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治理视域下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适用性

2021-12-31 22:01刘晓波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梁漱溟建设文化

刘晓波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在进入新时代以来推进乡村建设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解决当下社会“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国家“三农问题”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蓝图的构建,都注重于强调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解决,进入新时代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更是进一步突显了国家对于乡村问题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了党章,由此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同时,实现乡村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乡村建设派的治理措施对于今天的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乡镇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抛砖引玉的现实作用。

一、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形成

乡村建设思想的提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梁漱溟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处于大小军阀各成派系形成地方武装势力时期,各势力不断地发生摩擦,社会秩序的不稳定使得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农村经济日趋崩溃,同时因沿袭旧社会组织的生产模式,致使生产方式和销售市场都存在都市外埠的“入超”局面,形成钱财外流,入不敷出的困境,严重阻碍乡村经济的再生产发展,加之天灾和人祸的影响,没有专项的财物用于再建设乡村,更没有专门的法令条款和地方自卫组织来保障乡村在遭遇匪患、兵患时有效地保护乡村经济发展命脉,使乡村经济在人祸后不能够再发展。综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国乡村社会所缺东西甚多,既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的政治环境,又无保障乡村稳定发展的团体组织,所以,乡村就成了社会发展下的牺牲品。

另一方面,梁漱溟自少年时就热心于君主立宪活动,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国家民族的关注彰显着自己的为“士”之心,他不是把自己化身为传统的忠君爱国之臣,而是分析时势,因己国之实情而有效地接受外来文化,成为一个真正的改变乡村发展的社会实践家。1911年,梁漱溟加入同盟会参与了革命,亲身感受了我国社会民众的需求;随后又教学于北京大学,亲历学生运动;于1927年后开始乡村运动;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又投奔于抗战;抗战胜利后,又致力于国内和平。综合梁漱溟的一生,始终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为目标,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己任,奔走于建设新中国的社会秩序,完善新国家的乡村建设新面貌。

(一)穷则变

乡村建设是关系中国复兴的重要工程,一个国家的复兴必定是由一个关键点来作为基础,然后以点带面,实现遍地开花。“中国这个国家,仿佛是集家而成乡,集乡而成国。我们求组织,若是组织家则嫌范围太小,但一上来就组织国,又未免范围太大;所以乡是一个最适当的范围”[1],这是梁漱溟在经历国民革命的战争后对国家局势的分析。此后,梁漱溟立志于乡村教育运动,先于河南村治学院任教,后又在山东邹平成立乡村建设研究院,推行乡村建设理论,开展一系列乡村建设实践活动。他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乡村发展的崩溃,而乡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要想实现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局部乡村的振兴,在局部全面开花的基础上来复兴国家整体的发展,而救济乡村才是真正的振兴乡村的首要任务,救济工作的重点是推行乡村教育,以教育为手段来感化民众走上科学道路,以启蒙为目标来开启民智,有效组建团体组织,健全乡村各项经济体制,在教育的基础上实现民智的开化和乡民知识能力的提高,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升乡民素质,全面振兴乡村。

梁漱溟思想转变的又一表现是在《纪念梁任公》一文中,“第一,他奔走国事数十年,所以求中国问题之解决者甚切,而于民族出路何在,还认不清。第二,他自谓服膺儒家,亦好谈佛学,在人生问题上诚为一个热心有志之士,而实没有弄明白。”[2]这都对梁漱溟后来的乡村建设才能救中国的方案形成了一种思想转变的契机。他认为梁启超对于民族出路不能有自己的方案,只是奔走于国事,自己虽“心里头佩服梁任公,喜欢梁任公”①,但是对于梁启超的学术价值却并不全承认,认为“其一生所谓学问除文学方面(此方面特重情感)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有启迪之用”[2],对于梁启超的苛责,正如“思想家总是以批评的方式来相互致敬”这句名言才能概括的。对于佛学的研究则是梁启超和梁漱溟的共同之处,而梁漱溟由佛入儒的转变,是两人“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高度一致,都肯定儒学与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磨灭的永恒价值”。这也使得梁漱溟以后的人生问题得到解决。

