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玲
(三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习近平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其中的“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总结出了思政课的精神实质,也反映出当前思政课需要直面各种思潮的现实紧迫性,在教授学生正确理论观点同时,对各种错误思潮要进行反击。要求教师能够透彻分析并批驳错误思潮,不断扩大的理论视野,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增加课堂教学的学术含量。紧密联系各种思潮,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是新时代对思政课的更高要求,因而必须深入研究高校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以适应多变的新形势下的时代新要求。
思政课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马克思曾指出,“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1]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批判观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冷静的理性态度的统一,也是思想家追求真理的本来样子,是建立科学理论的正确打开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在诞生17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思政课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批判的、理性的思维,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授课内容的思政课理应秉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建设性、发展性的本质特征,让真理的光芒更加鲜亮夺目。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质,因为它不再满足于对传统理论的解读和解释,而是始终努力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2]批判贯穿了马克思的著作,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批判基础上得来的,也在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是与现实批判、辩证批判和自我批判相结合的。马克思使其批判更具有现实革命性和生命力,在批判与现实社会相结合中又体现辩证法,使学说更具说服力。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没停止过对自己理论的完善和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类学的笔记,完善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晚年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道路理论,马克思的自我批判思想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因而,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曾说:“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3]
马克思主义理论“扬弃”旧理论而发现新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批判继承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对剩余价值性质和起源的猜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使之在批判中不断自我革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建立新理论来直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在实践中也建立了一系列新理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一国胜利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直面现实世界迎接人类解放的“高卢雄鸡”,是直面批评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思政课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正面理论引导始终是思政课的重要方向。
任何理论都是对时代问题的回应,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与其他理论一样都具有时代性,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批判精神和科学方法,具有了超越时代的品质特征,使马克思主义超越了时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成为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表现出强大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精神,才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今天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后继者不断发展完善着马克思主义。思政课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就是要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只有更好地坚持了发展性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建设好,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也必然是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出发点和目的,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更加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复杂、突发事件迭起、信息革命和各种思潮泛滥向我们扑面而来,中国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有形无形的较量中,抓好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尤为重要,特别是思想政治和明辨是非教育。思政课直指那些自认为高明的各种错误思潮的缺陷,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性和现象分析,使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以应对新时代的新形势。
过去的思政课更多地是正面说教,学理性分析较少,教材和教学都较少触碰理论来源及对各种思想的批判。在自媒体时代,青年学生接触的思想较多,明辨是非能力还不够,对所学理论容易产生怀疑,这是我们亟待改变的思政课困局。而加强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改革则是很好的路径,从思政课理论的建设性、批判性两方面把政治理论讲清讲透,深入挖掘理论的渊源和发展脉络,明晰理论建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思潮的冲击。这种改革要求思政课教师不断武装自己,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厚的知识储备,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德感人,以理服人,既要润物无声又要惊涛拍岸,时刻准备着像战舰一样冲向歪曲的、蒙蔽的、模糊的理论,批判吸收建构正确的思想理论,真正讲到学生的心里。
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的判断力、思辨力和创造力的主阵地,引导大学生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提升批判性思维水平,增强道德责任感,强化价值判断。面对多元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教会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定力,不跟风不盲从,不消极不颓废。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青年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新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青年,青年阶段正是是非辨别能力逐渐提升的阶段,需要正确引导。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也面临诸多新挑战,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问题异常复杂,社会矛盾特别突出,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一些鼓吹所谓“普世价值”的“非普世者”日夜盼望着中国青年主流价值观的动摇。思政课必须追根溯源,让大学生掌握理论的学理、政理和事理,实现对理论的学理解释,对社会思潮的事理阐释,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理解析,提升学生价值选择和判断能力,弥补以往思政课的批判性教育不足的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显性与隐性斗争迭起,更需要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向错误思潮亮剑。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大,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导致社会思潮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思政课必须快速厘清社会思潮迭起的根源本质和演变趋势,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这个“一”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各种社会思潮这个“多”进行亮剑批判。
