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报特色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为例

2021-12-31 18:49黄祖宾
关键词:办刊学报期刊

黄祖宾

(广西民族大学 学报编辑部,广西 南宁 530006)

0 引言

1915年,《清华学报》——中国第一本以“学报”冠名的学术期刊成功创办后,学报的功能就有了清晰的定义,即以高校主办和学术性为核心要素。1999年学报开始大发展,打破了只有名校才拥有学报的格局,基本确立了“一校一综合学报”的布局。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学报数量从1949年不足30种,至今已跃至1300余种。由于学报被定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因此缺乏优质稿源和稳定读者,学报数量虽然激增,学术影响却大大下降。问题也就此显现。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报告中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普遍存在“全、散、小、弱”现象,相当一部分高校社科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点不够鲜明[1]。为了突破学报发展僵局,部分期刊同仁就学报新的发展模式也作了有益的思考。姚申[2]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应该向集约化、专业化、联合办刊、栏目共建、内涵式发展方向努力。刘曙光[3]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应该立足于学科优势、地域特色和历史传统,坚持个性化发展。仲伟民[4]和朱剑[5]也是学报转型的大力支持者。关于学报如何转型,学界众说纷纭,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条转型路径,即特色化、专业化、数字化。

在学报转型实践中,主管部门、期刊同仁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做了积极尝试,由此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实践经验。但是每本学报情况不一,目前缺少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学报的对策建议,且实证研究不够[6]。在此基础上,笔者试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特色化转型路径为例,为地方高校学报特色化转型、内涵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1 地方高校学报发展困境

高校学报是高校的重要学术名片,同时也是对外展示高校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正是因为这样的功能定位,也决定了高校学报往往更具内向性,即更注重为本校的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服务,综合性便是其最显著的特征。相较于其他名校,地方高校科研实力较弱,学术资源较为稀缺,而地方高校也大都沿袭综合性办刊的旧模式。在此境地下,缺乏优质稿件、内容质量差、学术影响弱、社会关注度低等问题也就显得尤为突出。

1.1 不合科研评价要求,优质稿源流失

在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下,学校对于科研工作者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科研工作量、职称认定时,一般以发表在核心期刊、SCI、EI期刊上的论文作为有效论文。在此评价导向下,多数科研工作者都会选择将优质论文刊在满足条件的校外期刊上,以提高在职称评审、项目评审、奖项评比中的机会。而多数地方高校学报都不在核心期刊之列,自然就不会有足够的引力吸纳优质稿件。地方高校学报的作者主体是研究生,研究生属于刚刚跨入学术研究的大门,所接受的学术训练时间短,学术基础薄弱,一般很难把握学科前沿及学术热点,很难有高影响、高质量的学术研究论文产出。长此以往,地方高校学报很难像重点大学学报一样全面、真实地反映本校的科研水平与实力,更无力推动本校学科建设、促进校内外交流[7]。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地方高校学报学术影响持续减弱,受关注程度低。对主办高校而言,地方高校学报存在功能缺失的现状,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8]。

1.2 学科分散,缺乏学术特色

21世纪初,高校学报综合性的困境就已被管理部门觉察,教育部明确认为高校学报普遍存在“大拼盘”“大杂烩”的问题。学报常以粗犷的学科划分设置栏目,学科间缺乏联系,管理部门将学报的这种综合性等同于“散”,所刊文章大多只是简单、粗放的学科拼凑。时至今日,粗疏的综合性仍是地方高校学报的顽症,难以根治。地方高校学报负有培养本校科研人才、服务本校学科建设重任,地方高校开设某一专业,学报就刊登某一专业的文章,在这种强调综合性的办刊理念下,以至于地方高校学报缺乏学术特色,专业性不强。而地方高校学报没有学术特色,就无法形成独特的身份标识,对高水平、高质量的稿件缺乏吸引力,由此不得不继续拼凑稿件,则又进一步导致地方高校学报维持学科拼盘和没有特色的怪圈[9]。

1.3 地位边缘化,不受地方高校重视

受诸多现实困境,地方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都比较低,在本校的教学、科研发展中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功能性,导致其地位逐渐边缘化。学报建设也因此得不到重视。

