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君,刘怡瑶
(吉首大学 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是必然要求,而环境会计又在环境问题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想要解决环境问题,重视环境会计的核算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企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经济主体,所以构建参与乡村建设的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尤为重要,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多数乡村发展已普遍到达小康水平,乡村发展战略已从过去的精准扶贫变为现在的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发展的重点也从重工业移步到发展生态文明,比如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就更加需要环境会计的发展与融合。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乡村建设不断发展,乡村环境随之日益恶化、乡村资源逐渐短缺,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优化乡村资源配置,满足乡村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实际需求,创造一个生态环境变化的会计信息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环境会计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尤为重要的,环境会计可以促进资源环境发展向好,进而推动乡村振兴的更好实施。如何推动环境会计的核算与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将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工作者的重要议题。
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的,但在当时没有得到重视,更不用说乡村振兴与环境会计的结合。然而近些年,我国环境情况不容乐观,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使得环境会计这一研究课题成为热门,国内的一些期刊发表了大量有关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比如,龚蕾(2010)针对目前乡村环境恶劣的形势,从微观角度构建了乡村环境会计体系,加强推进农业企业环境体系,制定和完善农业环境会计准则等建议。马志坚(2012)同样针对环境问题,从5个方面分析了建立农业环境会计的必要性,为企业加强环境核算提出建议。周信君等(2019)在环境成本方面,指出环境成本在核算时要遵循经济与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
然而总体来说,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研究内容还相对狭窄:比如环境会计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实践中也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环境会计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如:覃秋月(2019)就将对当前农村会计体制的建设进行探讨,从乡村振兴的需求出发,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乡村振兴下财务活动的有效开展。王莹(2019)认为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产业融合趋势、环境会计理论、经济结构转变等催生了农村会计体制建设的一系列新需求。但其深度还相对落后,环境会计理论不够先进,因此,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要重视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完善环境会计体系。
保护生态环境与整合乡村资源是乡村振兴战略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农业环境的保护也应该进一步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目前,乡村振兴热潮几乎遍及农村区域,乡村振兴所带来的乡村经济发展却建立在了环境污染恶化的基础上,然而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方面的振兴,更是生态环境的和谐。虽然在理论研究方面,环境会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及政府部门也是积极支持与重视环境保护,推动环境会计与经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结合,出台了一些环境会计政策,但未得到更好、更广泛的推行,也没有具体的企业环境会计准则,多数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未实施环境会计,即便有少数企业实施环境会计,但会计体系仍不成熟,报表里也未曾体现,没有区分环境资产和非环境资产以及环境负债与非环境负债,一些与环境相关的业务事项产生的成本费用未真正计入报表,也没有在附注里进行披露。而且没有指定环境会计等分析方法和工具,没有建立起环境投入与环境产出的财务数据模型,未定量或定性研究环境和经济各要素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增强乡村建设中对环境的保护,未将环境成本纳入环境核算的范围,因此,不能使人们更直观地认识到乡村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部分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环境责任意识薄弱,不重视环境问题,有关环境方面的经济事项也没有自觉确认和披露,企业没有完善的量化指标能把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而且,很多参与乡村经济建设的企业认为从各方面考虑环保支出反而会“入不敷出”,增加企业成本,环保投入得不到切实的经济回报,很难从环境保护中获得收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被削弱。因此,很多企业不愿自觉行动,主动环保,积极性较差,以至于不愿主动核算环境成本、收入等环境事项,使得乡村振兴中的企业环境会计得不到发展与完善。
另外,不仅企业,公众环境责任意识也比较薄弱。众所周知,乡村振兴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公众,但政府部门是乡村建设中企业的环境资料的主要信息使用者,只靠政府部门并不能有效推动环境保护,真正有助于环境保护的应是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切。但是目前,乡村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缺失,环保意识未深入人心,只有少数公众自觉认为改善环境主要靠自身努力,也不愿意担起监督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是否披露的监督责任。因此,乡村企业和公众环境责任意识薄弱就使得环境会计无法得到好的实施。
目前,我国的环境会计准则仍有许多问题,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还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环境会计体系,计量标准不统一,对环境会计所要确认及计量的事项认识不全面,部分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现在仍然不明确哪些事项属于环境会计要考虑的对象,这种经济业务什么时间发生,应该在什么时间纳入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中,这些都不知道如何操作。因此,若想客观反映经济活动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环境的影响,应该对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环境会计确认、计量系统化,建立可供实际操作的环境会计准则。另外,目前尚没有完善的环境资产、负债及收益的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缺乏统一的规范遵循,相应的环境会计理论以及方法体系也不够完善,所以导致乡村环境会计可操作性较差。此外,各部门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对于环境管理的力度较弱,以至于某些企业不断产生新的污染源,这也成了乡村振兴中企业环境会计面临的挑战。
