社会对男女道德的水平和情操的标准,使得整个社会脱离“低级”趣味,纯洁化、高尚化[2]。
随着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腾飞,伴随着价值冲突,“纯洁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即男女双重标准,对女性的贞操束缚,对男性则宽容得多,并且对性本身的描述过分模糊。在70年代,“纯洁教育”被性教育取代,整个中小学阶段性教育体系更加系统化,性教育的目标由原来一味追求道德高尚变得更加贴近实际与科学。性教育包含“性的学习”和“性的指导”,通过集体指导和个体指导两种方式向学生传递性知识,“以尊重人性的精神为基础,适应儿童学生的发展阶段,在使他们了解关于性的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让儿童学生有健全的异性观和能够采取基于此的理想行动,帮助他们形成人格和丰富的人性”[4]。
美国,这个看似性教育应该走在前列的国家,却因多民族移民国家的属性,而表现出了一些特殊的保守,在性教育上也有明显的体现。美国的性教育分成了两个明显不同的派别,一派是综合性教育,一派是禁欲性教育[5]。美国禁欲教育支持者认为:性教育应与人格教育联系起来,人格教育涉及如何认识与对待自我等广义的基本问题,如尊重自我和他人,重视责任心、诚实、勇敢、公正、忠诚和善良等人格特质的培养,这些特质应该通过教育内化为学生的本性[6]。美国综合性教育的学者认为,性教育是为了达到性健康,所谓性健康是与一种个体的性行为有关的综合状态,追求生理,情绪,理智及人际交流、社会性等诸方面的和谐、积极、丰富。禁欲性教育强调性道德教育,综合性教育强调性生理教育[7]。由于禁欲性教育得到美国若干宗教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使得禁欲性教育在美国成为多数派[8]。但是近期研究表明,综合性教育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妊娠(与没有接受性教育的学生相比减少60%),而禁欲性教育则无助于减少青少年妊娠(与没有接受性教育的学生相比虽然也减少,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显然,带着宗教色彩的贞操教育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性教育效果。更加证明了综合性教育较禁欲性教育来说,更能达到性教育的理想结果[9]。
瑞典作为性教育的先行者,已经有近百年的性教育史。同时,和瑞典国情类似的国家比较多,可以对比出瑞典性教育的效果。瑞典性教育最初也是以传统道德为核心,强调性是羞耻的,并将耻辱感的灌输作为性教育的主轴。但在后期发展过程中,耻辱感性教育渐渐被抛弃,渐渐发展为以性生理保健知识为主,正确和系统的性知识、性相关疾病预防知识、开放包容的性观念教育、性道德教育均在开设范畴之内[10]。在瑞典,不仅有专业、综合的委员会专门管理性教育,并且有针对全国性教育方针指导的出版物,如性教育教师手册,系统科学方法也在性教育领域中广泛使用[11]。瑞典性教育内容涉及方面非常广,含生物学、生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涉及内容更是从激素到心理,解剖学到文化,性行为到性别教育等诸多方面,范围之大、内容之全,堪称经典。而且瑞典性教育的途径也不仅仅限于日常教学,社会服务机构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也大量加入,可以说是全方位、多渠道的综合型性教育。有大量数据证明瑞典近半个世纪的性教育效果卓越,未成年女性妊娠怀孕和人工流产手术数量较之前有较明显的下降,性相关疾病和涉性犯罪比例明显缩小[11]。截止到2003年,瑞典怀孕女性几乎均成年,并且鲜有堕胎情况发生,性病的患病率数据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水平, 其中HIV阳性人口占比不足万分之六[12]。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瑞典的性教育逐步走向完善和科学。这对于我国性教育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或者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性教育形式,具有非常清晰的指导意义,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尽管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已提出了青少年需要进行性卫生知识普及教育的思想。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计生委还联合发布《关于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自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以来,丰富的营养使得国人身体发育日渐健壮,青春期第二次身体徒增出现的越来越早。据可靠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平均9.5岁进入青春期,男性平均11.3岁进入青春期,比改革开放时期的13-14岁提前了不少,所以处于中学时期的青年人对性知识的需求就要比他们的父母兄长要迫切得多。
