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管理委员会增殖渔业标准认证策略与实践
——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例

2021-12-31 09:29李洋洋孔佳莹柳圭泽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1年4期
关键词:海产品渔业菲律宾

邢 坤,安 延,陈 静,李洋洋,孔佳莹, 柳圭泽

(1.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2.海洋管理委员会北京 100020;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 116023)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产品捕捞和加工转口贸易大国,海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受不同国家或地区技术性贸易措施调整和渔业产业标准不同等因素影响,中国海产品出口增速放缓,中国海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因此,积极参与国际可持续渔业标准项目实践是加强我国渔业产业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这不仅可为我国治理渔业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恶化等问题提供管理路径参考,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出口海产品国际竞争力,打通海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域障碍,促进海产品贸易,保障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标准(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 Fishery Standard)是全球野生捕捞渔业领域最早满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负责任渔业行为准则和实践要求的国际化认证体系[1]。我国目前仅有辽宁省东港市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渔场符合可持续和良好管理的渔场认证标准[2]。这一认证标准的取得解决了因食品安全和技术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而受到限制的我国贝类海产品出口难题[3-4]。

本文将详细分析和比较通过海洋管理委员会(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MSC)增殖渔业标准认证的中外菲律宾蛤仔渔业案例,介绍我国海洋增殖渔业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进步,以期促进国内渔业主管部门、企业和学术界对MSC渔业标准认证体系的了解,为中国双壳贝类增殖渔业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创造良好的渔业发展环境。

1 MSC渔业标准介绍

1.1 MSC渔业标准认证

MSC是一家国际非盈利组织,成立于1997年,2013年设立中国办公室。其宗旨是推动可持续渔业的发展,提升消费者环保意识,以保障现在和未来的海产品供应,目前国内介绍该组织的专业文献较少[4]。MSC的核心内容在于与科学家、渔业机构和零售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建立并不断更新完善的渔业标准认证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渔业目标种群的资源状况、渔业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有效的管理模式三大部分。MSC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环境选择的海产品”,并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改善渔业状况以解决过度捕捞和管理不善引起的渔业资源衰退问题。最新数据表明[6],全世界19%的野生捕捞海产品来自已通过MSC认证的渔业或正在进行认证的渔业项目,MSC力争在2030年实现全球30%的野生捕捞海产品,包括鱼类、贝类、甲壳类和藻类等的认证。通过MSC渔业标准认证的海产品都会贴上MSC特有的蓝色标签,消费者可以在了解信息的情况下做出选择,购买来自管理良好的渔场的可持续捕捞海产品。MSC用颁发可持续渔业标签的方式,支持已通过认证的可持续渔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又激励更多渔场和企业通过MSC渔业标准认证,共同推进野生捕捞渔业的可持续利用进程。

MSC渔业标准认证包括对渔业种群水平、环境影响和管理体系进行科学评估。渔业必须满足核心原则的要求,才能获得MSC渔业标准认证[7]。具体来讲,评估单元(units of assessment,UOA)须证明现行捕捞水平处于渔业参考点(reference points)以下,并有足够的渔业数据支撑具体的资源评估工作;MSC将渔业置于生态系统框架之中,考察现有渔业活动对目标物种、兼捕物种、濒危、受威胁与被保护物种(endangered,threatened and protected species,ETP)和栖息地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健康是否造成不利影响,是否已通过一定举措恢复渔业生态环境,并有足够信息证明当前渔业执法活动的有效性;通过MSC渔业标准的认证单元(units of certification,UOC)除必须遵守所有当地、国家和国际的相关法律法规外,当地政府也需要建立一套中长期渔业管理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渔业环境,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咨询、协商和反馈机制,协商制定透明和高效渔业活动决策方案以应对突发事件,保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野生捕捞渔业的规模和地理位置如何,都可以向MSC提出认证请求。增殖渔业也可以申请MSC渔业标准认证。MSC渔业标准评估由符合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独立完成,由2~3位资深渔业评审专家与利益相关方合作完成评估,主评估周期约12到18个月。MSC渔业标准中的基本评估指标共有28条,每条得分不得低于60分,同时,3项渔业核心原则相关指标的平均得分需高于80分;若分数通过,MSC还将对渔业进行年度审核,每5年还需进行重新评估;已认证渔业项目凡是得分低于80的单个绩效项目均需进一步提升其渔业科技与管理水平,需要提供年度客户行动规划和实施方案,并通过年审以评估改进效果。如未达到预期水平,该渔业证书将被暂停,如在规定期限内还未达到专家提出的改进要求,该渔业证书将被撤回[8]。

