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农耕文化校本课程提升劳动素养

2021-12-30 20:45方俭宏
甘肃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校本课程劳动教育

方俭宏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要开展好劳动教育,必须依托乡土资源,深挖农耕文化中闪闪发光的那一部分,开发并实施极具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农耕文化的资源盘活方面重文化观的传承、多元化的构建和实践观的践行。在实施方面,或巧妙渗透于课堂教学,或深度印证于研学活动,或高效呈现于媒体平台。在大力传承农耕文化精华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浓厚的劳动情怀,提高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劳动教育;农耕文化;校本课程;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1—0061—02

劳动教育不能止于口头,而应有效落地。其中,依托地方特色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庆阳地区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藏量密集的农耕民俗是周祖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藏着“周祖农耕的幽风古韵”[1]。深挖周祖农耕文化中“勤劳、朴实、崇德、家和”等因子,对于小学生的品性建设、劳动教育和人生成长意义重大,对于学校校本课程的内涵式与精细化开发意义重大。

一、正視现实,敲响劳动教育警钟

当前,小学生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来,农村地区应该是劳动的大熔炉,但囿于理念和视域的限制,这个大熔炉中竟然缺乏农村小学生的身影。小到家庭中的洗衣、扫地、做饭;大到农田中的耕、播、收等,少有小学生锻炼和体验的机会。实践中的缺席,必然导致思想认识和情感体验上的空白,更导致了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于是部分小学生漠视劳动锻炼和忽视劳动价值的现象也就成为常态。

对学校而言,劳动教育仅限于语文、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零星渗透,且常常浅尝辄止,很难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上进行深入教育,更枉谈货真价实的劳动锻炼。从安全方面考虑,校本课程甚少与劳动教育挂钩,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名无实,很多只是挂在墙上的课表上,而疏于实践验证。于是,理论与实践成为“两张皮”,劳动教育成为空中楼阁。“从粗糙的构建得来的必将是粗糙的体验”,劳动体验和认知无从谈起,学校应有的劳动教育力量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与整合。

从周边的农村现实而言,学生不认识农具、不知道劳动基本流程的现象比比皆是。就庆阳地区的农耕文化而言,部分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已经远离了小学生的生活。更严重的是,农耕文化中“勤俭、踏实、勤奋、实干”等劳动精神面临着传承断裂的危险。于是,重新认识农耕文化很有必要,依托农耕文化构建校本劳动课程很有必要,依托农耕文化厚植劳动情怀很有必要。那些生锈的犁耙、落满灰尘的锄头、脱落皮毛的马鞭、失去光泽的碾子、不断磨损的镰刀……它们蕴含的劳动意义和价值,应该被挖掘出来,应该作用到学生的成长之中。

二、盘活资源,凸显农耕文化传承

(一)内容上,重在文化观的传承。不可否认,周祖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涉及到的农具、农活、农事等浩如烟海。如何从中筛选出极具价值的优秀因子“为我所用”,实在是个大问题,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以高度的警觉对待之。作为学校和老师,并非随意“拿来一用”,而是在有意义的甄别和筛选中进行盘活与重组。就其内容而言,应该重在“文化观的传承”[2],重在价值观的形成,重在劳动观的树立,重在劳动情怀的滋生。

(二)形式上,重在多元化的构建。众多内容编排成校本课程,应在形式的多样与多元上下功夫,旨在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聚焦学生。不仅仅是枯燥的叙述,也可以是日记和史料,有的不妨通过绘本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了解农耕文化的“前世今生”;有的不妨设置几个极具探究意味的辩题,让学生在辨析中开悟。还可以通过“拓展空间”“运用你的经验”“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栏目,让农耕文化校本课程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三)指向上,重在实践观的践行。形式上的摇曳生姿固然不可或缺,但校本课程最重要、最核心的指向同样不可或缺。周祖农耕文化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不仅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因而,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定位应该是活动类课程或实践类课程。农村地区正是实践类课程实施的大天地,因而,重在实践观的践行,应该成为农耕文化校本课程编纂上的重要视点。