随着生理发育的提前,心理发育也同样存在提前的现象。有调查显示,高中阶段,初恋年龄的众数集中在了15岁,大多数学生的初恋都发生在成年之前,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1.5%和39.2%,且恋爱比率随年级上升有小幅度上升,高一到高二的上升较为明显,高一为37.1%,高二为41.2%,高三为41.9%。在生源地方面,恋爱比例也显示出有趣的区别,城市学生有恋爱经历的人数已过半,达到53.5%,城镇学生则以41%的比例略低一筹[13]。
根据1994年出版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显示,20世纪80年代左右女性初潮的年龄尚在12-16岁,推迟到17岁也实属正常[14],而2004年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初潮平均年龄已经到了12.7岁,原来的范围下限已经成了平均数。数据可见,学生的生理发育情况以及恋爱情况都已不能和传统情况相提并论,但是求学等延缓结婚的行为却被大幅延长,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大学本科的学历,选择考研、考博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使得结婚的年龄被一推再推,从青春期开始发育到结婚的时间被迫加长。但是,另一方面调查显示,学生对性的正确了解却非常不乐观。兰州大学学者金娜、马国燕等对甘肃各个县城的学校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显示五分之二的男生不了解遗精,一半以上的男生对遗精表达负面情绪;有不到两成的女生对月经并不了解,有高达四分之三的女生对初潮表示紧张害怕,只有三成的女生知道来月经和生育行为挂钩[15]。可见学生对科学性知识的懵懂和无知。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里面提及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几个方面,性教育就被包含其中。此纲要虽然为性教育提供了来自国家层面的依托,但是细读却发现,在以体育健康、生物、思想品德为主要和辅助载体的途径中,健康教育的内容本身就已经被冲淡了,性教育更是犹如在长江里面打了一颗鸡蛋,不独立的课程内容使其根本达不到其应有的教育效果。实际操作的结果更是惨不忍睹,毕竟学业成绩相关的影响更大。
关于性教育方面,教材上一直是一个问题,尽管我国最早的一部性教育教材《青春期常识读本》配合教师用书《中学生青春期教育》已于1985年发行,但收效甚微。2002年开始,很多教育部门都编撰发行了各式各样的性教育教材、教参、读本、读物,如《性健康导向》《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青少年性健康与预防艾滋病读本》《少年心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读本》等,大部分教材读本都非常优秀,但是都存在影响力较为局限的问题[13]。2017年,一套名为《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珍爱生命》的教材,借助网络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性教育教材的另一个尴尬,某位家长别有用心的截取了教材的几张图发布到网上,指责教材有教唆之嫌,尽管网友在了解全文后一边倒的支持这套教材,但教育主管部门在家长过度维权的大环境下,不得不撤下了这一套历经九年编撰,学术界反复论证,并且有完整的实验证明教学效果的优秀教材。性教育教材容易被断章取义的曲解,因而被保守力量攻击,教育主管部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并不有利于优秀性教育教材的推广。
在专业性教育教师师资严重缺乏的大环境下,性相关教育常常由生物教师、心理教师、校医或德育教师承担,师资配备存在很大的问题。不少教师羞于谈性,教师缺乏职业培训。很多教师自己对性知识的掌握就有问题,大部分学校的性教育流于形式,“这章你们自己看吧”是大多数教师在面对健康教育中谈性章节的做法,相关课程或讲座更是少之又少,使得性教育难以推动。近年来,在性学会的推动下,针对性教育教师的培训才慢慢兴起,少数教师尝试在学校开展较为浅显的性教育或者性侵防范相关内容,但这些内容离科学完善的性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个别学校教师试点开展科学性教育内容,却发生了被个别学生家长举报的现象,校领导为了安全考虑只好安排授课教师暂缓科学性教育的开展,对相关教师开展科学性教育积极性有较为严重的打击。
