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清
(黑龙江工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思想政治教育被重视与被忽视,几乎并行。被重视是自上而下的,被忽视是自下而上的。被重视,是必然,因为其本身性质和意义的不可或缺;被忽视,是或然,因为其形式和内容某些情况下的简单泛化。
在这种情况下,既要继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意义,同时必须调整思想政治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简单泛化的倾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性、精神特质的民族性、贴近生活的实践性、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始终在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是,随着其工作的常态化和传播的持久性,文化育人的新鲜性和感染力难免淡化,青年学生对文化的概念变得不再敏感,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进入他们的“脱敏”清单。也就是说,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能正日渐式微。
这一趋势必须遏止和调整。在优秀传统文化中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很多研究者和从业者开始注意的方向。笔者认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称“非遗”)的特殊价值值得重视。该研究虽然显得小众,但却是思想政治教育纵深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这两个方向都不容忽略的方面。只要有所研判就会发现,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代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产生的张力和作用,是绝不该小觑的。
如果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审视非遗,我们很自然地会提取出它的如下特质。
1.独特性和代表性
在文化的整体序列中,非遗以“民间”、“非物质”、“遗产”这三个标志属性,成功占据“民族记忆的背影”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2]这两个荣誉高地,从而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对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管窥中华文明的全貌。无论是其中的舞蹈、音乐、美术、曲艺,还是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些来自民间的具有浓郁民族和地域特质的文化样态,都呈现了先民文化的神韵,它所表达出来的朴素的理想、丰富的情感、美好的意愿、多元的价值、独特的精神,以及崇尚自然、悲天悯人的世界观,也都显示了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和信仰力量。这些文化虽然是非物质的,但对中华文化而言,却恰恰是民族特性的独特彰显,代表了民族的内在生命。
2.历史性和承袭性
非遗的本质属性,标明它一定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那些民间文学、传统艺术、民俗节日、礼仪礼节及传统手工技艺,无一不纪录着明确的历史信息,呈现着深刻的历史痕迹,具备着特别的历史价值。非遗带着这种历史性,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发展和流变,以世代相传的表现形式,不断地承接和传递,既保留并沉淀原有的意蕴内涵,又丰富和创新适应新环境的形式内容,惟其如此,这种优秀文化形态才在保留了原始精神理念的基础上,更裹挟了越来越丰富的历史资源,蕴含了越来越丰满的历史信息,强化了旺盛的生命活力,突出了独特的历史价值。
3.濒危性和稀缺性
非遗的遴选标准中,会有“处于濒危状况”或“因社会变革、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3]这样的表述。这就意味着非遗虽然在传承发展中会有创新,会与时俱进,来维持其生命力,但一些避免不了的客观原因,诸如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强烈挤压或破坏了非遗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原始土壤,全球视野的丰富文化消费内容普遍侵蚀和削弱了非遗赖以根植和繁育的文化信仰,极为快捷便利的现代生活节奏无可避免地改变和消解了非遗赖以依附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都必然导致部分对存在土壤要求过于苛刻的非遗,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逐渐边缘,甚至消失。最直观的是,那些只能依赖一代一代传承人延续下来的非遗,随着传承人的老去和离世,青年一代又缺乏对非遗的传承热情,珍贵美好的非遗自然面临失传危机。一些非遗中极具文化意蕴的仪式、集会等,已经在部分少数民族或边远地区因后继无人而断代、绝迹。
4.紧密性与实践性
无论哪个历史时期形成的非遗,其最基本的特征,一定是产生于民间,与生活紧密相关,都是我们的先人从生产生活实践中获得的。从风俗礼仪、民俗活动、饮食习惯、体育竞技、民间艺术、制造技艺,到服饰造型、建筑风格、生活方式,再到与这些紧密相关的各类工具、服装、器皿、制品、艺术作品、环境空间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各个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条件、众多区域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留,哪个不是来自于先人对生命体验的纪录、对生存哲学的挖掘、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对生产实践的创造,无一不体现了原始而朴素的人类文明内容,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社会发展信息,反映了人类进步变迁的可寻路径,表达着生命个体与自然的融合、互动、共生。
5.地域性和民族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4]非遗始终与特定地区或民族有着必然联系,一定带着明晰的地域和民族的烙印,这使其具有强烈的地域符号特征、特殊的民族识别功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社会群体,会因为不同气候、水文、土壤、物种等多样的生存环境,以及各异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语言体系、信仰习俗等复杂的生活样态,逐渐形成各自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追求、心理信仰、情感表达,又经过长期的稳定的积淀和演进,从内容到形式,形成各自不同的特殊文化形态。无边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造就了内蒙古长调的舒展嘹亮;奔腾不息的乌苏里江,造就了乌苏里船歌号子的深情激越;粗犷厚重的黄土高坡,造就了陕北花儿的悠长高亢,这就是非遗地域性与民族性表现出的多种多样、生动鲜活。
