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正清,唐江花
(安徽新华学院 通识教育部,安徽 合肥 230088)
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越来越多的各种工作,网络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很难确定边界的、触手可及的“空间”。
国家网信办发出警示:人工智能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网民网络空间安全和发展同等重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多地多校多所教育机构都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各种丰富多彩的线上教学形式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发挥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这虽然是一次应急的策略却为后续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成功的范式,为后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和新方法,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安全问题,就目前而言,人们投入管控网络“空间”的人力是远远不够的[1]。人们的生活有界空间管控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常态化、有效地防止了新冠肺炎疫情扩大,网络“空间”的管制不严,导致的恶果:网络诈骗、各种不健康的图文、虚假广告“循环弹幕”和伪知识恶性传播等,学生在接受在线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不良“冲击”,极大降低了线上教学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络“空间”的“清道夫”严重不足。现实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配置足够的人力清查每时每刻视频监控下的交通违章,就能够做到:“开车上路那怕是在某个角落违规停车或跨线,罚单很快就来了”。如果网络安全的管控也能像管控交通安全那样,我们的“网络精神家园”也一定是“纯洁安全”的,线上教学会获得理理的效果[2]。
网络空间,又被称为“第五空间”。在“第五空间”的管控上,中国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3]。2020年4月,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了2019年全国网络空间安全的发展形势(以 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9年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数目超过 6200 万个,日均传播次数达 824 万余次。境外攻击者 IP地址主要来源于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见图1),国内受攻击者IP地址数量约为6762 万 个,主要集中在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地区,利用数学统计软件得出其分布情况(见图2)。
图1 《报告》指出攻击我国网络的境外攻击者IP地址分布情况
图2 《报告》显示我国网络受攻击者IP地址分布情况
根据 CNCERT 抽样监测数据,针对IP网络的攻击情况也开始出现,2020年中国境内约552 万台IP地址主机被境外计算机恶意程序控制服务器控制,就控制服务器所属国家来看,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的控制服务器数量分列前三位,分别是 1.8 万个、5883 个和 2783个。较2019年我国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增长超过 2.59 倍,其中约有 4 万个境外 IP 地址(占全部 IP 地址总数的 90.9%)对境内约 8 万个网站植入后门,占境外IP地址总数的 33.5%的美国居首,其次是英国和中国香港,如图 3所示。
图3 《报告》显示境外向我国境内网站植入后门IP地址主要所属国家或地区
一方面,中国正处于网络空间的全面发展期,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另一方面,中国也处于网络空间发展的机遇期,14亿炎黄子孙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网络空间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4,5]。确保我国网络空间的安全,是实现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是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关键保障[6]。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这充分说明网络强国的建设,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是基石,整体提高全民素质是建设安全健康网络空间长远策略[7,8]。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幕式2019年9月16日在天津举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同时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此项活动开展前夕,针对网络空间安全工作提出了“四个坚持”原则,这无疑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体系的构建树立了清晰的目标,为网络空间安全的最终实现指明了基本路径。
网络是开放式的,安全性极其重要,需要调动每一位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做到全员参与到网络安全的管理中,努力提高大家运用合理正确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安全与权益的意识,特别对于热点问题、痛点问题和长期存在的安全重难点问题,时时关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正面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密与隐私政策制度体系,着力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提高人民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网络合法权益的意识。
截至止2020年底,CNCERT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拥有约8.54亿网民,该数量达到全球第一。在这个数据背后,彰显的是中国网信事业的飞速发展,更表明网络已融入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万物互联,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均离不开网络的使用,军事、经济、生活等一系列的安全都受到网络安全的影响。因此,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至关重要。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依靠于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创新又归结于人才的培养。因此,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归根于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人才。
一方面,针对一些计算机专业和数学专业都过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打造一批一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科研院所。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人才与创新实践基地的联合,确保“产教融合”,达到快速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产业的“上层建筑”规划,制定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培育一批拥有国际竞争力的网络空间安全企业。最后,要集中力量,克服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每个环节遇到的障碍,务必打破“产教融合”遇到的壁垒,统筹一切力量,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体系上实现良性生态。