百年前霭理士曾经说过“性启蒙于何时开始,怎样开始,也许还有待讨论,但是这种启蒙工作的非做不可,非仔细与谨慎地去做不可,是再也不能够被怀疑的了”[16]。百年过去了,他国已有无数的经验分享给我们,我们也有了足够的国力和动力去开展性教育。结合他国性教育实践的成果和我国现有国情,全面推广科学性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我国可借鉴日本的经验,鼓励出版和发行适合亲子互动的性教育书籍,在儿童读物中不必刻意回避涉及性和性别的概念,并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要勇于批判和摒弃。根据苏联的经验,国家在性教育推行过程中有很多可以发力的空间,并且在性教育中也应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性教育充分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要走中国特色的性教育路线。而美国的性教育模式则提醒我们,性教育应以科学为准绳,性教育内容应以科学研究的客观内容为核心,减少非科学因素过分渗透,如宗教、情怀等,过分地依赖一些非科学的内容,违背客观事实,可能会大幅削弱性教育的效果。性教育先行者瑞典给我们的指示更多,它提示我们,性教育应全面开展,不应该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事情,整个社会都应当积极参与,全方位,多渠道,综合提升整个社会对性的科学观,不仅仅要有适合向大众宣讲的性教育、性科普、性宣传,也要有面向个体的性相关指导、支持和帮扶,切实给到大众一个安全、完善、科学的环境,具有非常明晰地指导意义。
我国在性教育上有很多地方可以提升。首先,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法律条文支持,在校园和社会两方面给予具体的措施实施指导方案,并整合专家组进行指导。将国家关于性教育的政策落实到各个省市时,各地教育部门应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文件予以规范,并在新闻媒体中公开。国家应支持性教育教师的相关培训,各学校应至少配备一名兼职性教育教师,性教育教师可对青少年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给予关注与性教育,也可进行个别辅导和咨询,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性生理与性心理问题,避免因缺乏性知识而伤害自己及他人。性教育教师可由校医、生物教师、健康教育教师或心理教师担任,但初期应避免有行政处决权的教师(如政教处和学生处等机构)担任,以防止学生误将传统道德中的糟粕凌驾科学的性知识之上而羞于咨询、请教,进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对性教育教师应定期培训,并由督导组定期检查和指导各个学校性教育开展的情况。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对性科学以及性教育的学术、学位认定应予以支持和鼓励,以增强性教育师资团队的数量和质量。其次,在各类亲子教育或者家庭教育培训课程指导意见中,应加入家庭性教育的相关内容。父母是孩子第一人生导师,孩子的性启蒙教育也往往在学龄前来做比较适合(如孩子询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的时候)。对市场中的儿童教育产品,也应当涵盖性教育内容。同时,大力利用传媒的力量,鼓励科学性教育全方位渗透。我国可利用时下较为发达的网络社交和短视频进行科学性知识的传播,对错误性观念(如所谓的“女德班”)的内容予以管制。同时不要忽略在传统纸质媒体及平面广告的宣传,传统媒体对中老年人有较好宣传效果,而中老年人很多都是二胎或者孙辈教育的主力军,可适当由一些主流媒体的“名嘴”为性教育站台,以增加中老年人的认可度。最后,对色情产业的管控应更加规范,加强措施可操作性,避免性教育被当作色情被打压。规范的管理和合理的引导也可有效减少色情产业向大众层面渗透,减少青少年接触色情制品的机会。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从上至下都对性教育重视起来,一方面积极和世界各地走在性教育前列的国家取经,积累优秀经验,了解他们曾经的教训,提前规避风险,并且可以和这些国家进行合作探索,在性教育方面携手共进。另一方面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传统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剧烈变迁对年轻人思想的影响,尤其是21世纪以来互联网带来的文化思潮影响,多方面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文化、容易被国人接受的性教育体系,并充分利用我国的政治体制、社会体系、国民特质予以相应的保障和推广执行。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通力合作,结合传媒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科学推进性教育,执法部门配合教育部门保障性教育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方能克服我国性教育推广路上的障碍,让青少年正确的了解性知识。通过加强青少年性教育的推广,使得年轻一代得到正确性观念,在科学观念的引导下,因了解正确的性知识而具有包容尊重的胸怀进而更好的生活,因识别错误的性传言而对迂腐迷信的观念免疫,更因从性教育中学习平等尊重的性观念更好地保护自己、关爱自己和尊重他人。最终让人民认可性教育是国民教育中普通而必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