(二)变则通

乡村建设是关系中国前途的重要举措。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有以下四个方面:1.起于救济乡村运动。“中国近百年史即一部乡村破坏史,可以分成两期来看:一、前半期——自清同光年间起,至欧洲大战;二、后半期——自欧洲大战,直到现在(1936年)。”②无论是前半期或是后半期,都离不开对乡村文明的破坏,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乡村文化就不得不救济,这是关系到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但在中国的乡村救济尚还处于萌芽状态。2.乡村自救运动。在中国的社会里,“社会不是两面,而仿佛分成三面了,此一政府与彼一政府为对立形势,乡村社会落于第三者地位。”③军阀政府间的钩心斗角居于前,政府无暇于乡村的建设,只能是实行自救运动。3.积极建设之要求。中国社会问题不同于其他国家,可分为两层:“一是国内情势不同,清室一倒,数千年相传之政治制度也骤然随之俱废,乡村生活秩序紊乱;二是国际情势不同,中国自清亡,政府不能统一,没有完整的政治制度作为保障,社会转型随之错失种种好机会。”④从两层情势看来乡村建设运动实是中国社会积极建设之要求。4.重建——新社会构造之要求。中国问题在其千年相袭之社会组织构造既已崩溃,而新者未立,或说是文化失调,所以中国社会需要新的社会组织构造,需要有自身文化本位,来稳定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四个方面都能变通则乡村建设就会实现长久发展,于国于民都是百益而无一害。

(三)通则久

变通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关键在于构建新的社会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实际作用具体就体现在乡村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建立目的,乡村组织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乡村教育和村民自治两方面,从乡村教育着手,可以提升乡民的伦理本位意识;从村民自治着手,既可以提升乡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可以繁荣乡邻的和睦氛围。在此变通的基础上,除了转消极为积极之外没有别的,可以使得农村问题得以长久的解决。新团体组织的优势“具体说来就是两点:一点是乡村(包括农业);一点是理性。”[3]前者在逐步解决乡村社会政治和经济建设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于整个国家,实现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配套。后者在化政治教育为一体的同时,实现政治、经济、教育三者的有效结合,共同组成构建新团体组织的重要因素,运用理性组织乡村,再以组织的力量运用科学技术,从而解决生活上的一切问题。

总之,梁漱溟通过对旧社会构造崩溃的问题发现,得出文化失调是极为严重的问题,致使伦理本位的丧失和职业分化的破坏,社会秩序也因此失调,所以国家权力建立不起来,政治、经济问题也不能得以解决,政治环境不能保障经济的发展,乡村发展就得不到保障,就不能培养乡村组织,中国的传统农业经济就得不到转变。

二、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新文化的建设是梁漱溟推行乡村教育的关键一步。梁漱溟认为中国“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只有一行一行不同的职业”,对于中国现状问题的解决不必用革命的手段,只需改造文化就能安国利民,而改造文化要先从农村入手,加强政府对农民的支持和管理,通过建立“乡农学校”来培养百姓的自觉性,让百姓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实现学校与政权机构合一,以期达到官民良性互动互惠的目的。坚持复兴传统文化,在前人“村治”的基础上以“古人的道理”,即不能以武力统治,而要以教化的方式来教育农民,以此推行“乡治”;在“伦理本位”的基础上解决农村问题,认清“武力之用不全在缺乏,阶级以为操用武力之主体(其理后详),教化之所以必要,则伦理秩序有赖以维持。”[3]继而重建中国社会新秩序。

