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兵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江苏南京210014)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高度认同的教育理念,高等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组成之一,素质教育在高校备受重视。近年来,高校围绕如何针对大学生群体实施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多年的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方面的实践尝试。
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正式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如何提升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在这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高校体育课程正面临着课程理念更新、课程目标重新凝练,教师的再培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升级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现如今已纳入体育教育的目标体系,而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体育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教育形式,是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故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体育教学,既要在课内与校内,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健康知识与行为精心培育,也需要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关注课外与校外,将教学效果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延伸至课外及校外大学生日常体育生活中去,以实现课外与课内教育教学效果的衔接,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全覆盖。唯其如此,方能全面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效果,进而将提升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由此,一体化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呼之欲出。
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之后,高校不仅需要完成课内体育教学任务,还需要将课内教学任务渗透到课外、校外,构建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堂结构。虽然在《纲要》实施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体育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课内外一体化实施的框架,但是多数高校在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施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组织管理职责不明确、学时分配不科学等。
基于此,进一步研究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方案非常必要,唯有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的策略逐步实施,才能确保大学生形成有利于终身发展的正确价值观、优秀品质和具备独立从事体育活动的关键能力,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并培养个人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课内外一体化即整合与融汇课内与课外教育资源,将课内理论、技能的教授与课外大学生运动实践作一个整体考虑,统筹制订教育指导计划、大纲,联通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构建课内、课外一体化和整体性培养目标体系。
在具体实施上,需要通过课内导入、探究、协作探讨、课后研讨等各个教育指导环节将教育目标分解后逐一落实,以保障整体教育指导目标的圆满实现。
体育核心素养涉及大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运动过程与运动参与方法,以及运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重素养,具体涵盖学生的健身实践能力、运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多个维度,集中反映了大学生体育学科的独特品质与关键能力。其中大学生的健身实践能力特指学生朝着预先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强化其体育技能、持续健身的能力;运动认知能力特指学生获得并转化体育健身知识以及运动实践技能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特指学生不断适应社会并超越自我的能力。
体育核心素养与课内外一体化教育之间的价值表现为:体育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知识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表现,也是每一名大学生为了成功生活而不可或缺的共同需要,核心素养培养是持续终身的过程。而课内外一体化策略是发展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可以在拓展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空间的同时,转变体育锻炼理念,促使其在社会、家庭、学校的空间的体育活动更加积极,主动性更强,最终促其成长为全面健康发展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育核心素养是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施的终极价值取向,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是体育核心素养教育实现的有效途径,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具体如下。
在高校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课内外脱节问题较为突出。高校大学生与教师互动仅局限于每周一次或两次的体育课中,课外则无法获得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导致高校大学生体育专项技术锻炼空间受限,专项体育技术水平无法持续提高,从而制约了体育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提升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标更是无从实现。通过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可以将课外作为体育课的有效延伸,加强高校大学生与体育教师的互动,为其强化体育课专项技术训练提供充足机会,助力体育课运动技能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1]。
当前多数高校体育选课系统对高校大学生每学年选项课程具有较大限制。如在某高校本学期选择篮球选项课后,若想在下学期改选网球,就会因各选项教学进度不一而出现“掉队”现象。加之多数高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接受网球课教育,专项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而在大一统的教育指导计划下,极易导致体育教师“顾此失彼”情况。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应用,则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一步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形式,弥补课内过分追求标准、统一的不足。允许高校大学生根据自身基础与兴趣,选择自己钟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这对于满足高校大学生个性化体育锻炼需求具有很大帮助。
