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2021-12-31 05:10:35冯玉敏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家国情怀

冯玉敏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大桥中学 江苏南京 211809)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善于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历史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观念,有效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发展,实现初中历史学科整体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一、创设情境,培养家国情怀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可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打造家国情怀的课堂学习氛围,向学生充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进学生的感情认知,使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以初中历史课程中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搜集张謇先生在家乡西亭的故事,并进行分享,然后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后,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张謇》话剧片段,充分营造一个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胸怀苍生、实业救国、爱国爱家的气概和情怀。然后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张謇先生创办近代民族工业历程为什么会如此曲折?又有什么特点?他留给家乡南通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需要如何爱国?引导学生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中很好地形成家国概念,有效深化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感,进而实现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1]。

二、合作学习,强化历史理解和解释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有效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使学生可以对历史进行有效解释,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分析、自主评价的课堂,让学生可以充分表达和分享自己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看法,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历史学科素养。以初中历史教材中贞观之治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直观了解和感受李世民的形象,使学生可以对李世民这一历史人物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可以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作分析和探讨,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对李世民这一历史人物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进行历史评价,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2]。

三、角色扮演,深化民族认同感

历史课程中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人文情怀,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深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素养包含民族认同感、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国家主权意识、依法治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责任担当以及民族传统等,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实践活动,有效加深学生的历史体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历史课程中西安事变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模仿演绎张学良和杨虎城是如何劝说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而一致抗日的,让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到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有效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再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资料,并结合资料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有效迎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实加强学生的体会和感受[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深入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指导思想,积极对历史学科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有意识地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充分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基础,鼓励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可以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形成自身必备的素质和品格,最大化确保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和进步,引导学生全面、综合性地发展。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家国情怀
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园(2021年7期)2021-08-09 12:48:22
赣鄱情怀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8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家国两相依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2
略谈“家国情怀”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