1.2 MSC增殖渔业标准

MSC增殖渔业(enhanced fishery)是指增加或维持一个或多个水生生物的种群补充量,或改善其存活率和生长速率,或将目标渔业的总产量或某些要素的产量提高到自然过程所能维持的水平以上的任何渔业活动。MSC对增殖渔业的认证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定,目前仅限于表1规定的3类,以区别于水产养殖活动。增殖渔业认证涉及到亲本的捕捞、栖息地改造、非目标渔业生物的清除和人工受精等内容[7-8]。

菲律宾蛤仔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在辽宁省东港市的移地养殖也有近20年历史[2],从表2的各项指标来看,福建省莆田市当地人工育苗使用野生亲体,人工育苗过程采用人工干扰最少的苗种和提供最接近野生环境的生长区域,所用的人工育苗池塘面积巨大,吸纳潮间带海水中的天然饵料,不使用人工辅助生长设施,人工改良栖息地过程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极小,因此中国的菲律宾蛤仔移地养殖符合MSC认证体系下的增殖渔业的要求(表2)[8]。另外,按照MSC渔业标准,苗种全部来自莆田市的人工孵化场,此过程采用“孵育和捕捞”增殖渔业类型进行评估;经检疫的苗种运至东港的潮下带经许可的10 m深区域养殖,收获周期约为18个月,播苗和收获时采用轮种方式,以保证栖息地受干扰程度达到最小,此过程采用“捕捞和生长”增殖渔业类型进行评估。

表2 我国菲律宾蛤仔渔业针对MSC增殖渔业标准的合规性Tab.2 Conformity of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fishery to the requirement of MSC fishery standard for enhanced fisheries

2 中英菲律宾蛤仔MSC渔业标准认证项目案例分析

在我国,离岸深水区由于良好的底质水文环境生产出高质量的双壳贝类海产品[9-10],如菲律宾蛤仔,已成为我国单品种养殖产量最高的海洋生物物种,年产量超过300×104t,约占世界此物种生产量的90%以上,多以外来苗种的移地养殖为主[11-12]。按照MSC渔业标准,外来物种渔业认证时须在1993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之前引入且满足该公约规定;如果渔业对象的引入时间在1993年之后,必须是以非生产性目的且在申请MSC渔业标准认证前20年前引入,此类渔业才有可能获得MSC认证[8]。辽宁省东港市的菲律宾蛤仔渔业已于2021年9月通过MSC渔业标准认证,世界范围内,同一物种通过MSC认证的仅还有曾作为外来种的英国Poole港的菲律宾蛤仔渔业[13],其最初于1988年经许可底播于Poole港,并成功归化为野生渔业对象[14]。对中国和英国两个获得MSC渔业标准认证的菲律宾蛤仔渔业进行分析,可以更明确地了解我国双壳贝类增殖渔业的优势和不足。

2.1 中英菲律宾蛤仔初次MSC渔业标准认证分数比较

MSC增殖渔业的标准认证过程较为复杂,加上我国菲律宾蛤仔苗种生产和生长区域的不同,涉及到移地养殖问题,因此在遗传基因和移地增殖方面增加了6项指标,分别对菲律宾蛤仔的遗传多样性、栖息地生态健康、外来种和病害等方面设置了额外要求,使得我国东港菲律宾蛤仔渔业认证时的绩效指标达到了34项(表3)。

总体而言,从表3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在进行初次MSC渔业标准认证时,英国菲律宾蛤仔渔业整体表现优于我国,低于80分的需改良项目仅有2项,主要改进渔业信息监测和ETP物种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具体要求分别为加强月度和年度渔业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以及ETP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收集工作。而我国两地渔业低于80分的需改良项目共有13项,包括捕获控制规则、渔业信息监测、遗传基因信息、ETP物种信息和生态系统管理等。

