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音乐,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021-12-31 05:10:35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彝语月琴彝族

王 燕

(四川省西昌市东风幼儿园 四川凉山 615000)

一、彝族音乐、歌舞受到幼儿喜爱

(一)彝族音乐中欢快、跳跃、抑扬顿挫的节奏特点获得孩子们的喜爱

我们发现彝族歌曲、舞蹈、音乐游戏中欢快、跳跃、抑扬顿挫的节奏特点,孩子非常喜欢。于是,我们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易学的彝族音乐,歌曲,如《我家住在高山坡》《嘿卡罗》《瓦吉瓦》《大小凉山金灿灿》《月亮》《彝家娃娃真幸福》等,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让孩子们感受,孩子们不仅能愉快地演唱歌曲,模仿、学习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还能进行创编。如和孩子们共同创编的《我是彝家小娃娃》,我们把“小娃娃”改编为“小阿依”“小阿木”,深受孩子们喜欢。在排队、盥洗、户外活动时经常能听到孩子们有意无意地哼唱这些歌曲。以前,孩子们看见彝族会躲得远远的。有时,有小朋友穿着彝族服装来到幼儿园,也会引来嘲笑。开展了课题活动后,小朋友对彝族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街上看见穿彝族服饰的阿姨,会感到很漂亮,主动要求和阿姨拍照。看到彝族小朋友,会很友善地叫“阿依”“阿木”,和他们打招呼。

“达体舞”是彝族中流传甚广的群众彝族集体舞蹈。达体舞在凉山具有悠久的历史。平时,经常看到有孩子加入月城广场“大家跳”彝族达体舞的行列。我们在小、中、大班年级,组织教师编排了彝族音乐特色的早操、韵律操,并选择剪辑了彝族达体舞,根据幼儿年龄,分小、中、大班,编排成为适合小朋友们的“幼儿彝族达体舞”,作为全园的午间律动。明快的旋律,有规律的动作,深受幼儿的喜爱,引发了幼儿跳彝族达体舞的热潮。

(二)彝族乐器充满魅力

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对彝族音乐非常入迷,他们不仅被抑扬顿挫的彝族音乐独有的节奏所吸引,而且对音乐中彝族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们收集乐器实物、图片、有关乐器的音像资料,汇编成两套光碟,在教学中使用。在音乐活动“卡沙沙”中幼儿通过认识欣赏月琴音乐、触摸月琴、传递图片、模拟月琴的弹奏、为月琴设计图案,对月琴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还认识了葫芦笙、口弦、马布等,幼儿在了解彝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节奏感加强了,反应力也提高了。

二、通过学习彝族音乐,孩子对彝族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学习彝族音乐后,孩子对相关的彝族文化产生了兴趣,如服装、漆器、语言、文字、历史、风俗、饮食等。孩子们探究彝族喜欢的颜色,用红、黄、黑来给彝族漆器涂色,用五颜六色给彝家小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装饰荷包。老师和孩子共同布置丰富多彩的“美丽的彝乡”活动墙饰。

在学习歌曲《卡沙沙》《幼儿园瓦吉瓦》《嘿卡罗》《手指谣》时,幼儿对彝语的发音感到十分有趣,在幼儿园常常听到孩子们模仿简单的彝语互相交流,如当孩子得到别人的帮助会说“卡沙沙”“卡阿莎”;看到小朋友很能干时会伸出大拇指说“瓦吉瓦”。孩子们在学习中常常乐不可支,孙浩涵小朋友回到家里还要求家长教自己用彝语数数,来到幼儿园像小老师一样教小朋友;有的孩子回家还问父母“叔叔用彝语怎么说”“讲文明讲礼貌彝语怎么说”……

孩子们会经常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火把节怎么来的”“什么是彝海结盟”等,于是我们抓住时机,利用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让幼儿学习彝族文化知识。通过讲述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古老传说、风俗、神话故事,如《支格阿龙射日射月》《月亮的女儿》《火把节的传说》《彝海结盟》《葫芦笙的传说》等。

孩子最爱吃,在活动的开展中孩子对彝族的饮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要求家长做砣砣肉、荞馍馍。对此,我们进行了投放捏粑粑的工作,在彝族年到来之时,幼儿园还开展了“品彝家美食”活动。在优美的彝族音乐声中,幼儿们一个个开心地品尝着荞粑粑、酸菜洋芋炖鸡汤等彝家美食,共同体验彝族年带来的快乐。

三、孩子在音乐方面的成长

寓教于乐地开展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教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中,让幼儿学得愉快,学得所得。在形式多样、趣味盎然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体验的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练唱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也不再是被固定地坐在钢琴前。而更多的是体验自主参与的氛围,同伴合作、协商的愉悦,对音乐多角度、多层次的体验,增强了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孩子在玩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同时,有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空间,他们的注意力更专注了,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都在这其中得到了提高。在全省奥尔夫研讨会上,我园推出了三节展示课活动,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同行们的阵阵掌声,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让家长倍感惊喜。通过音乐活动后,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爱动起来了、喜欢唱、跳了胆子也大了,还常常问“老师,什么时候上音乐课?”在活动中,看着孩子们快乐地舞动和游戏,孩子们俨然是一个个小演员,举手投足间也充满了自信。

看到孩子的变化,得到家长的肯定,我们感到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也是我们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愿我们的孩子明天更美好!

猜你喜欢
彝语月琴彝族
民初《大定县志·殊语》中的彝语研究
彝族海菜腔
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36
纳苏彝语越南语亲属称谓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悦己
访大凉山悬崖村
论月琴的发展和演奏技法
北方音乐(2020年24期)2020-11-04 04:57:40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2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民族学刊(2019年2期)2019-05-15 10:39:02
汉语“不”与彝语“ap”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