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笛
(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44)
中国特色词汇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其英译的准确性及通达性关乎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效果。鉴于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准确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同时考虑其在目标读者间的可接受性。《北京周报》作为中国权威的英文周刊,时政内容丰富,内含大量负载着中国文化内涵的成语、俗语,本文将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以《北京周报》为研究语料,探讨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的特点,探析译者如何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实现适应性选择转换。
2004年,胡庚申借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研究的原则、方法和译评标准等进行新的阐释。该理论认为译者处于翻译过程的中心位置,将翻译视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和译文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文化、社会、交际,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相互联系的整体”。[2]翻译过程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的过程,即译者既要适应,又要选择,并不断地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才可能形成最佳译文。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胡庚申提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和“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与交际维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3]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交织,译者通过不断提高“三维转换”程度,最终形成“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文。
在外宣翻译过程中,为使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译者需要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进行适应与选择,在传播中国文化与目的语读者接受度之间寻找最佳选择适应度,以期提高传播效果,达到交际目的。
由于英汉语言在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必须灵活地进行转换。例如:英语语言注重“形合”,主语突出;汉语语言则重“意合”,主题突出[4]。英语追求形式上的有规有矩,汉语注重语义之间的内部联系和语用功能。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结合不同的语境,注重两种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例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北京周报》双语版2017年46期)
译文:Remain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keep our mission firmly in mind.
“不忘初心”出自白居易的《画弥勒上生帧记》。“不忘初心”中的“心”并非英语中的heart,而是一种精神与使命。译者在翻译时,要根据翻译主体所在的不同语境,在英语生态环境中选择内涵或意义与之对应的词句,更贴近译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初心”译为“original aspiration”,在保留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符合译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使译语读者更好理解初心的内涵及意义。
例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北京周报》双语版2017年30期)
译文:A journey of a thousand li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这里采用音译法,将“里”直接音译为“li”。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里”的定义是长度单位。音译法的使用将译文的美学功能完美的呈现出来,同时在保留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仍然符合原文的语言形式。这里将“始于足下”译为“begin with a single step”,a single step的使用更易于目的者读者理解源语的含义。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要关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语言所在的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文化传递的过程。黄友义认为,外宣翻译要坚持两原则:一要考虑文化间的差异,尽力跨越文化鸿沟;二要熟知外国语言习俗,防止落入文字陷阱[5]。
例3.推动不同文明“百花齐放”,鼓励不同文化“百家争鸣”,促成不同国度“百舸争流”。(《北京周报》双语版2017年43期)
译文:We should encourage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cultures and countries to flourish together through interaction and healthy competitions.
“百花齐放”一词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百家争鸣”一词出自《汉书·艺文志》,“百舸争流”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原文中三个成语的使用适应了原语文化的生态环境,用在排比句结构里,对行文起到修饰作用,体现了简洁的语言风格。译文采取押头韵的修辞方法,适应了汉语的生态环境的同时选择并保留了源语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汉语注重以意连句,英语则注重内部的逻辑关系,译者采取了意译的翻译策略,没有遵照原文的语序,将省译与合译这两种翻译技巧相结合,而是把三者意译为文明、文化、国度间的互动和合理竞争。通过对原文语序的调整,也体现了对译语语言习惯的适应与选择。
例4.如果把青山喻为世界经济稳定性,薄雾喻为不确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用稳定性战胜不确定性。(《北京周报》双语版2017年27期)
译文:If the hills represent stability of global economy and the mist uncertainty, then stability will prevail over uncertainty as long as we harden our resolve and make relentless efforts.
“咬定青山不放松”出自郑板桥的七言绝句《竹石》,“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着力表现了竹子顽强又执着的品格。在源语文化中,“青山”象征着稳定性,“竹子”则是顽强坚韧的文化形象,但在译语文化内涵中却达不到相同的文化映射。为便于译语读者的理解,适应译语所在的文化环境,这里选择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坚定决心即harden our resolve,不懈努力即make relentless efforts。同时又对青山是什么做出阐释,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性质和内容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和理解的桥梁,有益于目标读者的理解,克服了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译者除了需要注重语言维和文化维的适应性在选择转换外,更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避免在译文中出现失误的交际意图。政治外宣翻译中,在分析中国特色政治词汇时,除了考虑其表达出的交际意图外,还要考虑其传达出的政治立场。
例5.中国古人说:“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北京周报》双语版2017年38期)
译文:As an ancient Chinese saying goes,“A partnership forged with the right approach defies geographical distance; it is thicker than glue and stronger than metal and stone.”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出自《谯子法训·齐交》,“千里”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译为geographical distance。在翻译时,译者并没有拘泥于语言形式上的对应关系,而是利用前两个词语间产生的逻辑关系,通过动词defy清晰地把二者的关系显化出来。在后两个成语的译文中,两个形容词thicker和stronger的使用较高地还原了原文所表达的意图。三个名词glue,metal和stone,采用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方法,同时适应了译语的生态环境。语言和文化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际,使目标读者与原文作者间形成良好互动,进而与原文作者在思想上达到共鸣。
例6.大会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北京周报双语版2017年44期)
译文:The congress stresses that it takes a good blacksmith to make good steel.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一句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俗语,意为在炼铁要用到的榔头是要自身硬的。译者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没有拘泥于原文的词汇和句法结构,通过译出该俗语的要旨来强调作者的交际意图。“硬”字是汉语字典里一个独特用法,是指刚强,能力强。在英文中,坚硬是指其外延意义,而内涵意义是指真本事,这里注重把其内涵意义显化出来。“打”在汉语里具体是击打,在译文中把“打”翻译成了make,“自身”对应good blacksmith,在英语中采取了模糊译法。为了实现其交际的意图采取了交际翻译策略,通过调整原文的结构,产生了符合特定语域规范的译文,契合了目标读者的表达习惯,使目标读者轻松领会原文要义的同时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了交际的意图。
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具有指导意义。译者在处理译文时,在语言维上应适应并贴近译语文化的语言特点,不能硬套中文的语言特点强行输入到译文;在文化维上应重视文化内涵的传递,而不是简单地复制表面的文化意象,宜采取意译方式。在交际维上应注重交际意图的体现,契合目标读者的表达习惯。由此看出译者在处理译文时,通过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上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期形成“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