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红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潮州 521041)
社会工作介入女童保护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少,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按主题检索“女童保护”并含“社会工作”词条,期刊文献仅1篇。因此,研究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女童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供介入经验参考,弥补女童保护研究的空白,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工作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完善该机制。
羞于谈性的文化传统导致女童保护文化困境,“性教育”议题长期被忽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社会力量,介入女童保护具有其自身的专业使命。学校是提供教育的社会化主体,校园女童由于其所处地域的特殊性,相较于家庭或社会领域的女童,具备了集中教育和同辈学习等优势,项目以校园女童为基点,延伸拓展至家庭和社会层面。那么,社会工作介入校园女童保护有何专业优势?目前校园女童性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是什么?社会工作介入校园女童保护有何对策?以上是本研究希望探索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开展社会工作介入校园女童保护项目。受资源和项目的局限,方便抽样珠海市H小学,通过前期发放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对学校社工个体访谈,随机抽样珠海市H小学二年级五班和六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社会学习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以社工课堂的形式开展活动,采用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方式,研究校园女童性教育情况,同时普及女童保护知识,以达到普及性教育、预防性侵害行为的效果,促进女童健康发展。
2013年6月1日,全国百名女记者联合京华时报社、凤凰公益频道、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及中青公益频道等媒体单位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其中提及,女童保护是针对14岁以下男女童及其家长进行防性侵知识推广,宗旨在于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女童保护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中,将女童年龄放宽至18岁)。
何谓女童保护?首先,从概念出发,女童保护主要涉及预防性侵害和性教育领域。其次,从法规方面,女童保护已经有备案、相关的名称,项目品牌需要有延续性。最后,从情感认同的角度,“女童保护”容易使大家联想到预防性侵,更容易被人接受。女童保护是男童女童一起保护的,从2013年9月开第一堂课就是男女同堂[1]。
1.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经由观察其他的人或事而习得,观察者对他们所见到的事物形成内在符号呈现并将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匹,由此他们可再生产自己观察到的行为。行为、外在环境和认知之间存在三方互动,环境透过认知的中介而影响个人行为,个人的行为和认知依次影响环境[2]。
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校园女童保护实践中,要求社会工作者应注意调动女童去观察和模仿学习,通过注意、保持、行为再现和强化动机这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将新的意识或行为习得。在本次研究中,社工借助社工课堂,通过游戏互动、图片观察、情景模拟、绘本阅读、视频观看等方式来协助女童获取性知识、掌握性安全技能,培养科学的性观念、性意识。
2.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务理论,主张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体置于其生活场域之中,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个人与环境存在复杂的交换关系,环境分为微观、中观、外围和宏观四个层次[3],女童保护是以女童为圆心扩展的嵌套结构。
生态系统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校园女童保护的实践中,遵循人在情境中理念,要关注个人与不同环境的互动情况,观察个人与其家庭、同辈、学校的互动,个体受社会特定文化的价值观、态度习俗以及法律等的影响情况等,促进个人与不同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女童有其专业优势。在价值和理念方面,社工遵循平等和非评判原则,扮演同行者的角色,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彼此是双向的互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成长。在方法技术层面,运用社工课堂的手法开展活动,课堂形式灵活,使用游戏互动、图片找茬、情景模拟等,不拘泥于教学,通过互动体验,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社工课堂指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指导下,按照既定的目标,通过课堂互动、活动体验、成员相互支持及班级氛围营造,改变班级成员的态度、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班级成员解决问题和挖掘潜能的服务手法,是小组工作与学校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的产物[4]。根据女童身心发展特征,结合家长问卷调查和学校社工性教育开展情况,将社工课堂的内容分为性生理、性安全和预防性侵害三个部分。
