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活动设计

2021-12-30 20:45郭小娟
甘肃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探索核心素养

郭小娟

【摘要】通过初中班级活动的开展,营造出相关主题教育环境,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逐步培养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视角,对初中班级活动的设计进行具体探讨,旨在为初中班级活动的优化提供相应参考。在初中班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以培养学生学习动力为基础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活动,对班级活动产生兴趣,结合相关活动内容、要素设置,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活动设计;探索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1—0096—02

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单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班级活动有助于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有助于良好班风与学风的形成。在班级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效发挥班级活动的育人作用,并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打好基础。对此,笔者结合班级活动设计的实践,通过总结学生需求、培养学生学习力、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注重自然科学素养培养等方式,探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总结学生需求

在班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确保作为班级活动重要参与对象的学生的需求与班级活動设计之间的适应性。从班级活动设计的具体过程来看,对学生需求的把握一般包括两方面,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初中生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思想、学习能力等方面有其特殊性,体现出初中班级活动设计与其他教育阶段班级活动设计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特殊性、班级活动的差异性出发,找到班级活动设计与班级学生之间的关联性,保障班级活动效果的最大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一些初中教师在班级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不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味地模仿现有的班级活动设计方案,存在班级活动设计同质化的问题,难以兼顾到学生的个性需求,并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笔者在班级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提前对班级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成长需求情况进行了充分调查,并探索以班级活动设计为主题的师生协作方式,即按照班级固定的分组,由相应小组学生与教师协作完成每周的活动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利用大课间进行系统讨论,内容包括活动设计的目的、与班级学生需求的适应性、活动设计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与效果等[1]。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由于受认知差异、知识范围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对个人发展目标与梦想缺乏系统的认知。有关“梦想”的核心素养内容包括个人能力、规划、价值观等,基于此,笔者与合作小组决定设计一个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个人梦想与规划的班级活动——《梦想在哪儿》。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引导各个小组成员围绕自身的梦想进行讨论、对梦想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最终引导学生思考在个人学习与生活中应当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分析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之间的关系。基于深层引导,笔者决定在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邀请班级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取得了积极的活动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力

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是学习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简而言之,学生的学习力是学生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储备的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会学习”已成为信息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适应社会能力的要求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以“适应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培养目标,当前的教育重点已经由“学会”向“会学”转移。在初中阶段,学习力是影响初中生高效学习与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将学生“学会学习”作为重要内容来抓。

笔者所在的学校属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力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家庭成员受教育文化程度低、忙于生计,对孩子缺乏有效指导和监管,孩子有厌学甚至辍学的情况;学生家庭所在的农业生产环境对个人文化知识水平的要求不高,学生在学习方面比较缺乏自主性;学生的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习惯差,通常表现为听课效率不高,做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分配不好学习与干农活的时间,对学习缺乏信心和动力。

针对以上问题,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尝试了一些办法。建立班级公约,设立扣分项与奖惩措施,以学生的学习表现为考查重点。如迟交、补交作业扣分,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加分,针对迟到旷课等行为,给予“绿色惩罚”——抄写名句名篇等。在班内评选学习先锋,通过班集体监督、评价,影响学生的行为。及时针对期中、期末考试开班会,组织学习和日常表现优秀的学生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在家长会上,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办一些有关培养学生学习力的专题讲座。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培养学习力的游戏,如借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方位提高学习能力的游戏》,设计“数独游戏”“走迷宫”方格藏字”水中的学问”“写四大名著的歇后语”“数学家的对联”“你说我猜”等游戏,组织学生参与。利用班团会时间,开设“生涯规划”课,设计一些学生未来就业选择、热门高薪行业等主题,启发学生畅想未来,鼓励学生把握当下、努力进取、赢得未来[2]。

三、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开展初中班级活动,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并通过活动进行思考,更好地成长。因此,在班级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围绕调动学生兴趣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探究,确保以班级学生为主体开展班级活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开发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拓展班级实践活动的空间,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针对县域内教育资源,笔者在工作中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

1.用好校内资源。结合学生兴趣,在班内组建不同兴趣小组,分别有跳棋组、沙包组、绘画组、书写组、艺术组,让学生在大课间参与活动,每周五分组轮流展示活动成果。

2.用好生活资源。结合学生家长多数为菜农、粮农、药农的现状,立足学生对相关知识比较熟悉的情况,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以蔬菜、粮食、药材作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知识竞赛,竞赛知识内容涵盖作物类别、特点、市场价值、种植注意事项与规律等。

3.用好场馆资源。随着县内开设了博物馆、图书馆,依托馆内的资源优势,有关部门牵头举行了两届“马家窑文化”论坛及相关活动。借此机遇,倡导学生积极参观,感受“马家窑文化”。

四、注重学生自然科学素养培养

自然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等。因此,在初中班级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依托地方资源,还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当地特色教育资源联系起来,从而为自身的素养培养提供支持。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农村地区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农村地区的学生比较熟悉大自然,但他们的自然科学知识储备和水平比较有限。基于此,在班级活动的设计中,笔者尝试加强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培养,从学生的认知维度出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首先,在班级图书角中添置了自然科学读物,书目有《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物理》《100个科学小实验》《数学的故事》《科学大王:宇宙印象》《地理星球:马可波罗记》《带你领略中医诊病的奥秘》《植物大观》《动物传奇》《恐龙探险日记》《季节是怎么形成的》等等,用科学读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班级里开展“漂流”图书活动。其次,利用班会等契机,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影音资料等,鼓励学生分享从书中获取的知识,让学生积极展示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上自然科学课更积极,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参与各类活动与实践的过程中,变得善于表达,自信了起来,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班级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偏好和个人成长需要,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调动丰富的要素资源,为学生的成长与素养培养提供有效的活動支持。

参考文献

[1]安然.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04).

[2]苏琦玲.多元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探索[J].师道·教研,2017(01).

编辑:彭雪亮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探索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