(一) 思想改造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关乎于农的一切问题都是对社会影响巨大的。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梁漱溟便从中国的文化改造着手,他认为恢复伦理本位和职业分工是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传统教育是不能摒弃的,“礼俗制度的凌乱使得大多数人失去了理性,即清明安和之心。”[4]第一目标就是从农村开始,改变传统的愚民方式,解锁农民的封闭思想,从传统小农意识的枷锁中和国民自觉性的低落中,认为传统文化有恢复的必要,故而借助创办乡村学校来改造乡村民众的思想,在古人说教方式的应用下推行专业式或同等学力式的精英教育。研究院创办之初的招生部门为研究部和训练部分别招生30人和280人,前者学历要求在大学专门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且户籍是山东籍,后者学历要求略低在中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户籍要求是旧济南道属20县籍。[5]

(二) 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

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首先整改编制,将全县原来的14个区规划为14个乡,每乡设乡学,各乡下辖若干村,每村设村学,各乡各村的百姓统称为学众,以此推行学校教育,在学校的基础上,尤以农业改良为一重要方向建立乡村合作社。梁漱溟认为“一般农家生活各自为谋,病在散漫守旧。我故以大家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想勉励,并提出团体组织、科学技术两条件。”[6]乡村文化建设是关系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航标,乡村文化的新建设既关系到广大百姓的利益,又对传统的保守思想产生重要的改造作用,通过组建合作社团体可以更好地带动乡村集体文化的发展,同时有利于生产和运销乡村经济作物产品,从而振兴乡村经济;再通过乡学和村学的学校教育,提高乡村百姓的文化程度和对农业知识的了解,培养乡村百姓的知识能力和种植技能。

还通过举办展览会来征集优质农产品,先后在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内举办了三次农产品展览会。农产品展览会的举办开拓了乡村百姓的视野,同时组建具有专业农学知识的团体积极宣讲农业知识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打破守旧散漫的小农思想,实现农村新文化的建设,继而提高中国本位的乡村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三、治理现代化下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适用性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有积极意义的。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政局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国家对于“三农”问题较为重视,先后相继提出相适应的对策,尤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精准扶贫政策的出台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乡村建设运动思想的体现。

(一)乡村振兴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由农业、农民、农村组成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个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新时代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也发生了改变,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字为方针,这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要义之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⑤而乡村建设运动正是以乡村为试验点,试图建立一个实现自我发展的团体组织,通过乡村教育培养一批管理乡村、发展乡村的实用型人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和乡村建设运动中乡村治理的具体措施有异曲同工之处,乡村建设运动之所以失败是不能得到社会的保障,而新时代的政治环境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必定能得到成功的实践,这一战略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

(二)精准扶贫

梁漱溟建立的“合作社”主要是培育良种,改进农业技术。同时实现对农民基础知识的普及,以此来帮助乡民发展农村经济,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科学利用资金,精准扶持提高农民的农业种植技能,同时也保证作物运销市场的畅通,实现多方位的全面发展,这种具体的扶持措施在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也是不可或缺的,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的重要指示,即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扶持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但维度更广,涉及的领域更多,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发展,通过国家精准扶贫的推行,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彻底脱贫,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建设运动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新时代解决乡村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解决“三农”问题,不是照搬原来的细则,而是在前人的乡村建设经验基础上,结合当下良好的社会环境更有效地制定政策法规,准确地解决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一方面,要看到乡村建设不能只局限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要有创新意识来不断地保障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时代的进步,对于古人的说教方法,要批判地继承,还有真正的教育是有教无类的,不能在教育实践中造成两极分化,尤其是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会逐步过渡为十二年义务教育,这是我们党对于教育的重视表现;另一方面,要善于借鉴乡村建设运动中推行的道德教育制度、合作社制度、乡村学校制度等对于当下具有现实意义的举措,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义务教育的这些措施对于新时代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是经过前人实践检验的。

[注 释]

①[美]艾 恺采访、梁漱溟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24页。

②③④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页,第14页,第15页。

⑤习近平于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做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对于“三农”问题的指示。

猜你喜欢
梁漱溟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谁更需要读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梁漱溟的“不贪”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