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买蛋挞的故事你看了吗?因为不会用APP、不知道那天是优惠日,服务员也不提醒告知,爷爷用原价给孫女买回了本来应该打折的四个蛋挞。网友因为这种优惠制度、服务态度均未考虑老人的感受而感到愤怒。
智能化发展的确带给我们很多便利,但同时也遗忘了老年人,他们不会打网约车、不会扫码点餐、不会用小程序挂号。虽说目前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已开展将近一年,适老化改造初步完成,成效明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据人民日报近期调查,使用老年模式后,字体变大了,图片也更清楚了,但下订单、付款等页面依旧设计得花花绿绿,广告占满页面。对于老年用户来说,购物流程并没有简化,操作起来仍然难以上手。
在这个科技进步的“快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网友呼吁关照“慢速度”,等等老年人。由此也引申出另一个话题,有哪些人工服务不该被取代?在“爷爷原价买蛋挞”的话题下,有不少网友表示,现在各种去人工化服务的设计,别说老年人,自己都经常搞不明白。
深受扫码点餐困扰的小狮子回忆,某次在外用餐,食物上桌前有一系列流程——关注公众号、填写信息、扫码点餐……可店里没几个客人,服务员也都闲着。忍着饥饿完成上述“规定动作”,良久又被告知其中一道菜没有了,得重新扫码下单。这整个点餐的过程,都够小狮子玩一局游戏了。
每次小崔姐去银行办事,都会被带到人工智能柜前,但并非自己操作,旁边一定有个柜员帮你按这按那,除了输密码、签字的那几秒钟,我全程犹如被“支配”的木偶。
如今医院也逐渐智能化,办卡、挂号、签到、交费、买病历本、取报告等都可以自助完成,确实简化了流程,但对于部分老年人和身体正遭受病痛的人来说,研究自助挂号是个漫长又难熬的过程。有多少人在挂完号后又原地变成了志愿者,接受后面排着队挂号的大爷大妈的求助呢?
如此看来,服务去人工化对于部分人而言,并未带来更高的效率,有的甚至倒添了麻烦。智能生活是大势所趋,在智能取代人工的过程中,也希望考虑大家的感受。好在如今很多大小商家或公共服务机构都是“自助”“人工”齐上阵,人们选择多元办理的时候也不会犯难。你喜欢人工还是自助?
在豆瓣,有7000多年轻人集结起来组成一个小组,他们的共同心愿是教会长辈玩转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