多数地方高校学报属于高校的教辅单位,独立于高校行政和教学科研,加上学校重视不足,编辑职位往往成了在行政和教学科研岗位“悬挂”人的栖息地,严重损害了编辑人员的稳定性[10]。另一小部分地方高校学报隶属于高校的科研处,没有独立建制,这又干扰了办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此外,地方高校学报的办刊经费主要来自行政拨款,地方高校本身资金薄弱,再加上学报又不受重视,学报经费难以得到有力支持,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地方高校学报的进一步发展[11]。

2 地方高校学报特色化转型必要性

2.1 顺应时局,紧跟政策趋势

在解决高校学报发展困境的问题上,新闻出版和教育主管部门早有政策导向。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高校学报结构的通知》,通知指出“可适当发展高校专业性学术期刊”[12]。2002年,教育部提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设计了上、中、下三策,即“……创办高水平专业性学报……支持高校社科学报根据各自实际和特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13]。2011年,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的17家学报成立联合编辑部,共同打造了数字化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2015年,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学报专业化的发展方向[14]。2021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特别强调:“原则上不再新批多学科综合性学报。着力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支持现有学术期刊合理调整办刊定位,鼓励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突出优势领域,做精专业内容,办好特色专栏,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15]以此来看,学报转型是顺应时变,是对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是提升自身影响的重要举措。

2.2 贴合期刊评价机制,利于进入核刊方阵

核心期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刊载与某一学科的相关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而高校学报的综合性满足不了读者的专业化需求,对专业性较强的优秀稿件缺乏吸引力,对学报学术质量的提高受到很大影响。如北大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除了统计载文量、文摘量、引文量等数据外,主要是考虑期刊分门别类管理及阅读的需要,这一评介体系使刊登某一学科数量最多或较多的期刊处于天然有利地位,容易进入“核心期刊”的门,而刊登论文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较杂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则处于不利地位[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也是更倾向于有较高学术性和理论性、期刊收录频率和引用率较高的期刊。所以,“学报”如能转型为专业期刊,不断深化我刊特色,精准组稿,通过刊发科技史领域高质量、高水准论文,将更有机会进入核心期刊。

2.3 打造学术特色,提升学报影响力

从已成功进行专业化改革实践的高校综合性学报的经历来看,刊物专业化转型后在办刊质量、学术影响力、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全面、快速的提升。如2008年,广西大学主办的《广西农业大学学报》结合本校学科优势更名为《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经过短短五六年的发展,已顺利成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应时代之需更名为《思想战线》,主要突出边疆民族特色,长期在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之列,在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中具有深远影响。《安阳师范学院学报》也是充分利用“地利”优势更名为《殷都学刊》,通过设置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学术专栏“殷商文化研究”,吸引了国内外一批著名专家、学者的关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中有较大影响。

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特色化办刊路径

3.1 依托资源优势,合理调整办刊定位

广西是进行少数民族科技史、传统工艺研究的南方重要基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自然版)主动利用地缘优势,贯彻学校立足于“地域性、民族性、国际性”的发展特色,依托我校科学技术史学科优势,积极改版,于2004年打造了“科技史家访谈录”“科技史研究”两个特色栏目,经过十余年的精心组织与策划,在科技史界取得较大影响,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认可为核心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哲社版)以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为特色栏目,全力推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建设,经过长期奋斗,学报哲社版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发展成为在学术界享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学术期刊,是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靓丽名片。

3.1.1 持续开设“科技史家访谈录”栏目

学报自然版自2004年推出此栏目以来,精心组织、策划,截至目前,已经访谈了近80位科技史界极具影响力的学者,其中包括大陆的席泽宗、吴文俊、柯俊、朱清时、干福熹等多位中科院院士,台湾地区黄一农院士,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博士、古克礼博士、梅建军博士,以及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吴国盛、王思明、李晓岑、曲安京等人,在科技史界取得较大影响。学报对深耕于此领域的院士、名家进行访谈,以通过个人的学术经历审视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方向,帮助有志于此的年轻学人把握学科前沿。访谈录的形式更符合传播的特性,对深化学报学术特色,扩大学报影响,有积极作用。

