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孟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凤江中学 广东揭阳 515435)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的他们思维活跃、头脑灵活,引导其通过阅读学习获得写作的技能,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学方案的制定者,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促使其能够通过参与阅读学习,切实获得丰富的写作经验,进而实现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虽然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仔细斟酌、精挑细选且具有教育价值的,但是其篇幅有限,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教师在授课期间,很容易局限于教材之中,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训练,这对学生扩大知识视野、提升写作能力来说是不利的。要想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着眼于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活动,使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文章,更加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积累写作素材。
比如,在《故乡》一文的阅读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悟文章情感,加深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件小事》《爷爷的村庄》《老太爷》等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内容中积累字词、语段、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素材,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并能够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1]。
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学生能够深入开展阅读探究,并对优秀作品中的精妙语句、主题思想、创作思路、写作方法等进行全面把握,对此,教师要注重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制定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投入到精细化阅读活动中来,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多种写作方法,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
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阅读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理清字词句等基础内容,再促使学生通过精细化阅读将其中印象深刻的片段进行背诵,然后教师可以着眼于文章的创作思路、思想情感等方面,对学生展开引导,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然后让学生对其展开观察,并结合其肖像、言谈举止、具体事例,运用所学写作方法展开描写,以此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一篇高质量、可读性强的文章,不会是流水账式的记录,应是围绕着特定主题,并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可是纵观初中学生的写作现状,可以发现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内容苍白空洞、写作思路混乱、思想情感虚假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写作水平难以得到切实提升。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挖掘文中的情感内涵,促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作品中,感受不同形式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而提升写作能力[2]。
比如,学习《敬业与乐业》一文时,教师不能只流于理清议论文要素、层次等方面的教学,而应该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内涵,促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并建立快乐学习观。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情感表达的方法,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活动中,从而提升其读写素养。
在初中语文阅读活动中,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要注重开展课堂练笔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实践,积累写作经验。对此,教师可以有效挖掘阅读文章中的创作点,并基于此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小练笔活动[3]。
比如,学习《孔乙己》时,教师可以结合文中有关孔乙己的外貌片段,引导学生们进行练笔活动,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认知,根据已掌握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的描写对象,运用灵活生动的方法,对其外貌进行描写。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相关内容展开评析,促使学生能够逐步积累写作经验,进而全面提升写作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通过阅读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写作指导,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全面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