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福,张尧,赵杰,王丹
(陕西凌云蓄电池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304)
目前,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广泛使用铅钙合金板栅。其正极合金中钙含量范围在 0.05 %~0.07 % 之间,锡含量范围在 1.20 %~1.50 % 之间[1-3]。不同厂家的铅钙合金配方不同,导致蓄电池性能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中,笔者主要对不同锡含量的铅钙合金进行电化学分析、板栅耐腐蚀测试及蓄电池性能测试,明确了锡元素含量对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的影响。
试验合金中主要元素含量见表1,其余元素含量与批量生产使用的合金相同。将三种合金分别铸样(规格 15 mm × 5 mm × 5 mm)。合金样品顶部用铜导线焊接,而且除底面外(工作面)其余表面均用环氧树脂胶封,只暴露面积为 25 mm2的电极表面。环氧树脂胶固化后,使用 800 目砂纸打磨电极工作面至平整,然后用丙酮除油,用蒸馏水清洗。
表1 合金成分
用表1 所示 3 种合金分别浇铸铅板,经七级轧制后,冲裁得到 126 mm × 144 mm × 0.9 mm 板栅样品。然后用所制板栅样品涂制正极板,装配额定容量为 200 Ah 的铅酸蓄电池。除正极板外,其余零部件与批量生产蓄电池一致。
在 CHI604E 型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上,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化学分析。工作电极为合金电化学分析样品,参比电极为 Hg/Hg2SO4/K2SO4(MSE)电极,辅助电极为面积为 36 mm2自制铅板,电解液为 1.28 g/cm3的硫酸水溶液。以 10 mV/s 的扫描速度在区间 1.4~1.7 V 内扫描,得到图1 所示结果。
图1 线性电位扫描(LSV)曲线
由于析氧反应机理比较复杂,直接从析氧曲线图上很难分析三种合金电极析出氧气的先后顺序,但因为析氧过电位和电流密度之间遵循塔菲尔关系,所以取线性关系比较好的 1.45~1.5 V 区间内的数值做出图2 所示 Tafel 曲线。
通过图2 的线性拟合得出 Tafel 公式(η=a+b×log |j|)中a值和b值。在电极析氧反应动力学过程中,a值和b值的大小与电极材料、环境温度和电流密度有关。a值是在电流密度为 1 A/cm2时的析氧电位,所以通过a的值可以看出析氧反应的难易程度。a值越大,析氧过电位越高,越不容易析氧。1 号合金的a值为 2.270,2 号合金的a值为 2.001,3 号合金的a值为 1.915,说明 3 种合金中,1 号合金最难发生析氧反应。
图2 Tafel 曲线图
分别使用 1、2、3 号合金制作的板栅作为正极,用 10 % 氢氧化钠溶液和 10 % 醋酸溶液清洗,然后在干燥箱内烘干之后(温度 130 ℃,时间30 min),使用电子秤称量板栅的质量。用铅钙合金制作的板栅作为负极,密度 1.28 g/cm3的硫酸溶液作为电解液,按 2+/3- 方式配组装入测试槽。加酸量以没过板栅为准,并且在试验过程中及时补充电解液。充电电流密度为 4 mA/cm2,板栅面积约为 362 cm2,腐蚀时间为 12 d。腐蚀结束后,取出正极区板栅,放入糖碱溶液(葡萄糖 20 g,氢氧化钠 100 g,蒸馏水 1 L[1])中浸泡 2 h,随后经水洗、烘干,再次称量板栅质量。
表2 中分别记录了 3 种合金腐蚀前后的质量。1 号合金的平均腐蚀速度为 2.240 g/d,2 号合金的平均腐蚀速度为 1.914 g/d,3 号合金的平均腐蚀速度为 1.726 g/d。3 种合金腐蚀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1 号合金>2 号合金>3 号合金,耐腐蚀性由强到弱排序则为:3 号合金>2 号合金>1 号合金。
表2 恒流腐蚀试验结果
采用 Digatron BTS600 型蓄电池测试系统(迪卡龙青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按 GB/T 5008.1—2013 进行 20 小时率容量、-18℃ 低温起动、耐振动性能、高温侵蚀和循环耐久Ⅱ性能测试。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使用 2、3 号合金的蓄电池的性能均满足 GB/T 5008.1—2013 相关要求。使用 1 号合金的蓄电池的 -18 ℃ 低温起动性能、耐振动性能和高温侵蚀性能满足 GB/T 5008.1—2013 相关要求,但循环耐久Ⅱ试验结果不满足要求,且明显低于其他 2 种合金电池。试验完成后解剖发现,使用1 号合金的蓄电池正板栅筋条酥断,而使用 2、3号合金的蓄电池正板栅结构完好,未发生筋条断裂现象(见图3)。
图3 完成循环寿命测试的蓄电池解剖图
表3 蓄电池性能测试结果
随着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正极合金锡含量降低,合金析氧过电位升高,板栅的耐腐蚀性降低,蓄电池循环寿命缩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