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训练研究

2021-12-31 01:26:31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黄彦彬
内江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职生体能训练院校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黄彦彬

职业体能训练对于提高高职生的职场竞争力,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他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调整体育课程结构,把基础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结合起来。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制定职业体能训练计划,在教学中通过模拟工作场景,激发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同时要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体能的实践训练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和职业体能训练相关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把职业体能训练融入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不仅专业课教学要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而且体育课程的教学也要围绕这一目标,体现职业特色。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的是一线繁重的工作,因此需要学生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另外不同的专业,职业岗位对于学生身体各部分的体能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高职体育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将来的劳动环境对学生体能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和提升,以应对未来的工作挑战。

1 高职体育教学进行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是人体器官系统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以及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比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悬垂和支撑等[1]。体育课程的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体能是指和职业有关,或者是职业需要的一些身体的基本能力。

1.1 提升体育课程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销售、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通常从事的是一线工作,工作繁重,需要有很好的体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专项适应能力,比如从事机械工程的专业的学生,需要有很强的臂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从事旅游、酒店管理、营销工作的人员需要腿部力量和腰部力量比较强,因此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1.2 提高高职生的竞争力

和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在职场竞争中高职生并不占优势,高中体育教学针对学生的职业体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在将来的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理负荷能力,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提高自己高职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1.3 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重视身体健康

高职生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身体机能最好的时期,因此,很多高职生并没有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很少参加体育锻炼。通过职业体能训练,让学生认识到将来的职业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认识到如何没有好的身体,可能就会失去更多的工作机会,这样学生才会重视身体健康,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2 高职体育教学进行职业体能训练的具体措施

2.1 制定职业体能训练计划 调整体育课程结构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在设置和教学上基本上行沿袭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没有突出自己的职业特色,也体现不出学生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职业特点以及该职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调整体育课程结构,比如电力、动力、机电一体化等专业,需要全身性的体力运动,就可以开设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营销、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对力量和耐力要求较高,则可以开设形体训练和排球等体育项目,再辅助腰腹和腿部力量、耐力的训练[2]。另外,高职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未来劳动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心理承受力、生理负荷力,职业形式和岗位对于学生肢体的反应速度、思维意识、力量大小的要求,以及工作本身的 紧张程度和工作集中力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职业体能计划。

职业体能计划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基本体能计划,二是专项体能计划。基本体能计划是每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进行训练的,因为体育教学中培养的学生的一些基本的素质,比如耐力、身体的协调能力、注意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是各个职业都需要的基本素质,专项体能计划主要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的专项体能训练计划,比如旅游专业的学生更需要的是腿部和腰部的强度训练,而机械专业则更强调臂力的训练等。总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的体能训练要把体能训练和学生的专业技能相结合,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身体优势,体现职业素养,缩短对新的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

职业体能计划的制定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还要了解学校所开设的不同专业的特点,对学生体能的要求,了解每项体能训练项目适应于哪些专业等。

2.2 模拟工作场景 激发学习主动性

高职生的思想基本上已经成熟,而且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很多高职生在学习期间已经对未来有一定程度的规划,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工作场景的设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让学生能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对所训练的体能项目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学习起来才有动力和针对性。比如中长跑是训练学生耐力的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很多学生对枯燥乏味,疲劳之至的中长跑很厌烦,如果针对旅游班的体育课,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和音乐创设出带团旅游的场景,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导游,正在带领游客游览祖国的风景名胜,跑到前面的学生看到的景点更多,这种方式既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未来工作的环境,巩固了专业课学到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单调的长跑运动变得乐趣横生。

要为学生创设类似真实工作场景的学习环境,需要学校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从硬软件设施上为学生提供条件。

2.3 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一方面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体育教师除了对体育技能和战术的讲解外,不太重视对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认为取得好的体育成绩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讲解与体育项目技战术无关的知识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对于高职体育教学来说这种理念是有待商榷的。因为高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一线工作很可能会带来一些职业病,比如长期抡大锤对于肩周和腰椎的伤害等,这些都是需要高职生了解的,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通过什么运动、哪些锻炼方式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工作对身体的伤害。这些对于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对于学生通过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防止职业病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体能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每学习一个体能训练项目,就要告诉学生这个体能训练对于身体有什么好处,能防止哪些职业病,然后再进行训练。

2.4 组织开展和职业体能训练相关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

除了比赛之外,传统的体育教学几乎没有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但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职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素质教学和拓展训练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职业体能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因为高职体育课毕竟是有限的,高职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来能够适应职业的需求,在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高职体能训练课也应该适当开展与职业体能训练相关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观未来的就业岗位,在参观之前,先让学生明确参观的目的,要了解哪些内容,比如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时间、是否经常加班、身体状况等,参观完后,要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些工作会对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在工作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在体育课程中,哪些运动、哪些健身项目可以有效减少工作对身体的损害等。通过实际调研看到的和教师课堂上单纯的讲解、创设的工作情境带给学生的感触是完全不一样的。

3 结语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其中就包括体能这个基本的身体素质。由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不太多,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符合将来职业需求的体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对高职生进行职业体能训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为学生创设类似于工作的场景,以建立起职业对身体的需求和教学产出之间的联系;二是要把理论知识的教学和职业体能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减少职业病的健康知识;三是组织和职业体能训练相关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将来真实的工作岗位对身体的影响,从而树立健康意识,终身体育意识。

猜你喜欢
高职生体能训练院校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今日消防(2022年2期)2022-04-15 21:47:15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冰雪运动(2019年1期)2019-07-22 03:37:28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