社工课堂在社会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强调观察和模仿在学习中的运用,关注注意、保持、行为再现和强化动机这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通过游戏互动、图片观察、情景模拟、绘本阅读、视频观看、同辈分享等环节,提高女童参与积极性并协助女童获取性知识、掌握性安全技能,培养科学的性观念、性意识。
生态系统理论是考察人类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互动关系的理论,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分析女童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时,要将其置于其生活和学习的场域中,识别重要影响系统。此外,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和交换情况,社会工作介入校园女童保护可从微观、中观、外围和宏观四个系统层次提供策略思考,促进女童与不同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前期需求调查问卷中,在“是否接受性教育和性安全方面的课程”这一问题中,选择否的占20.4%;父母和老师所讲授的性教育知识中,什么是隐私部位、遇到他人触碰隐私部位时如何求助和逃离各占87.8%、77.6%,其他关于生命的起源、安全性行为、男女生理知识的总占32.5%。由数据可知,家长和老师向儿童传授的更多是关于应对性侵害时的应激方法和基本的性安全知识。
在“以下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一题中,选项“与异性朋友牵手”占18.4%,这也侧面反映了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性别意识、性别界限;在“别人不能随便摸哪些部位”一题中,选项“屁股”“屁股前面”“胸口”的占比均非100%,这也意味着身体的隐私部位不是绝对的禁区;在“当有人触碰你的身体并且你感到不舒服”这一问题中,选择“大声呼喊并求救”“要求停止这种行为的”各占93.9%、75.5%;遭遇性侵害事件,找警察叔叔、告诉家长和老师分别占比85.7%、79.6%。校园女童倾向于向传统的保护权威求助,这种单一的求助方式,与女童的生活环境有关,也与性教育程度低有关。
从问卷数据,可知校园女童已经有了性别意识、性别界限,但存在缺乏全面的性教育知识,对自身隐私部位的认知程度不够,求助方式单一等问题,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为了解家庭性教育状况,我们发布家长问卷。问卷数据显示,有41.94%的家长不曾向孩子科普防性侵教育的相关知识;其中,影响家长开展性教育的因素中,“想教育但不知如何进行”“孩子还小,等他/她长大一点”“觉得难以启齿”是主要障碍因素,各占76.34% 、52.69% 和22.58%。这一问卷结果也印证了学校社工L的访谈内容“H小学二年级学生主要是来自附近的B村和外来务工的子女,父母有极少部分是文化分子,大部分是外来劳工。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存在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的情况,对于性教育更加是难以开口”。
关于何时教授孩子关于性教育方面的知识,52.69%的家长认可应“从小开始,越早越好,懂得更多了就更会保护自己”,超过95%的家长认为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应在小学完成,92.47%的家长支持“在小学开展性教育课堂”。但在“您认为您的孩子存在被性侵的危险吗?”这一问题中,认为把孩子保护得很好、持中立态度的各占24.73%、19.35%,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安全的。
通过家长问卷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对性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所提升,但受传统观念、知识结构、家庭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家长还是难以启齿开展性教育,亲子间性知识交流较少,对女童保护有所轻视,监护意识有待加强。家长无法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性侵防御意识,轻视监护责任,这是导致儿童性侵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5]。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通过教育可以普及和提高认识以避免性侵害,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性教育实践中,学校性教育是缺位的:第一,女童保护项目进校困难,校方认为项目名“女童保护”存在性别不平等争议,与校方就“女童保护”名字进行解释并使用“儿童保护”“性健康教育”等词语替代,项目才得以实施;第二,在社工课堂的内容设置上,觉得展示性安全相关的“露阴癖”等内容过于开放等;第三,实践过程中,需要通过学校社工L与其他科任老师调课或占用心理课,才有固定的社工课堂课时,期间由于期中考试复习周和考试周等,预期的社工课堂中止了2周。项目社工X “对他们(校方)来说,女童保护项目是可有可无的。性教育话题敏感,开展其他教育活动也不会引发争议,也不会有风险(教学事故)”。
关于女童保护,学校社工L表示“儿童性教育还是有需要的,而且越早进行教育越好”,但是“自己不会用完整的一节课或者另外开一个性教育的课”,“都是挑着讲”。而且学校没有性教育的专业老师,一般都是班主任兼职,讲的主要是安全、早恋问题等内容。目前,珠海仍没有系统的性教育课程,相关专家建议教育部门应当组织班主任教师培训,由班主任老师承担这项工作[6]。
微观系统指个体直接面对和接触的人或事物,这些人或事物对个体的影响最大。对校园女童而言,微观系统主要包括女童自身、家庭、学校。
1.提高女童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和认知是可以通过学习习得或改变。社会工作在介入校园女童保护的实践中,可以根据女童身心发展阶段特点,灵活运用个案、小组、社工课堂、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借助绘本、朋辈群体、亲子互动、情景模拟等方式,寓教于乐,如开展家庭社区地图活动,以了解周边环境和紧急求助机构;开展预防性侵害小组,通过同辈群体自学互助等。
