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地区农户扶贫政策认知及实施对策

2021-12-31 22:01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南疆贫困户农户

郝 鹏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吹响了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号角。2020年,我们正式进入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的脱贫任务变得更加艰巨。但是,面对疫情,习主席依然坚决提出“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实现脱贫目标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过去的五年里,国家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全面有序地推动全国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对贫困户而言,他们是扶贫政策的最终落实者、受益者,准确理解中央的文件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的扶贫情况为例,探讨当前农户对扶贫政策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提升农户扶贫政策认知来推进新疆南疆地区扶贫时效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新疆南疆扶贫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一、 基本情况介绍

(一)调查基本情况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新疆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缓慢。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新疆各族人民感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同胞们的援助和关爱。从地理位置而言,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被称为新疆的南疆,包括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拉尔市、铁门关市、图木舒克市和昆玉市。南疆干旱少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成为新疆脱贫攻坚致富难度最大的地区。但是,南疆地区独有的土壤条件、光照强度以及干旱的气候条件,成为部分农产品生长的有利条件,例如:棉花、瓜果、糖料、专用粮等农作物都适合在南疆种植。从新疆南疆的具体情况来看,当地的自然条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当地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病虫害的产生及传播;二是土质里面含有沙性,透气性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三是大陆性气候,生长季节阳光充足,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以棉花产业、特色林果业、旅游业、能源产业等为主,农户收入主要来源于从事农业生产以及在当地企业就业,少数农户会到其他地方务工。

2014年,新疆党委根据当时的区情和形势,决定在全区开展以密切联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访惠聚”活动。在南疆地区,脱贫攻坚任务是“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主要工作内容。2017年至2020年期间,笔者在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驻村。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名成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走访入户、谈心谈话、蹲点调研、专家研讨等形式,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户收入等基本情况,深入了解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实现脱贫走向富裕的全过程。本文聚焦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认知问题,分析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认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提出如何通过提升贫困户的政策认知水平而提升扶贫实效的措施,以期为南疆地区的扶贫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二)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的基本情况

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是阿瓦提县一般贫困村,距离拜什艾日克镇3公里,全村下设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7户1894人。区域面积7532.5亩,耕地面积4910亩,主要以棉花种植为主,林果业和畜牧业为辅,人多地少矛盾突出,扶贫开发任重道远。

对于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可以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来源及致贫因素等方面来认识。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当地的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多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较差,少部分可以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但是大部分不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进行阅读和书写;有专业技能培训经历的村民较少,大部分村民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术训练,外出务工能力及市场竞争力较弱,而且他们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也不高。从收入来源看,当地村民主要以养殖业为主,部分农户家中增加了核桃、红枣、棉花等其他作物作为补充,也有农户养殖了牛、羊家畜及鸽子等家禽补充经济来源。从致贫因素来看,一是健康原因,贫困户中部分村民有慢性病或者身体残疾;二是土地不足的原因,家里耕地不足;三是家里劳动力数量较少;四是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等。

从南疆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农户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来源以及收入数量等方面,在南疆地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二、农户扶贫政策认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前期的调研及帮扶,南疆的贫困户在政策的认知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

(一)对扶贫政策类型了解不够广

扶贫是在保障贫困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在政府的帮助下改善其穷困状况的行为,实质是通过贫困户自己的劳动付出而实现脱贫。而精准扶贫则是针对具体的县、具体的乡甚至具体的人,政府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这意味着扶贫的对象不同,政府所出台的政策也会有所差异,意味着扶贫措施类型会因为不同的地区而呈现出具体化、多样化的特征。每个贫困户只有广泛了解扶贫政策的类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项政策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的效果。在现实中,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类型了解得较少,更不能根据自己的劳动能力、经济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政策措施,导致国家出台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效果不够“精准”。

(二)对扶贫政策内容理解不够深

对于政策的理解是一个人理解能力的体现,而一个人的理解能力与他的文化程度、个人经历等因素成正比。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虽然扶贫干部已经竭尽所能地进行了讲解,但是,村民对于扶贫政策的了解依然不明白,贫困户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了解国家为什么出台这样的措施,也不了解这个措施对自己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于政策内容不能全面把握。在了解政策内容方面,不同文化程度贫困户的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贫困户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国家政策宣传的内容,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村民即使对其宣传讲解,依然很难全面深刻地理解政策的内容。2018年以后,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普及推广,这种理解不足的现象开始逐步改善,贫困户对于国家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整体水平逐步提升。

(三)对扶贫政策落实把握不够透

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于农户要学懂、弄通,还需要农户充分配合当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在五年的脱贫攻坚战役中,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落实政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问题”,到“有的要下一番绣花功夫”[1],对落实扶贫政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他强调在扶贫中,一定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这些不仅是对处于脱贫攻坚工作岗位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工作要求,更是对贫困户提出理解、配合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好的制度如果不抓落实,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锁在抽屉里,制度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2]调查发现,贫困户对政府的扶贫政策落实方面还存在理解不深、把握不透的现象,影响到他们对政府扶贫工作的认可度,也影响了他们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