既然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发现了非遗的如上特质,那就标明非遗自然地承载着教育功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选取价值,并且这种价值是直观的,更是特殊、宝贵和鲜活的。
1.审美育人
非遗是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总结中创造的,这种创造产品蕴含着进取的精神风貌、顽强的生命追求、丰富的生活情趣、朴素的生存哲学,以及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符合美的创造规律,也符合人的审美标准,得到了人的审美认同。尤其是工艺、服饰、音乐、戏曲、舞蹈、绘画等,从形态、样式到内容、表现,都包含着朴素却强烈的审美意义。这些如果能被青年学生理解和接受,必然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力、艺术表现力,以及美学创造力。在文化样式多元、娱乐获取简易化的当下,对于审美感受弱化的青年学生,非遗因其富有鲜活和新异的审美价值,并且具有非说教属性,一定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陶冶情操,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和情趣,使学生在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学会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达到春风化雨的审美育人目标。
2.文化认同感塑造
与中国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非遗也是代表着国家悠久、深厚历史文化的特殊符号,不仅有资格被定位为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还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成为区别于所有外来文化的标志性表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正如上文指出的非遗在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被发现的独特性、代表性、民族性、历史性和承继性等等这些特质,传递给青年学生,使他们在对非遗这种“活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中,感受中国元素、体味中国特质、认同中国文化,从而激活对文化地位与命运的关心,强化对语言、文明、习俗、历史、风貌等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产生文化自豪感,增强理解中国文化、热爱并传播中国文化的自觉性,潜移默化地同构文化符号和文化基因。
3.民族情感熏陶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形成了不可估量的冲击,这时候,必须以民族情感教育,来实现“根的教育”[5]和爱国主义教育。非遗恰恰是实现这一教育的上佳载体。形成于早期各个少数民族的非遗,无论是哪个民族的艺术、风俗、礼仪,乃至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等,也无论是形式如何各异、特色如何纷呈,经过时间的过滤、沉淀和融合,都演化并凝练成中华民族统一的群体文化,并内化为强大的民族情感,把原本散落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并且有着清晰文化分野的各个民族,牢固凝聚在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之下。对青年学生进行非遗教育,能够使学生清晰感受非遗所代表的中华民族可贵的价值追求、厚重的道德情感,自觉发现非遗所承载的执着的理想信念、丰富的文化蕴含,强烈认可非遗博大的古老智慧、坚强的生命活力,从而自觉凝聚民族情感,强化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同胞等的亲近、热爱与维护。
4.精神信仰培育
非遗的紧密性、实践性特质告诉我们,它是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单一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无论耕种、游牧、渔猎等任何一种生产生活方式,都无比平淡、琐碎、艰辛。生存现实是残酷的,发展挑战是严峻的,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非遗,与当时简单、原始笨拙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但也恰恰反映了当时先民与环境相适应或抗衡、与命运相妥协或抗争,不断探索、勤于实践,寻求生存、执着美好的精神信仰,展现了当时先民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坚强不屈、刚健有为的生命力,以人为本、敬老爱幼、诚实守信、用勤劳勇敢换取劳动成果的道德和价值追求,以及朴素但却伟大的智慧与创造力。对青年学生进行非遗教育,这些正向元素会非常生动、鲜活而有力地传递给学生,必将对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精神信仰、理想信念,起到润物无声的积极影响,引导他们反思自我,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6]既然非遗具有如上梳理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质及资源价值,高校就要立足立德树人使命,从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两个层面,都把非遗吸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中来,以实现非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彰显文化育人的专有内容和意义。既达到汲取滋养、丰富涵养、提升品位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也客观上引导青年学生对非遗的共鸣,激发他们对非遗的好奇与兴趣,从而自觉成为非遗的接受者、喜爱者、传播者,甚至是传承者。国家一直致力的非遗传播与传承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1.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协同的非遗教育机制平台
改变单一依赖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传统观念,把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也吸收到以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既在思政课中通过合理设计,将非遗相关内容切入到教材的各个主题中,作为思政课的主导教学内容。同时又在专业类教学中,将非遗内容或相关元素,嵌入到专业课程中,使专业知识教学与相关非遗内容有机结合。这样,思政课程从道德、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角度,实施非遗的教育引导。课程思政则从专业拓展、人文素养、工程文化、职业精神等角度,实现非遗的融入感化。二者双管齐下,同向同行,协同效果自出。这就要重视培育教师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上的非遗育人意识,促进他们主观对非遗的热爱,促成他们对非遗教育的自觉,有意识、有设计地将非遗知识融入思政课、公共课、专业课教学内容,或将相关案例有机嵌入到各门课程的相关教学环节中。