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报告是环境会计显著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通过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了解自己的经济行为及这种行为给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自身经营成果考虑到环境效益,使核算更加科学、客观。但是目前,参与乡村建设中的企业自觉、积极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者较少,即使有部分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了披露,但披露内容以及披露领域等也不规范和健全,而且其披露的结果中大多仅仅是文字表述,缺乏定量分析、可比性交叉分析与比较分析。另外,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也没有规范,多数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衡量方式都用非货币指标,这就比较零散,很难在财务报表中表示,所以在披露中不能更好地传达想要表示的环境信息。而且,环境会计披露信息较少,且大多是对环境的利好信息,不能提供有效的环境会计信息。可以说,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是目前乡村的环境会计面临着的挑战之一。另外,乡村振兴中环境会计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内部监控薄弱,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机制不健全,往往造成乡村环境污染严重,这也是目前乡村的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按传统的会计知识与标准去培养,而乡村大多数会计仅有会计知识的皮毛,由于未专门设置环境会计专业,缺乏环境、经济及其他知识,缺少综合分析能力。但环境会计涉及面广、需要较强的操作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需要高素质综合会计人才,许多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缺乏专攻环境领域的真正的会计专业人才,以及缺乏对环境会计确认计量后进而能够管理环境会计,形成决策的管理环境人才,这使得环境会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实施更加困难。另外,虽然很多乡村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乡村经济相对于城市而言仍过于单薄,对于会计人才引进的福利待遇也较低,而且即便很多有环境会计知识的人才也不愿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发展,以至于在环境会计方面缺乏懂环境业务、环境相关政策规定的领头人。
环境会计的发展离不开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以及社会大众的支持,为进一步增强两者的环保意识,应定期举行企业环保培训、动员会议,还应开展固废和水气治理设施的专项检查行动,帮扶企业解决环境管理和治理的难题,让每位公众、每个企业都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加快乡村的绿色发展。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这样企业才能在乡村振兴中自觉融入环境会计,在经济业务和事项中主动考虑环境成本及收益,从而促进环境会计的发展。提高环保意识,乡村振兴中的政府职能部门应制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鼓励甚至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要在社区和乡间对公众大力进行宣传,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也以此使之监督企业的环境会计是否按规计量和披露。另外,媒体也是推动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力量,通过发布企业对于环境的主动承担责任,并以榜单排名的方式公布出来,评选出“环保先锋”“乡村最佳环保企业”等,对这些于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鼓励和奖励,使企业和公众认识到环境责任的履行不仅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乡村的环境会计发展,进而利于乡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化。
乡村振兴战略中企业制定出可供操作的会计准则是非常重要的,以准则体系指导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目前,可以参考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多层次的构建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的环境会计准则体系。在基本准则方面,对环境会计的目标、确认计量、内容方式等做出基本规定;在具体准则方面,可针对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在日常经济业务中涉及的环境会计要素信息的披露做出相应的规范。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传统成本中环境成本的部分从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分离出来,采用环境成本和传统成本并行核算的模式,分别编制环境报表和财务报表,待条件成熟时再分离,这种方式比较符合乡村现阶段的实际;由于环境会计要素较复杂,还可以简化要素分类,起初只设置环境成本和负债两大要素,随着条件的不断成熟,逐步完善设置新的会计要素。
由上述分析可知,参与乡村振兴中企业环境会计应重点解决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问题:①建立科学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乡村振兴中企业经济事项所涉及的环境投入,以及环境破坏的影响力度,为今后环境会计假设、环境会计要素及环境会计科目设置等提供基础和依据。②应该更加细化环境成本的科目明细,设立一级、二级科目,这样更能显示经营业务的科目账务处理,具体体现成本的环境用途与支出。另外,应根据环境成本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账务分类和处理,如一笔环境相关支出,是为了继续生产还是扩大规模,抑或是管理部门、销售部门,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到回收都应该设立环境成本明细科目,通过明细科目体现环境用途。对于一些无法量化的环境费用,如水污染、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需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结合来合理估计,而且在测算环境成本时要分为事前环境成本、事中环境成本以及事后环境成本,期末转入本年利润。
健全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首先要明确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再独立编制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建立乡村生态指标考核体系,定期进行考察,在乡村企业内实行强制加自愿相结合的半强制体系,使其融入环境会计制度体系内,比如:①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荣誉称号等鼓励企业自愿披露;②可以通过上述设立的环境会计准则体系、规章制度实行强制性披露,这样既可以保证信息披露的数量要求又能保证其质量水平。另外,在环境信息的披露中可以披露财务、非财务信息两个方面,非财务信息多以文字叙述,可以披露污染源、环境污染原因、污染物的种类等,而财务信息以数据为主,反映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环境会计的情况。另外,要加强环境会计监督体系,比如通过制定会计信用评价规则,将违背环境保护的企业或个体纳入“警告名单”,并采取相应惩罚,严重破坏环境的,严肃处理并取消其执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