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

2021-12-31 05:10:35李丽珍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数学课堂教学

李丽珍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一中心小学 广东广州 510970)

一、开展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天性是爱玩,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上课几分钟后就开始动,说话或走神,不知上课讲的是什么,不知所留作业,做作业时不能集中完成,三心二意,边做边玩。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主导地位,将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导致学生不能理解,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创新和改革,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精神,还可以使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鉴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自身思维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上必然存在差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激励学生在学习上找到兴趣,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任务更加高效地完成。

二、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本知识内容大量地口述给学生,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再加上抽象的知识内容,使学生更加难以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1]。比如,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中讲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播放主题图片,“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小草变绿了,小树发芽了,外面的景色真美!瞧!小朋友们正准备坐船出游,如果两个班坐一条船,我们怎么安排呢?”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将思考到的方案写出来,看谁写得多。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整理、思考、分析,然后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辅助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和了解数学知识,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融为一体,将学生带入生动的、形象的教学情境中,还能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2]。比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讲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小学生可能知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两个图形的名称,这是进行教学的有利方面,但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比较弱,这是进行教学的不利因素。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节课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等学具,然后利用多媒体猜图形,请一个同学上黑板并面对大家,教师把准备好的四边形贴在黑板上,请下面的学生说说这个图形的特性,那个同学根据下面学生提供的信息猜一猜这个是什么图形。教师利用多媒体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协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气氛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将知识内容大量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本身就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更加抽象,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标》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指出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爱种子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宰,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给予学生有价值的参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考意识和想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协作,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3]。比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讲到“年、月、日”时,要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有关知识,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猪爷爷为了保持强健的身体每天坚持服用钙片,一瓶钙片有三十粒,每天服用一粒,一个月够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

(四)组织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实践活动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与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融合,感受学习和生活的统一,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内容,毕竟知识源于生活,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元化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效果[4]。比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讲到“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四人一组,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让学生以顺时针的顺序从不同位置观察玩具的形状,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用观察、比较、实践等技能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对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爱玩,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对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充满活力、轻松愉悦的课堂,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从学会做到会学,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数学课堂教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求知导刊(2017年26期)2018-01-04 16:03:17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谈独立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