近年来,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影响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网络空间的世界里,一些不法之徒为了得到非法利益,把网络用作赚取非法利益的平台,如2017年5月12日晚20时左右不法分子修改了美国国家安全局武器库中的“永恒之蓝”程序,导致用户只要开机联网就会被攻击的网络安全事件“勒索病毒”。五个小时内,多个国家的政府机构、企业、医院以及我国一些高校校内网均感染了此病毒,不法分子以此敲诈勒索大量比特币。再比如,在人脸识别技术中,因窃取用户脸部图像信息导致用户信息的泄露。基于此,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网络空间安全也不容忽视。
网络空间是开放的,但不可放任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网络空间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推动其不断发展,低头苦干远远是不够的,必须弄清事物发展的规律,加强技术间的合作交流,联手攻克技术难关,以最快的速度推动新技术、新应用的开发、推广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安心、放心,不断的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在未来,需要国家、社会和全体人民,以饱满的主任翁姿态参与网络空间安全的建设,创建安全舒适的网络空间。
新世纪以来,中国网络飞速发展,网民的数量迅猛增加,网络在带来经济发展、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为一些不良分子从事欺诈等非法活动提供了平台。网络空间生态的净化是保证网络空间安全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空间的建设是核心内容。
网络空间为亿万网民提供了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信息,一些不良的信息影响着网民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需要用各种有效、及时的方法和手段持之以恒地做好分析和统计。因此,如何构建网络空间的内容、构建什么样的网络空间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网络空间内容的构建,要坚持管控到位,不留死角,不松懈。建立网络空间内容的管理制度,依法管理网络空间的内容。
其次,依法主动引导网络空间的内容。在各级政府中,要有效地组建有信仰、有笔力的笔杆子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有目的、有计划地编写一些网络文化作品,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目的,让网络空间充满正确的社会舆论和优秀的民族文化。
“网上行为主体的文明自律是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基础。”在现实网络生活中,要求所有网民达到上网自律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他律制度,尤其是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要使网民的网络空间行为是文明自律的,必须明确网络空间行为的道德准则,充分认识到网络空间行为的底线红线。将网络空间行为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通过法律法规进行明确的界定。
法律法规促使网上行为主体养成文明自律的网络空间个体行为。在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要明确体现网络空间行为的道德准则和文明条例。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各地网信办要履行对网络从业人员等的网络空间行为道德准则的监督职责,明确设立不文明网络空间行为的举报平台。对于已核实的网络空间违规行为,要依法坚决予以惩处,从而引导网民自发维持网络空间的生态晴朗,文明上网。
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网民需要遵守的网络道德规范有:不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不应干绕别人计算机的工作;不能窥探别人的文件;不应利用计算机偷窃;不能利用计算机作伪证;不应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数字资源;不应窃取别人的智力成果;必须考虑所编程序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不能伤害他人;要诚实可靠;要公正且不能歧视别人;尊重版权;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严守秘密。
推进网上空间道德的实践,还必须借助于网络公益服务平台。在遵循系统开放、资源共享的这一原则的条件下,由各地网信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多种多样的网络公益服务平台及实施细则。互联网企业要预留一定的网络公益平台,积极开展网络公益宣传,逐步引导网民随时、随地、随手做公益,不断培育网络公益的力量,扩大网络公益的队伍,实现线上线下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推动网上道德实践,必须使网络公益事业模式制度化。多样化的“互联网+公益”网络模式的探究与完善,为网民道德活动实施提供了所需的开放、实用的服务平台。这样不仅能够引导人们随时、随地、随手做公益,而且能够高效的参与道德活动,将拥有满满正能量的公益行为发扬好。
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想法各异,观点不同。良好的网络环境,社会道德的约束固然重要,宪法和法律的约束更不可缺位,因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良好网络空间道德环境的营造,必须强化法律的基础作用,落实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立法工作。在有法可依的同时,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刻不容缓,严厉打击各种网络安全犯罪行为。
良好网络空间道德环境的营造,必须提高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能力,加强网络空间社交平台、各类公众账号等的监管,从而实现信息源的净化。与此同时,要重视个体信息的安全,不断完善对新技术和新应用的道德评估,实现网络道德秩序的维护。切实开展网络空间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提升对网络各类问题的整理力度,更有效预防利用网络诈骗、造谣、诽谤行为,依法对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行为严惩,保护和促进网络空间的安全。
伴随互联网不断发展,保障网络空间更加健康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网络素养是国民素养在网络上投射,互联网企业、网络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和网络社会主体也要负起责任,共同做好网络素养教育工作,协同构筑网络综合治理的新格局。提升网络素养应做到多方协同、共享共治,需要构筑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平台自律、法律监管、政策监管的综合治理体系;并且要持续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中的信息教育,把新技术纳入课程体系中去,用网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示,从而全面提高全民网络素养。
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系统承载了客户大量隐私,因此,做好数据系统维护管理是提高网络安全性的必要措施。这需要不仅立足于宏观视角认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数据系统维护与网络安全的内在联系,还要在维护管理工作上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做好微观下的细致工作,不断加强系统维护人力资源建设,做到控住大数据 ,保证社会全员共享快速网,助力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网络空间的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政府各级部门越来越重视网络空间安全与管控工作,虽然这项工作得到了不断加强,但仍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社会必须大力推进网络空间安全建设。2019年10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网络空间安全道德列入公民基本道德,奠定了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石。只要不断加强网络空间管控力度,逐步完善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中国一定能够实现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