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涉及了“课程内环境”“课程外环境”两个部分。从宏观视角来看,“课程内环境”“课程外环境”教学目标均为“激发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助力高校大学生体育特长发展”“帮助高校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从微观视角进行分析,由于高校大学生体育基础水平、学习层次上存在差异,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施目标也有差别。在课内运动技能培养方面,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大学生,体育教师应着力促使其初步掌握各项体育基本技术,并逐步向独立应用过渡;对于基础一般的大学生,则需要进一步促使其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术,并向熟练运用过渡;对于较为基础扎实的大,体育教学则需要确保其熟练掌握各项体育基本技术与战术,并将技术技能运用在实际竞赛中,为形成大学生稳定的运动爱好奠定基础[2]。
在课外运动参与方面,初级目标为培养高校大学生对某一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体育参与意识;中级目标为培养高校大学生对某一项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步形成自觉锻炼习惯;高级目标为培养高校大学生的自觉锻炼习惯,指导高校大学生健康生活;特级目标为培养高校大学生自觉锻炼习惯,帮助高校大学生形成个人体育特长。
在发展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大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实施高校课内外一体化教育,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指导是核心。教育指导是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得以实施的基础,故而我们强调课内以体育教师为主导,课外以大学生自身为主导,允许高校大学生通过社团组织参与多种类型体育锻炼活动,形成自我锻炼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前期设置的体育教学目标,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核心思想,发挥自身教育指导的核心作用。
在课内,教师的教育指导内容涵盖了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运动情感等多个方面。以足球教学为例,足球作为术科课程,以专项实操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极易形成轻视理论而过度重视实践的情况。为避免上述情况出现,教师可以将理论课教学迁移到首次课程中,通过简要讲解足球比赛基本规则、足球发展历史、足球基本技术战术等,配合足球知名运动员赛事视频的播放,促使高校大学生对足球基本知识形成初步的认知[3]。在后续课程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将理论课与实操课交互进行,便于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在基本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足球基础的了解,将高校大学生划分为甲(技术水平较高)、乙(技术水平一般)、丙(技术水平较低)三个小组。
在课外,教育指导内容涉及了学生组织社团、竞赛体育俱乐部、社会组织几个部分。大学生自我组织的足球社团主要以校内社团联合会为基础,由于大多数大学生虽然自身足球水平一般,但对足球项目兴趣极其浓厚,大家不约而同地为了彼此的共同足球爱好会聚于高校足球社团(或足球俱乐部)。社团中负责指导的大学生为甲组学生,其他小组学生自愿参与;竞赛体育俱乐部主要由每一届高校大学生中甲组学生组成,由足球专项体育教师负责挑选优秀者担任俱乐部运动队队长,每间隔一个星期组织一次课外指导训练,并带领表现突出的高校大学生参与多种类型的校外足球竞赛[4]。在这个基础上,为了满足高校大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爱好,同时出于有序提升其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运动实践能力、运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体育教师应以“混龄教学”为抓手,将课内一个年级的教学演变为课外若干个班级分选项的教育指导模式。
反馈评价是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体育教师面向课内、课外整个过程,引入涵盖体育技术与战术水平、集体协作能力、参与程度、进步程度等维度的考核机制[5]。同时为每一位参与大学生体育社团、竞赛体育俱乐部的学生建立成绩档案,记录其参与课外指导活动的频次、常规自主锻炼时长以及技战术竞赛成绩、身体素质评测结果,并纳入期末体育评定成绩体系中。
在高校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施过程中,课内成绩主要由技战术考核判定结果组成,占比为38%,而课外成绩则由竞赛体育俱乐部主管或教师、学生组织社团团员共同评定,占比分别为40%(含比赛成绩、技术提高幅度、集体协作能力)、35%(含集体协作能力、自主参与频次、活动参与积极性),其余为出勤次数。
在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施前,体育教师应从体育教育整体性入手,贯彻方法灵活、管理开放、参与自主的原则,调整组织架构,细化分工,构建一个兼具社会化、个性化与娱乐化的体育教育管理体系。
在整个课内外一体化策略实施过程中,专项体育教师负责统筹,由竞赛俱乐部部长、学生组织社团协助。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组织课内教学活动,带领竞赛俱乐部大学生参与竞赛,协调竞赛俱乐部与大学生社团、课内教学的关系;竞赛俱乐部部长则需要在组织竞赛工作、培训参赛队员与裁判的基础上,对外宣传俱乐部特点及优势,并为校内大学生提供免费课外技术指导[6]。同时协助指导教师进行高校学年竞赛俱乐部工作计划的制订,监督、协调整个课外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学生社团组织负责对外联系与协调工作、大学生体质测试等工作。
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锻炼积极性是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施的根本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教师应进行学时的恰当分配。即将体育课程学时设置为6个学期,除第一学期为24学时外,其余学期均为32学时。总学时数为184个,其中课内学时数为104个,课外学时数为80个。课外学时包括课外自主锻炼(30学时)、社团组织(20学时)、竞赛俱乐部(30学时)3个方面。从第二个学期开始,高校大学生每学期完成12次课外自主锻炼(每次0.5个学时)可以获得1个学分,高校大学生每学期完成6次竞赛俱乐部活动(每次1.0个学时)可以获得1个学分,高校大学生每学期完成8次社团组织活动(每次0.5个学时)可以获得1个学分。通过学分与学时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保证学时课内课外锻炼时长充足。
综上所述,体育核心素养视域下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中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的教育结构,可以满足高校大学生个性化锻炼需求,助力高校大学生体育技术与战术的掌握,奠定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养成的基础。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从运动技能、运动参与两个方面,制定完善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施目标,并从课内理论与技战术教学、课外身体锻炼与能力提升辅导两个方面入手,全过程设计并实施课内与课外互补的教育指导方案。结合课内外师生积极互动反馈以及学时的恰当分配,切实将原先的仅限于体育教学课程之内的较为封闭的小环境扩展到课程之外,丰富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资源,为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