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思政的河源市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构建*

2021-12-31 15:44谢叶环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7期
关键词:大思培育劳动

谢叶环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对中国人来说,青年劳动精神的培养发源于历史积淀,而又深深受到现实世界的影响。从历史视角看,长期以来,“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一直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道德观念而存在,中国社会框架内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从小即置身于“劳动光荣”的社会行为规范中,具有“劳动创造价值”的意识和文化自信。从现实视角看,青年一代身处社会改革步伐加快、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大环境中,外界诱惑因素的增多和青年人特有的不定性因素使得其劳动精神素养呈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复杂局面。在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当前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构建较多地停留在观念层面,系统化、体系化培育体系构建存在实践层面的缺失。

1 构建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的考量

所谓“大思政”,即“运用系统论观点将学校教育诸要素有机整合,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大思政”具有系统化特点,展现了教育内容的开放性和教育空间的延展性。与传统思政教育不同,“大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革命。与“大思政”理念相似,“劳动精神”本身也作为一种观念存在,在劳动精神普及的过程中,同样具有开放性与延展性的双重特点。因此基于“大思政”构建河源市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具有逻辑上的接续性和极强的可操作性。

1.1 有助劳动精神在不同专业间的横向贯通

结合河源市高职教育现状,高职院校培养青年人主要基于两点目的:一是以技能培训为主,强化青年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实操技能;二是以技术应用为主,培养青年学生的专业技术素养,借助工作岗位实现成果转化,使这些青年成为服务企业的技术型人才。与以文化学习和理论研究为代表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不论是基于技能培训目的还是技术应用目的,学生走向社会后直接从事加工制造业、维修保障业或运输业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可能性更大。由于这类劳动本身的准入门槛较低、机械性的重复劳动较多,使得此类行业的劳动者具有更加朴实的工作初衷、更加踏实的普适性劳动作风。在这一背景下,如果能够基于“大思政”的宏观视野搭建劳动精神培育体系,则更有助于实现普适性劳动精神在不同专业教育间的贯通,使学生不论接受何种专业教育,均具有“劳动光荣”的心理认同感,从而在横向上促进劳动精神的整体性落地。

1.2 有助于劳动精神在各专业领域的纵向深入

虽然高职教育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偏重于劳动力密集性强、操作性强、理论性弱的行业,但根据矛盾特殊性原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专业学科,其对学生的劳动素质和劳动精神要求都各有不同。因此,劳动教育的培育必须考虑到主体和客体的差异性,量体裁衣,才能保证穿着合身,行稳致远。“大思政”固有的系统性特点使得其所重点弘扬的劳动精神天然地与高职教育各学科紧密联系到一起,这种“打包”模式有助于劳动精神精细化地渗透到每一个专业及每个学生。高职教育重在应用和对单一技能的锤炼。未来,垂直化培养高职青年的劳动精神,更有利于其中的卓越者成长为未来大工匠。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一脉相承,如果说劳动精神侧重普遍性,即基本素养,那么工匠精神则侧重于特殊性,即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能力。如通过“大思政”视野将劳动精神渗透到单一专业中,进行针对化训练和专项性拓展,则对纵向培育青年更高阶、更集聚的工匠精神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1.3 有助于青年劳动精神培育效能的持续性释放

通过“大思政”理念将劳动精神在不同专业间横向贯通、在各专业领域内部纵向深入,直接结果是在高职院校中形成一种“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的文化基因。不管时代、社会和环境怎么变,这种浓缩在血脉里的崇尚劳动精神的基因不会改变,从而使青年劳动精神培育效能具有持续性。这种持续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意识上激励青年的成才愿望,树立依托劳动精神成为大工匠的成长目标;二是在机制上形成思想政治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体系化力量;三是发挥校园劳动文化对河源青年的社会辐射作用,促进青年个人、用人单位和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不断滋养河源青年,提高其劳动精神。

2 构建河源市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通过对河源高职院校、用人单位、社会群众的走访调查发现,各行为主体对当前青年劳动精神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大学期间没有接受系统完备的劳动精神教育,思政老师认为自身课程中已经渗透了劳动精神教育的内容;高职专业课老师认为劳动精神培育是思政老师的事,思政老师认为劳动精神教育应该成为每一位高职教职员工的应尽义务;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劳动精神,社会群众和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青年人缺乏劳动精神。基于此,重新树立劳动精神教育“大思政”意识,提高各行为主体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共同的价值原则尤为重要。

2.1 平等对话原则

作为河源发展的“生力军”,青年一代身上既有本年龄段特有的可塑性与可能性,也深深表现出开放社会框架所赋予他们的主动性、个性化、自由化的特征。他们的认知体系是以“我”为主,较强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判断问题往往从自身出发,看重外部信息“有没有用”“舒不舒服”,关注对话的对象“态度是否良好”“有无人格魅力”。因此,在运用“大思政”思维构建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时,应当充分注重教育主体与青年人的平等对话,将培育过程置于“分享”而非“灌输”中、置于“认同”而非“批判”中、置于“谦虚的行为示范”而非“道德凌驾”中,尊重青年的表达权利,避免出现“你以为”和“我以为”之间的断层。

