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双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虎滩中学 山东东营 257400)
根据东营中考题型要求,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很大分值(40分),第二卷的动词填空、首字母填空、任务型阅读也属于阅读理解范畴。这部分题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学生做好阅读理解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词汇量偏低会制约学生的阅读速度。每年中考都会出现超出考纲的词汇,如果考生只满足于记住课本以内的词汇和用法,甚至连课本上的词汇都要大打折扣,怎么能适应中考阅读要求?因此,扩大常用词汇是做好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手段。学生首先应该记住课本上的基本词汇。其次,通过补充大量英语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复习词汇、巩固词汇、增加词汇,并将补充词汇纳入考查范围。学生应适当学习一些基本的构词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快速、高效地积累词汇,也能为猜测生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便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时能观其形,知其意。
一篇文章通常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的,而这个中心意思往往由一个句子来概括。这个能概括文章或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叫做主题句。因此,理解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首先要学会寻找主题句。主题句一般具有三个特点:表述的意思比较概括,相对其主句来看,主题句的概括性更为明显;句子结构较简单,多数都不采用长、难句的形式;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必定是用来解释、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述的主题思想。在一个段落中,大部分主题句的位置有两种。
1.主题句在段首。主题句在段首的情况相当普遍。一般新闻报道、说明文、议论文大都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叙事方法。
2.主题句在段末。用归纳法写文章时,往往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在后,并以此结尾。这种位于句末的主题句往往是对前面细节的总结、归纳。
猜测词义也是一种英语阅读能力。任何一个实词,只有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能表示一个确定的词义。所谓上下文(context),正如英语辞典所解释的,其作用就是帮助确定上下文中的词、短语或句子的意义。据此,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利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即从已知推求未知,也就是用我们所熟悉的词或短语来猜测我们不熟悉的词的词义。猜测词义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据上下文已知部分进行逻辑上的推理;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语法分析;依靠常识和经验作出判断[1]。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根据定义或解释猜测词义。
2.根据并列、同位关系猜测词义。
在阅读理解题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考查细节和事实的题目。这类题目相对容易。这些题目有两个共同特点;
1.凡属针对特定细节的考题,其正确答案大都可以在阅读材料中找到对应的文字部分作为验证。这一部分可能是一个词或短语,也可能是一个句子或相关的若干句子,但句式、用词和表达方式不同。
2.干扰项往往是主体思想与细节混杂,正确答案细节和非正确答案的细节混杂,甚至真假混杂。因此,要做好阅读理解中的确定细节和事实的题目,一要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信息点,二要排除干扰项。
所谓推断,就是根据阅读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推断出未知的信息。即把有关的文字作为可知部分,从中推断出未知部分。被推断的有关文字可能是词或句子,也可能是若干句子,甚至是全文。中考英语试题中的推断题很多,包括的面也很大[2]。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事实推断
这种推断常常针对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细节,是比较简单的推断。进行这种推断,要首先在文章中找出据以推断的有关文字,然后加以分析,尤其要悟出字里行间的意思。
2.指代推断
确定指代词的含义和指代对象是阅读理解题常见的题目。
要确定指代词所指代的对象,关键在于对所在上下文的正确理解。指代名词的指代词,其单复数形式与被指代的词一致,因此数的形式可作为识别指代对象第一个辅助标志。
3.逻辑推断
这类题目往往要求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背景、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来推断出人物的态度或感觉。
4.对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的推断
这一类考题大都要求考生就作者对论述对象持什么样的态度作出推断,如作者对所陈述的观点是赞同、反对,还是犹豫不定,对记述或描写的人、物或事件是赞颂、同情、冷漠,还是厌恶。作者的这种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不一定直接表述出来,而往往隐含在字里行间。因此,进行这种推断时,我们既要依靠短文的主题思想作为推断的前提,又要注意作者的措辞,尤其是形容词一类的修饰语。
在实际考试中,分析句子成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试技巧之一,长句是初中生阅读理解的难点之一,对于这类句子要分清主次,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再找出修饰它的从句或短语等。经过分析,化整为零,化繁为简。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扎实的语言基础来自平时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长期的知识积累。只要平时刻苦用功,打下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又掌握了较科学的解题方法,阅读理解题是会迎刃而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