2.增能家庭性教育
有研究表示,从言语层面来看(尽管大多数是潜意识层面的),两三岁的儿童已经有了性意识[7]。然而,在家长问卷“如何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一开放性问题中,96%的家长回答与宣传、教育、预防有关,明确提及学校开展教育的占29%,明确家长教育的占8.6%,加强社会和立法的占6.4%,培养孩子预防和应对能力的占5.4%。从问卷结果可知,绝大部分家长还是将性教育的责任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专业手法,开展家庭社会工作,提供服务性或者替代性服务,例如针对存在性观念偏差的家长开设社工课堂,组织家委会开设传授性教育的“妈妈课堂”,开展亲子性教育绘本共读小组等活动,改变家长“谈性色变”、避不谈“性”的态度,修正其“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性教育会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诱发性行为”等错误认知,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家庭实现“性”脱敏。
3.补位学校性教育
性教育关乎一生的健康幸福,国外研究表明,95%的性侵案件可以通过教育普及和提高认识来避免,其中学校预防教育是最常见的途径[8]。社会工作者具有潜质成为学校性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香港地区,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实行“一校一社工”,性教育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恒常服务。在学校性教育系统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地区的做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青少年或学校领域的“同行者”角色,发挥其补位的功能作用[9]。
中观系统指微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社会工作介入校园女童保护不能局限于微观系统,更要关注各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搭建女童保护的家校社联动机制。首先,提高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包括在性教育方面的价值理念、学科知识和技术方法技术。其次,要明确和扩大教育主体,将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性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性教育合作机制,实现家校共育。最后,搭建家校社联动机制,要联合社区社会工作者,通过发放宣传单、开讲座、广播等社区教育方式,提升社区性教育意识和建立正确的性观念,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外围系统是中观系统的延伸,是不直接与个体接触,但对其成长有影响的环境。在预防方面,学校是女童保护的重要场域。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赋予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职责。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及,学校应当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学校社工、心理老师、班主任的专业优势,形成优质教育合力,共促学生成长。
在补救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完善的“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等机制,以减少性侵害对女童造成的二次创伤。2020年珠海设立首个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中心包括询问室、检查室、取证室等多个功能区域,为及时、全面、个性化地救助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一体化工作场所,防止因办案造成被害人“二次伤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全面性教育是探讨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意义的教学过程,使儿童和年轻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从而确保其健康、福祉和尊严[10]。推动全面性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性教育环境,需要一系列制度设置和完善。
一是要发挥好政策影响者的角色,推动颁布性教育大纲,健全学校教育机制。依据女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设置性教育课程,设定不同的性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课时。二是积极构建校园女童保护专业人员队伍,构建以教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儿童保护小组,推进更为专业、持续和系统的性侵害预防教育和专业咨询[11]。三是整合资源,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机制。目前仅有限的社会组织参与校园女童保护领域,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女童保护”组织的服务只限于以课堂的形式开展[12],社会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力量,让社工机构、专业社会组织、志愿者走进校园,开展预防宣传和事后补助救济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