2.2 学以致用原则

顺利就业是青年高职教育的直接目的,输送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是河源市高职教育的直接目的。在双重目的的实现过程中,劳动精神培育起着“助推器”的作用。因此,“大思政”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构建应当充分考虑“有用性”,考虑青年个人愿望和社会客观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将劳动精神由“虚”向“实”转化。当前存在的青年劳动精神认知与学校、社会劳动精神认知的偏差,生动说明了劳动精神教育还停留在传统道德文化层面,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效用。因此要在“学以致用”的原则下将劳动精神细化到可操作性层面,让青年明确,熬夜加班攻克的学业难题、反复实践研制的小发明等都是劳动精神发挥作用的结果,只有这样,劳动精神教育才真正有价值。

2.3 差异化选择原则

如前文矛盾特殊性原理所表达的,行业、学科、社会对于劳动精神的实际要求和评价标准都不甚相同,这就要求“大思政”劳动精神培育体系构建必须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化、专业要求的差异化、社会选择的差异化。针对学生自我约束力的不同,差别性地选择约束性为主或激励性为主的培育方法;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属性上的不同,差异化地选择聚焦式或发散式的引导方式;针对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或综合素质的不同要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技术型青年侧重知识的层层深入和聚焦,管理型青年侧重知识体系横向拓展,增加思维广度。以此为原则,劳动精神培育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培训效果也有更大几率达到预期。

3 河源市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的组成与应用

遵循“大思政”理念系统化的理论基点,以模块化的方式对河源市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进行循序渐进的持续性构建则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按照“认知-体验-选择-评价-提升”的思维路径,具体的培育体系构建大致可以围绕授课、实践、评价、保障4个维度展开,其中授课体系与实践体系为核心模块,评价体系、保障体系为必要的补充模块。

3.1 以穿透性为出发点的授课体系

课堂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要将“大思政”的理念充分渗透到每个专业和学科之中,充分发挥传统思政课程和其他校园课堂教育资源的传授合力。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可以增加劳动精神教育目标,如将劳动精神衍生为具体专业的学习成果,建立起劳动精神培育与专业课程成绩之间的正向目标勾连关系。在授课内容设计上,将劳动精神与具体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细化、实化、具体化,通过可感知、可对话、生活化的案例,将劳动精神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专业授课内容之中,让青年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劳动精神。在授课方法设计上,要注意与青年学生的互动和对话,注重劳动精神教育的感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2]。比如,在专业课堂阶段性总结中,组织专业劳模评选,提高课堂内部竞争意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3.2 以实用性为突破口的实践体系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3],因此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劳动精神尤为重要。在构建河源市青年劳动精神体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体系的搭建,从而与授课体系形成互为支撑的两大核心模块。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办学体制机制,搭建“行动导向、项目载体、能力本位、做学一体”的实践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一方面,要通过四方合作,积极搭建青年学生学业期间的实践平台,增加学业实操内容占比;另一方面,要着眼于青年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化,实现优秀青年向社会的输送,让青年学生不仅有机会实践,更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在用人单位留得下来,扎得更深,更好地服务当地社会建设。此外,在青年劳动精神实践体系构建过程中,还应当注重成果展示大平台的建设,以赛促学,以展示代训练,提高劳动精神。

3.3 以实效性为关键点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形成正确的导向,错误的评价体系必然形成错误的导向”[4],传统的教育成果评价体系往往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主导指标或唯一指标,这一做法的直接后果是教育动机和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培养出的“高分低能”青年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评价体系作为把关教育效果和劳动精神培育成果的重要关卡,必须从“实效性”出发,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考核体系的精细化、标准化[5]。一方面,青年学生、授课老师、用人单位共同参与青年劳动精神培育成果评价,引进学生互评、师生互评、校企互评机制,设置不同的考核权重,各主体的评价成果共同构成劳动精神培育评价的最终结论,此结论直接影响学生奖学金评定、教师绩效评定、政府对学校的财政补贴等。另一方面,注重考核精细化管理,以制度的形式将评价考核体系固定下来,考核指标具体到责任主体,考核实施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定期调整、优化、完善和宣贯,形成工作闭环。

3.4 以服务性为着力点的保障体系

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构建是一项预见性较强的系统化工程,行为主体多元、活动过程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格外需要保障体系支撑作用的加持,做好各阶段的服务性、准备性工作。要完善制度保障,针对青年劳动精神培育设立专门的授课制度、实践制度、评价制度和保障制度,形成规章制度约束力。要完善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建设的经费保障,可以设立专门的奖励基金,对于教学成果突出、学生、企业、社会评价高的教师,以及专业技能突出、企业评价高的学生进行定向奖励,以激励其继续追求卓越。要完善劳动精神培育物资保障和技术保障,做到硬件和软件设备双领先[6]。尤其要重视人才保障,加强劳动精神培育体系人才库建设,按照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特聘教师的架构,使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分别找准自己的定位,持续地为青年劳动精神培育贡献力量。

4 结束语

总之,基于“大思政”的河源市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核心在于树立系统化的宏观思维,教育主体应当从传统的思政教育体系中抽离出来,将劳动精神方面的思政教育融入到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的锤炼之中,融入到行业和社会需求当中,崇尚个性、重视选择、科学评价、全面保障,只有这样,青年劳动精神培育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大思培育劳动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好的爱情,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