2.搭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协同的非遗教育课程平台
非遗在高校中不太可能全部进入教学体系,但是有选择地进入课程平台是完全可行的。可以根据非遗内容的重要性、教育性、贴近性等不同,分别设置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不同平台中。与音乐、美术、文学、体育、历史、伦理、医药、工艺、工程、材料等等专业相关,或有特殊教育意义、重大教育价值的非遗内容,自然可以直接设置为必修课,而那些指向文化传播、普及和人文素养提升的非遗内容,则可以开发成选修课。事实上,可选取进入课程的非遗内容丰富至极,仅就黑龙江省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达到318项,其中包括民俗、工艺、民间美术、戏曲曲艺和音乐舞蹈五个类别,都是着眼于黑龙江民族地域特色。[7]从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到流民文化,从饮食、礼仪、美术、建筑、工艺到体育竞技及文化活动空间,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展示出黑土地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此巨大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在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平台,一定会在青年学生中大放异彩,吸引他们关注中国文化,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增进他们的文化自信。
3.形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相协同的非遗教育支撑平台
非遗在高校的传承和研究是得天独厚的。非遗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符号意义,说明其被社会认知与传承同样重要。但当下对非遗的传承,更多地指向传承人的挖掘与培养,这就大大地缩小了非遗被公众认知和传播的可能性、覆盖面,对非遗的可持续保护是大为不利的。高校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专有功能,与社会媒体传播、公众传播不同,它有固定的、稳定的,并且大范围的受众,并且可以通过专有的教育方式进行传递。高校又具有科研的功能,有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可以把非遗的教学和研究成果申报各种研究项目,作为专门课题开展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设计、组织和研究各环节中,可以充分开展与地方相关文化机构、文化管理部门、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力量的合作,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历史、艺术、文学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诸方面的融合、交叉研究,同时可以组织学术报告、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师生对非遗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既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又从主客观两方面实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传承和研究本身,就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4.搭建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相协同的非遗教育体验平台
对非遗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引导和实践体验必须同步进行。校内,可以通过开展社团活动,组建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由具有文化建设专业知识的教师指导,开展与非遗相关的社团活动,挖掘他们在文化艺术上的天赋,调动他们对非遗的浓厚兴趣。校外,以志愿者服务、三下乡、实地参观、社会调研考察等社会实践形式,鼓励或带领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到历史博物馆、文化展览馆、群众艺术馆、庙会、少数民族聚居地、非遗保护地、传承教育基地等进行调研、体验和观摩,用丰富的优秀非遗作品,充分调动大学生对非遗的观察、感知,主动挖掘他们对非遗的喜爱、关切,积极激活他们的意志品质、审美品位及基因中内在的民族感情和文化认同。仅就黑龙江省来看,那些丰厚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非遗资源,包括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东北大鼓、达斡尔族乌钦、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摩苏昆、桦树皮制作技艺、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等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7]就可以让学生在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中,获得最直观、最全面的熏陶和教育。
5.构建育人体系与文化氛围营造相协同的非遗教育功能输出平台
高校的育人功能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它与其它四个功能相协同,则直接把育人与文化建设联结成统一体。恰恰是高校完整的育人体系,为非遗的传播和教育,提供了无论硬件设施、软件环境还是人才资源上都非常得天独厚的条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报告厅、图书馆、展览厅、大学生活动中心、阅览室、文化广场等实体活动场所,还有学校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现代传播和教育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非遗的文化氛围建设,让学生能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感知、接受并热爱非遗。高校校园本就是“百花齐放”的文化大舞台,非遗占有一席之地自是题中应有之意。可以综合利用互联网时代发达的传播媒介,充分开展线上线下交互形式,组织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非遗演出或展示活动、开展各种类型非遗的知识讲座、实施非遗知识竞赛、邀请非遗传承人宣讲和表演,甚至对非遗爱好者进行重点指点、传授和培养等,让大学生置身于浓厚的非遗教育氛围之下,聚焦主题,创新形式,搭建平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青年学生感受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开阔视野,启迪心智,涵养心灵,培养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自觉讲好中华文化故事。这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直观体现,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