3.1.2 精心策划“科技史研究”栏目

学报自然版以科技史研究为主打栏目,内容涵盖科学史、科技文化、科技政策、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科技史,并且不断加大对中国古代科学史的刊发力度,使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更具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所刊登的文章内容真实、客观、科学、优质,文本专业水准和文化贡献高,推出了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投稿文章多来自国内“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高校,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作者涵盖科技史界著名专家、中青年学者以及博硕士研究生。部分文稿刊发后,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如《艾弗里转化实验引发的思考》《关于中国数学史的几个问题刍议》《中国对于遗传学的批判》等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2 多措并举,提升学报学术品味

3.2.1 紧跟前沿热点,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学报自然版一直坚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热点问题和重大活动,积极策划、组织、实施、创新主题出版。如自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来,学报自然版持续开设“传统工艺”专栏,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再如,中共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部署。因此,学报自然版自2019年开始注重医学史研究的文稿组稿,为构建完善的中医药学术体系提供平台,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贡献力量。

3.2.2 开放办刊,平等面向作者

一是开门办刊。学报哲社版倡导立足传统、面向当代社会实践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借助研究主旨来推动新文科学术平台建设,牢固树立平等面向作者的开放办刊理念。

二是关注名家。经过不懈努力,以人类学民族学为主旨的专栏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核心作者信息库”,通过追踪知名学者们的研究领域和动向及时设置相关专题进行约稿,同时通过知名学者进行推荐与引介来发现学术新人和新的学术议题,扩展办刊思路,稳步提升办刊质量。

三是扶持新人。发掘具有学术潜力的新生代作者,扶植中青年学者的学术传承与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学报哲社版的办刊责任之一。

3.2.3 立足本土,注重国际视野

学报哲社版注重打造特色栏目地方性研究,使刊物在更好地为地方社会服务的同时,培育出本土或研究本土的学者,以使栏目真正成为本土与外来的学者们的交流平台,达到区域性与全国性、国际性的统一。此外,学报哲社版积极面向国际人类学学术界组稿,积极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进程,扩充刊物国际化影响力。学报自然版也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刊道路,主要围绕“中西科技交流史”议题刊发系列论文,为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增进各国及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加强相互了解做出绵薄贡献。

3.2.4 三刊结合,打造立体化办刊模式

一是刊书结合。学报自然版将历年发表的“科技史家访谈录”结集成书,2013年出版《史家心语:当代科技史名家访谈录》,2020年出版《史家心语:当代科技史名家访谈录(续1)》。这两本书展现了极为重要的人文精神,其读者同样也不限于科技史研究者,还包括对人文学科感兴趣的普通大众,在科技史界评价极高。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将著名人类学家在学报发表的优秀论文结集出版,积极打造学报“人类学文萃·名家文选”图书品牌。

二是刊会结合。学报自然版和学报哲社版主动搭建作者、读者与编辑的互动平台。积极举办各项学术研讨会,定期邀请编辑出版和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前来指导、交流,以开阔编辑队伍的学术视野,发掘优秀稿源,促进学报发展。

三是刊研结合。学报鼓励编辑实现“专家化”“专业化”,在掌握编辑业务规范的同时提高学术修养与研究水平,走“刊研结合”之路。编辑通过从事科研活动、参加学术会议及业务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和发现学术新人的能力,成为“耕耘型编辑”。

3.3 与时俱进,强化期刊数字化建设

随着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学报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办刊路径。学报推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微信公众平台,旨在打造融媒体、立体化、可读性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与纸质刊物的内容互动和互补,以图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推送优秀文章作者的个人简介、学术心路历程、田野调查札记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学术研究的过程。学报深刻认识到新媒体对于传统纸媒发展路径的提升作用,因此从提升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新媒体内容监管制度等方面入手,培养兼具传统纸媒与新媒体两方面优势的编辑人员。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学术分工高度精细,研究成果则更趋专业化,以至于学报走综合性的发展道路与读者群体的内在需要逐渐不相适应。在此境地下,地方高校学报则更为突出。如要突破困境,地方高校学报要主动借助政策导向,积极谋篇布局,抓住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创立学术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地方高校学报在特色化发展的进程中,要避免简单的为特色而特色,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认清特色化办刊的功能,不断深化学术特色,对提升学报影响力、学报内容质量必然有益。

猜你喜欢
办刊学报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以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媒体——《浙商》杂志办刊14年垂直领域耕耘的启示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