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育人的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模式研究

2021-12-30 01:09陆炎亭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招生宣传实践育人高校

陆炎亭

摘要: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高校将招生宣传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新形势下高校招生宣传创新模式的重要举措。高校通过构建全员参与、因校制宜、特色宣传的大学生招生宣传实践模式,创新高校招生宣传策略,针对重点生源高中开展精准宣传,提高生源质量。同时,为大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校;招生宣传;实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随着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也随之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加入到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中,以假期回访母校社会实践为主。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而招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将社会实践与高校招生工作有机结合,在高校招生宣传社会实践中融入“三全育人”思想,既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又能助力高校招生宣传工作。

一、高校招生宣传实践的内涵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对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要求也趋向了“精准化”“常态化”和“特色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招生宣传也更倾向于微信公众号、B站号、抖音号、小程序、国家或地方媒体等融媒体宣传方式,“线上”招生宣传方式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传播性广且快的特性,大大提高了高校招生宣传的覆盖面与时效性,但新媒体的大量信息容易使得考生产生迷失感,高校的招生宣传信息也很容易沉入海量信息中无法凸显,因此线上宣传往往容易出现缺乏精准度和针对性的问题。

高校为提高招生宣传的精度与深度,配合线上宣传开展了许多定向的线下招生活动,尤其是针对生源较多的地区,如大学教师走进高中课堂、参加线下咨询会,设立线下驻点咨询点,开通分地区的招生咨询热线等。但因招生宣传时间主要集中在高考填报志愿阶段,高校与高校的生源竞争激烈,招生咨询老师的流动性较大,多是每年从各院系抽调的任课教师,招生宣传的专业性无法得到保证,想在短时间内吸引优质生源依旧很困难。

在此背景下,以“寒假回访母校”为主的大学生招生宣传实践活动出现了,该类招生宣传主体不是高校老师,而是高校在读大学生,大学生回到高中母校进行招生宣传有其独特的亲和力优势。让大学生回到家乡,回到高中母校,与高中学生、老师、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分享大学生活,这类招生宣传实践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加强了高校与各地优质重点生源高中的联系,达到了助力高校招生宣传的目的。

二、高校招生宣传实践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文化的带回,提升高校知名度

高校招生宣传实践以寒假回访母校活动为主,活动内容主要围绕高校发展、历史底蕴、高校特色、专业介绍等。大多数大学生在寒假期间,会从学校回到家乡,高校以此为契机,组织相关的招生宣传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回到高中母校,向母校老师、学生介绍大学生活,传递大学文化,传播大学精神,通过大学生个人或团队的风采展示进一步加深高校在家乡或生源高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有利于招生数据的收集,提升高校生源质量

通过收集学生招生宣传实践数据,配合科学的数据分析方式,为判断每个生源地或生源高中的升学规律,分析该地区或生源高中的招生趋势提供可靠依据。针对生源较多的招生地区或生源高中,高校可更多的投入资金与关注度,保持招生宣传的活力,加強常态化的联系,稳步提高招生质量;针对生源较少的地区或生源高中,高校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宣传,组织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宣传实践中,逐步提升该地区或生源高中对高校的认知度,进而增加潜在招生生源,促进高校招生工作不断前进。

三、高校招生宣传实践的育人作用

(一)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招生宣传实践实质上是一种走向社会、回归现实的教育方式,指引大学生走出“象牙塔”,以青春的姿态体验社会、融入社会。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并将理论知识不断积累内化,锤炼自身品质,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激发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热情。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在实践中得以凸显,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将更好落实。

(二)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招生宣传实践是增强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有效途径。招生宣传实践是大学生关心并参与学校发展的最直接的活动窗口,实践过程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探索和传统说教,而是将沉浸式地听、说、读、想相结合。大学生再次回归高中,在学弟学妹面前展示精彩的大学生活,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动力,为高中学生答疑解惑,传递正能量。在招生宣传实践过程中,以母校情为纽带,以宣讲实践为平台,可以很好地激发大学生内在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正在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更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更应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招生宣传实践由高校统一组织,大学生作为参与主体,需要独立完成整个实践过程。实践活动的策划、实施、总结等过程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招生宣传实践过程中,大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遇到各种难题或困境时,需要运用自身的各项能力与知识,独立或与他人协作去解决。这个过程锻炼了大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学习研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进而促进了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四、发挥高校招生宣传实践育人功能的路径

将招生宣传与学生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全年常态化不断线的招生宣传工作模式。

(一)明确招生宣传实践定位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知社会、塑造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努力为大学生打造“受教育、长才干”的社会实践平台,提升实践育人水平,不应出现“为了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的现象。目前,高校对招生宣传实践的评价方式十分多样,有实践报告考核、社会实践学分发放、评奖评优等。大学生在开展宣传活动时,容易出现浮于表面宣传的现象,活动照片和总结文字有时比活动过程更好。越来越多的宣传形式和评价方式,无形中加深了招生宣传实践活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高校在组织和实施招生宣传实践时,要找准目标定位,鼓励大学生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目的,引导大学生在宣传实践中重过程、重收获、重实效。让大学生们从情怀、责任与使命三个方面获得对招生宣传实践活动的认知和感悟,号召高校学生带着“主人翁”意识,立足乡土情怀,传承高校精神,让学校成为更多生源地毕业生的向往之地。

(二)加强招生宣传实践管理

招生宣传实践活动参与主体是在校大学生,高校应加强对实践活动的整体把控,将前期培训、中期指导、后期反馈环节相结合,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贯通的管理模式。在前期培训阶段,高校应根据本校生源特点,制定宏观的宣传策略,精心准备招生宣传材料,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实践培训,同时充分借助高校院系的力量,鼓励更多的老师加入到实践中,加强活动指导。在中期指导阶段,高校应借助网络媒体平台,配合实践活动,为生源地区或生源高中的考生家长提供更丰富便捷的高校信息,提升宣传实践的互动性。在后期反馈阶段,高校应注重实践成果的转化,选取有特色的团队进行重点指导,协助团队将招生宣传实践的想法进行成果转化。同时,在推进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发挥制度的规约作用,实现实践的规范化、协同化和高效化。以优秀成果为导向,评定“招生宣传先进团队”“招生宣传先进个人”“招生宣传优秀指导老师”等,促进招生宣传实践的专业化发展。

(三)注重招生宣传实践特色

高校应注重引导大学生结合家乡或生源高中情况,进行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招生宣傳。例如,在招生规模较大的地区,重点安排宣讲团队,重点策划有针对性的宣讲方案,也可以省市为单位设立分队,围绕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开展线上线下交互的宣传模式,加强合作交流,攻坚招生重点区域。通过点面结合的招生宣传实践,提升招生宣传实践的特色与力度,吸引更多优质生源。

(四)拓宽招生宣传实践外延

从招生宣传实践活动中遴选并打造一支大学生招生宣讲团,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学生宣讲群体,利用课余时间实时联络相应的生源高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招生宣讲实践活动。将碎片化的“寒假回访母校”活动拓宽成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双高联动”宣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

[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2).

[3]习近平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论述及其应用研究[J].新生代,2021(06):66-70.

[4]从“三下乡”到“返家乡”——基于实践育人的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模式探析[J].科教文汇. 2020,(07):7-8

[5]参与体验与协同共享:思政课实践教学本质要求与机制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34(06):43-49

猜你喜欢
招生宣传实践育人高校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思辨与思变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谈谈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机制及其创新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农业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