比如农耕文化中的剪纸、刺绣、临冬寒窗缝、屋檐“马眼”等等,就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发生在眼皮子底下,逢年过节时的徒手秧歌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便于学生模仿,利于学生进行货真价实的实践活动。这样的农耕文化传承,不仅仅在于了解,更在于引领学生亲自参与。学校在构建校本教材的过程中,其指向就应该重在实践,不妨通过活动栏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亲力亲为,力争凸显“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凸显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动态活动价值。

三、多法并举,有效渗透劳动教育

(一)巧妙渗透于课堂教学。将校本教材高效演绎于课堂有法可依。比如读中明理,活动中领悟、探究中分享等等。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富有启迪性与开放性,一定要助力于学生思维的洞开,助力于农耕文化的传承,助力于劳动观点的自然产生。很多内容,不单是文字的单一灌输,而是披着情境的外衣,犹如“盐”融于“汤”,让道德的生成变得自然而然。正所谓:“多一些巧妙引入,让渗透更自然;多一些情境设置,让渗透更无痕。”

(二)深度印证于研学活动。尽管“耕读传家久”[3],但部分小学生仍然不知道农耕为何物。于是,组织孩子们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研学活动了解农具,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庆阳地区有不少值得研学的农耕文化“参观点”,如周祖陵、公刘邑、公刘庙、后稷台等等,不妨选择其中一处,组织一次意蕴十足的研学活动。

研学中,孩子们了解到部分特色农具,了解其使用、改进和演变的细微过程。比如,“耱”原来是一个耱平耕地的农具,种子均匀播种离不开它;“耧”是播种的农具,使用的要点是必须走直线;“碌碡”相当于脱谷机,用于筛选谷物和麦粒之用……这一切,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播撒了一颗“劳动最崇高”的种子。研学结束之后,通过自主自悟、多元品鉴和深度交流,引领学生写写诸如“我心目中的耕读文化”“不平凡的农具”等研学感悟,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

(三)高效呈现于媒体平台。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可以以纸质版呈现,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呈现于媒体平台。一周一课也罢,一月一呈现也罢,快捷、大面积、全覆盖地呈现出来,必将有助于农耕文化的快速普及,助力于校本课程的大面积推广。当然,这肯定也有助于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落地生根。部分教师将校本教材课堂中的精彩部分,或配以简单字幕,或插入背景音乐,或辅之简短评论,制作成美篇第一时间上传至媒体平台,于是,农耕文化充盈在一个更宽广的时空内而熠熠生辉。

劳动教育成果同样可以亮相于QQ群、微信群和钉钉群。这样的平台上,伴随着劳动作品的呈现,有滋有味的评论也接踵而至:“农耕文明不应在我们的手中断了传承。”“尽管土车、独轮车看上去那么简陋,却是劳动、灵性和智慧的结晶。”孩子们田间劳动的靓影、使用原始农耕农具的窘迫与惊喜的表情、亲自制作的原始农具样本、研学后的反思日记等等均可以上传到自媒体中,让更多人分享惊喜与快乐。

总之,农耕文化校本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任重而道远。其中的筛选、甄别、重组、编纂、实施、印证、评价等等,无不需要教师的耐心、敏感与高度的警觉。首先,教师本身应该是农耕文化的传承者,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影响学生;其次,教师应该是农耕文化的接力者,将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因子一代代接力传承下去。当这种接力和传承扎扎实实地作用于学生时,必将产生劳动教育的正效应。农耕文化融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如果能发挥好应有的育人功能,将会为乡村教育振兴,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郭建华.论周祖农耕文化对庆阳地区的影响[J].作家天地,2019(14):122-123.

[2]于庆澎.耕读文化对当下劳动教育的价值启发[J].黑龙江教育,2020(09):24.

[3]李红霞.耕读传承与学校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18):55-59.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X162)

编辑:张昀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校本课程劳动教育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