(四)对扶贫政策执行行动不够专

扶贫政策到底有没有效果?是不是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了?其效果最终取决于贫困户本人,因为扶贫不是国家一直“扶着不放手”,不是无条件地“把你一直保持在贫困线之上”,而是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让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提升收入,并在今后的生活中按照这种方式持续增加收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离贫穷。但是,在现实中却出现了很多贫困户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很好地执行党的政策,或者在短期的收入达到脱贫之后收入又掉下去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健康方面的原因,即因病致贫。家里有慢性病或者身患重大疾病的贫困户,因为治疗的巨额费用以及因长期治疗而无法进行劳动而造成贫穷。二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正常务工造成贫困。例如,因为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顾,可以外出打工的家庭成员无法外出务工,因此也就无法增加家庭收入。三是因为个人能力、见识、魄力等方面原因而不愿意外出务工。由于以上原因,即使政府提供了就业岗位或者提供了外出就业的信息,很多贫困户家庭还是会出现无人务工或者外出务工人数较少而无法增加收入,最终导致这些政策不能很好地被加以利用而无法脱贫。

综上,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的农户对于扶贫政策的认知方面存在了解不够广、理解不够深、把握不够透、执行不够专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南疆其他地方很普遍。其形成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因素,也有贫困户自身的主观因素。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从多个方面下功夫解决。

三、提高农户扶贫政策认知度提升扶贫实效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贫困户在政策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南疆的精准扶贫工作中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关注度,提升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认识度,促进贫困户对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配合度,加强扶贫政策的执行度,提升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一) 加强政策宣传,打好“扶贫+扶智+扶志”组合拳

继续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及时更新数据,在走访过程中深入了解贫困户的个性化需求,对贫困户开展多元化培训,丰富宣传教育方式,不断探索思考着力解决制约“志”“智”存在的短板,打好“扶贫+扶智+扶志”组合拳。为确保每个贫困户都了解国家的政策,需要改变原有的单一的宣传途径,增加农民夜校、现场会议、周一升国旗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重点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3]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国家的政策和政府的做法宣传到每个贫困户家庭,甚至是每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让他们充分知晓政府的做法,以此做出合理的选择,提高扶贫攻坚的时效性。

(二)改变扶贫手段,增加多元化扶贫方式

针对农户的不同情况,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扶贫手段帮助农户脱贫。首先,充分发挥金融扶贫政策的优势。充分发挥两免一补、扶贫小额保险等金融扶贫政策的作用,让贫困户有足够资金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让农户将这些资金用于自家种养殖业的扩大再生产,或者给农户提供资金助其自主创业,这些多元的增收渠道能够有效帮助农户增加收入。其次,多管齐下,将多个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农户脱贫。例如,可以将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及合作社带动等多个手段结合起来,帮助贫困户快速有效脱贫。第三,大力推进到户项目实施。针对各户的致贫原因,精准推进安居房搬迁、饮用水安全、技能培训、养殖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等到户项目,确保贫困户直接受益、快速受益。这些有效的扶贫手段,要确保农户能充分了解,这样他们才能结合自家特点进行合理选择,进而积极配合政府落实各项措施。

(三)树立脱贫典型,营造舆论氛围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扶贫工作中,激活脱贫的内生动力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此,在扶贫工作中,帮扶主体要创新工作理念,细化帮扶干部扶贫考核目录,提升帮扶干部的服务意识,同时,也要转变贫困户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脱贫意愿和积极性,从双向激发扶贫主体和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真正加快贫困户脱贫的步伐。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评选致富带头人、脱贫模范、生产明星、就业明星等先进典型的活动,树立贫困户学习的榜样,引导贫困户向榜样学习、向标杆看齐,营造脱贫的良好舆论氛围。还可以组织这些“标杆”用户讲解自己脱贫的过程及经验,使其他贫困户了解他们脱贫的历程,加深对国家脱贫政策的了解和认知。

(四)“盘活”扶贫资金,尽享扶贫红利

政府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地方拨付一定数额的扶贫资金,专门用于当地的扶贫工作。习主席强调,“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4]针对南疆的扶贫工作,扶贫资金可以分三种途径使用。一是针对重点地区。精准扶贫的资金可以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给贫困县多分一些,对非贫困县少一些。二是针对重点领域。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方面。三是针对重点影响。庚子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各地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调整优化扶贫资金的使用去向,在现有的资金管理制度框架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大对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五)增加岗位设置,改善就业环境

通过持续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南疆贫困地区的通信网络、安全饮用水及生活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南疆地区引进生态治理等方面项目,增加保洁员、水质检测员等就业岗位,解决当地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增加收入。就业岗位信息要广泛宣传,让贫困户充分了解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便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学习,积累自己就业创业的技能和本领,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六)注重人才战略,优化扶贫干部队伍建设

人才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在南疆的扶贫工作中,贫困户对基层干部工作的认可度、扶贫干部对执行政策的参与度等深刻影响着扶贫工作的实施效果。习主席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4]因此,要在南疆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扶贫干部队伍,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帮助贫困户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增强脱贫的强烈愿望、提高脱贫的技能,以此激发贫困户致富的内生动力,协同推进“扶贫、扶智和扶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至关重要。另外,还要有从事扶贫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帮助农户进行养殖等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此帮助农户脱贫致富。

综上所述,南疆贫困户在政策认知方面存在问题,南疆地区可以在加强政策宣传、改变扶贫方式、树立脱贫典型、“盘活”扶贫资金、增加岗位设置、注重人才战略六个方面改进扶贫工作,让贫困户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积极主动地践行扶贫政策,一个不少、一户不落、高质量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猜你喜欢
南疆贫困户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南疆木棉红似火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南疆最美是春天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南疆水城(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