表3 中英菲律宾蛤仔渔业认证项目绩效指标初次得分情况Tab.3 Initiative scores of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fisheries certification projects in China and UK

2.2 中英菲律宾蛤仔MSC渔业标准认证项目整体比较

中国和英国的菲律宾蛤仔渔业均符合MSC增殖双壳类渔业标准要求,但不同地区的菲律宾蛤仔渔业规模和管理方式不同,鉴于上文中两项渔业不同的认证得分情况,如表4所示,总结出上述中英两国发展菲律宾蛤仔渔业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可为我国贝类增殖渔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有助于我国其他海洋增殖渔业通过MSC渔业标准认证。

表4 中英菲律宾蛤仔渔业认证项目各自优缺点Tab.4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fisheries certification projects in China and UK

具体来说,发展包括菲律宾蛤仔渔业在内的贝类增殖渔业时,需要加强我国沿海水质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工作,加强贝类苗种相关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划定养殖区并有效落实养殖区划制度和养殖许可证制度;继续加强贝类产业管理体系建设,通过设立的岗位科学家及辅助体系提高科研水平;明晰各渔业管理部门职责权属,增强部门协调性,加大执法力度,防止破坏渔业资源,保证食品安全;推进各地渔业行业协会建设,增强行业自律水平;鼓励发展新型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食品加工贮藏水平,着力培养新型线上线下经营管理型人才,提高行业竞争力,积极融入国际海产品市场。

3 讨论

3.1 中英菲律宾蛤仔渔业总体比较

MSC不仅推动受认证渔业对象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促进地区间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更为发展中国家渔业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15]。本文比较分析了中英两国增殖菲律宾蛤仔渔业的优缺点,结果表明:我国开发菲律宾蛤仔渔业的优势在于发展空间巨大、产量高、副渔获物水平低、渔业投资小、捕捞过程采用轮放轮捕作业、生态环境影响小和渔业法律齐全等,但需要加强渔区海洋环境的监测力度,完善渔业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工作,构建渔业限额捕捞和中长期渔业管理制度;英国菲律宾蛤仔的优势在于具体和明确的渔业资源管理措施,并具有透明的利益相关方协商流程和明确的争端解决机制,并为保护脆弱海洋生态系统(vulnerable marine ecosystem,VME)和ETP动物设置了临时禁渔区,未来需要建立适应港口内不同区域捕捞强度的有效管理策略,以及评估渔业活动对ETP物种的潜在影响。

3.2 中国海洋渔业标准建设展望

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由政府主导的海洋渔业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早在1995年,我国政府便提出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16]。“十二五”后历次政府规划中均针对海洋环境保护与渔业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出对于渔业科学发展和渔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因此,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是我国渔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海洋管理委员会的渔业标准是世界领先的野生渔业认证计划,得到了众多渔业大国的广泛认可,随着我国海洋渔业“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借鉴国外渔业发展的先进经验[17],国际合作将为我国渔业科技发展与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近年来,根据中国渔业发展现状,为提高近海渔业生产力和增加渔民收入,中国积极建设海洋牧场,包括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人工渔礁建设等。此次东港菲律宾蛤仔渔业通过MSC渔业标准认证的案例代表了中国现代渔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中国众多海洋牧场及其邻近海区由于其远离污染源、水质良好、管理得当,未来有望成为通过MSC渔业标准认证的潜在区域。我国沿海多地已启动渔业限额捕捞制度(total allowable catch,TAC)[18]工程,除针对底栖性双壳贝类的增殖渔业对象外,依托渔业政策的不断更新和渔业数据的收集,未来中国将有更多近海捕捞渔业资源达到MSC认证标准。目前,通过MSC渔业标准认证的中国本土菲律宾蛤仔渔业,将为保障中国海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渔业管理水平和提高中国渔业国际影响力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海产品渔业菲律宾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新时期海产品无机砷检测与含量控制策略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交易总额超3000亿元
存虾皮,放瓣大蒜
有壳海产品的营养与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