人民论坛评选出2020年国际十大社会思潮,分别是:反全球化、霸凌主义、民粹主义、极端右翼、国家主义、科技至上主义、技术民族主义、反智主义、平等主义、生态主义。[4]如果一种思潮偏离了真理的航线,甚至与真理相悖,势必会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当然这样的思潮也难以成为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思想影响较大。十大思潮中的民粹主义就成为了学生关注度最高的社会思潮之一,自认为“屌丝”、“青椒”的大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在媒体的渲染下逐渐提高了对坚持绝对平等、反对精英的民粹主义认同度,显示出仇官、仇富、仇权的心态。[5]大学生对高房价、环境污染、就业焦虑,“假疫苗”、“聂树斌案”等事件,对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治理能力存有疑虑。但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党和政府表现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强大的动员能力和正确领导,又使许多大学生重新认识了党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奢侈性消费思潮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也不小。泛娱乐主义在政治、信仰、教育、消费、传媒等领域愈演愈烈,西方国家的“奶头乐”、娱乐至死战略已在侵蚀年青人,西方灌输性崇拜、暴力崇拜、暴虐狂崇拜、背叛行为崇拜,总之是对一切不道德行为的崇拜。[6]历史虚无主义也甚嚣尘上,污蔑丑化伟人,抹黑英雄,割裂、否定党史、国史、军史,试图消解中华文明,颠覆社会主义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倡导国有企业非国有化、“宪政民主”、“唯洋是举”。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风行一时,事实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中性化理论等都是从非马克思主义来认知意识形态的,是在消解、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许多思潮在学生中暗流涌动,如果任由其传播,危害极大。思政课不能让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沉迷于此,中了别人蓄谋已久的阴谋。思政课教师要结合理论正面解析各种思潮的根源本质,克服教材出版的时滞性,深入研究,使学生从理论的对比中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7]在思政课堂就要给学生讲清是非曲直,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传承中华文明,崇尚英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英雄观、历史观、文化观。
如何实现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是当前思政课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及课程资料方面精心准备,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要求教师对教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社会思潮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建立批判式启发性课堂。例如: 讲授 “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几大掩盖”问题时,教师讲授第一大掩盖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第二大掩盖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发现的其余掩盖,把学生的观点与批判性思维评价标准比照,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论证。这样开放式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查找资料,在批判各种观点中思想理论水平得到提升。也可以设计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案,强化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实现思政课的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
“批判性思维”定义是“做出有目的、自我监督的判断过程”。[8]“批判性思维”旨在运用分析、判断、解释、推理等求证、求真。教师不能仅凭感觉、经验去评价,需要建立科学的批判性思维的评价工具。学生通过调查、探究、分析提出建设性的论据或见解,教师通过“思政课批判性思维发展和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教师要预先围绕建设性批判性整合教材,创设情境与问题,留给学生建设与评判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例如,教师讲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变化时,教师创设情境及问题:“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变化还有哪些?”学生甲提出“民粹主义”甚嚣尘上;学生乙提出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美国优先”“美国第一”,是“极端民族利己主义”等。这样通过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整合,联系现实由学生来补充评判,提升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更强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对学生的要求:一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积累。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增加学生相关的阅读量;通过开展讲演、辩论、师生共做课题等形式增加他们的学术积累。二是提高学生对学术思想和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三是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关注时代和社会,站在世界、国家、民族的立场看待各种思潮,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统一。
当前思政课教师存在学科背景单一、理论积累储备不足、现实问题剖析不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思政课教师要从课程的理论内容深入剖析、现实材料的选取、课堂教学技术提升等方面提升教学能力,以适应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改革。一是政治素质要过硬,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清醒地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决心。二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理论功底,通晓党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史、人类发展的各方面理论,更要了解当前国内外大事及根源。摒除一些思政课教师只教书本知识不敢拓展,只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敢联系国内外事件,只讲教材理论不敢联系马克思主义原著和非马克思主义学说,只摆事件不进行分析,只讲理论不讲理论的逻辑根源,只讲理论不进行理论的价值判断等。三是要关照现实,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抓住课内外一切时间快速提升自己,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教师能力的培训,开展各种竞赛、展示活动,带动教师提高理论素养和现实批判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总之,思政课必须做恰当的理论批判、历史批判和现实批判,才能展现其学理性。要注重思想的根脉、源流,而不只是注重讲故事;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求真求证的探究精神,而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传递。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是一次改革创新,也是补齐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短板的机会,坚持从历史和现实批判的维度加深思政课的学术史剖析力和现实解释力,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打造出有理论深度并关照现实的“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