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本论》对我国后疫情时期保险业发展的简析

2021-12-30 11:1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上海保险 2021年11期
关键词:资本论马克思补偿

王 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不仅打破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还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波及的行业广泛,从日常的交通、餐饮、住宿,到与人们工作相关的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医疗行业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疫情不仅使世界各地的人们暴露于病毒侵袭的风险之中,更使一些家庭的健康危机、财务危机等潜在风险也开始逐渐显露。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保险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险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而在这些影响之中,比较明显的、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影响是疫情加强了个人的风险保障意识,提升了个人在自身健康方面的自我规划意识。个体对保险的认知得以加强,特别是健康险,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直线提升,助推健康险的发展。根据银保监会的统计,2015年至2019年之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说明健康险市场需求在扩大,并且人们能够把自身需求转换成实际的购买力(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疫情暴发以来,随着个人对自身健康认知程度的加深,人们对健康险的认可程度也逐渐提高,且愿意购买相关保险产品来提升自身保障程度。保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随着产品的多元化,其作用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一、《资本论》中对于保险的论述

趋利避害是人生来就自带的天性,因此,人类自出生以来就一直在寻找某种形式的保障以保证自身安稳,这种找寻“保障”以达安稳的行为称为“避害”。早期的家庭、宗族、部落等群体组织方式,是一种能够提高个体存活率的有效方式。而当代社会,由于分工的形成,使得群体之间越来越疏离,人们逐渐通过另一种社会组织方式“保险”来达到避害的效果。通过组织避害的思想,马克思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提到过:“在发生危机的情况下,有组织的人类保证了较为稳定的生活必需品的来源。”

保险行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为家庭防范化解未知风险,从而推动社会稳步发展的行业。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就提到过“保险”一词,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析了保险的相关内容。马克思解释道,保险必须要用剩余价值进行补偿,是对剩余价值的扣除。它同损耗补偿、维修劳动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保险从本质上来看,是对偶然事件和自然力造成的异常破坏进行的补偿,而补偿的资金是来自于超额生产所掌握的生产资料(《资本论》第2卷198页)。由此可知,其实从本质上来看,保险这一产物“是资本家从剩余价值中抽离出来的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的资金”,资金的用途主要是用来损失补偿。而关于保费的多少,马克思也做了详细解释。马克思讲道,用作补偿用途的资金来自货币准备金。这一准备金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用作保险用途,其他大部分是被用来进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提升生产效率(《资本论》第2卷198页)。所以,在生产中,购买保险只会占用货币准备金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它能够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因为可以弥补异常破坏的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因此,从马克思对保险本质的分析来看,保险能够在生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是保证生产不因不可抗力暂停、能够正常进行的一种有效途径。

《资本论》中除了对保险的作用做了解释之外,还对保险的地位予以了肯定。马克思强调,保险基金基本是来自于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利润的一部分,它到底是不是作为一种单独的业务由保险公司来进行管理这一事实,并不会改变保险基金的本质。其本质就是,保险基金作为一种损失补偿金,既不能用来消费,也不必用作积累基金的唯一来源。它是否事实上用作积累基金,或者只是用来补偿再生产上的损失,取决于偶然的情况。这种资金不受社会制度的限制,即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后,该部分保险基金仍然要存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强调保险基金来自于利润,而且强调了保险基金的重要性,说明该种形式的资金既可以运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能够存在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以,“保险”虽然是起源于资本主义的生产,但是其发展和存续并不限于资本主义的形式,它也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综上,在社会劳动中,我们提取一定量的剩余价值来组成保险基金,这是任何社会形式都应该保有的一种防范风险的方式(曹旭光,1984),因为这种行为能够为社会带来极大的利益和风险保障。《资本论》从本质上对“保险”这一社会发展的产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讲明了保险的本质、作用甚至其资金来源等问题,让我们对“保险”这一事物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保险就是个体利用剩余价值对面临的风险进行规避或化解的途径。但是对于目前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来说,保险体现在社会保障层面上,则是民众对于更加舒服的居住环境、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更加切实的社会保障的美好追求。因此,保险能够为民众提供保护来规避风险,在促进我国进一步现代化、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增加个人和社会层面风险保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保险保障的发展逐渐完善,覆盖面逐渐扩大,但是商业保险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后疫情时期,国家应该进一步推进保险行业的发展,尤其要促进健康险、养老险、护理险等险种的发展。

二、保险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的作用

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在国民经济发展前进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险是整个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自身的发展状况不仅与整个金融体系密切相关,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关系。保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马克思对保险本质的讲解来看,保险是用于防范、化解、规避风险的工具;从社会角度看,保险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器,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它一直并持续在促进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保险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它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够维护人民生活安定、稳定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保险业为国计民生提供一份稳定保障,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我国保险业肇始于1885年,当时,轮船招商局于上海独资创办保险公司。1949年,新中国接管官僚资本保险机构,国内保险业进入整顿期。这也正好印证了《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保险存在的合理性不囿于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说法。自此,中国的保险市场开始步入一个不同于旧中国的发展状态。1949年,新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最初保险行业经营的基本业务与现在的差异不大,包括财险、寿险和再保险,主要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财物、个体的生命等提供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保险业的发展,我国逐渐发现了一些社会性问题,即保险作为一种消费品出现,当人们的保险意识不够时,保险是不能作为一种“保障性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在国计民生中发挥防范风险和保障作用的。因此,我国在1986年开始发展社会保险,到如今,社保已经达到了其“广覆盖”的目的,惠及千家万户。保险的进步总是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为应对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我国跟随着国际步伐也推出了“养老三支柱”体系,以期帮助缓解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知,保险基于其防范、化解、规避风险的功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保险最基本的功能是对于灾害事故造成损失的及时补偿,这也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到的保险最基本的作用。与此同时,防灾防损工作也能够借助保险这一工具得到很好的开展。保险除了具有这些保护国计民生的基本作用外,还能够作为经济助推器,积聚建设资金,推进经济、技术的进步及发展,保证我们的生活质量平稳提升。

三、后疫情时期保险的机遇和挑战

马克思对保险的论述,揭示了保险的本质,“它是资本家从剩余价值中抽离出来的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的资金,主要用途是损失补偿”,同时,“保险基金是否能够作为一种单独的业务由保险公司进行管理,对问题的本质丝毫不会产生影响”。这说明保险的基本功能就是损失补偿,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保险产品也在逐渐多元化,保险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

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它是一种无法预测的异乎寻常的破坏,像一场飓风打破了人们日常平稳的生活,留下了损失、恐慌和潜在的危机。但是,保险行业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企业、医疗机构及个人面对这扑面而来的风险。保险提供保障功能的优势凸显,保险公司为其他机构或个人多渠道提供服务,以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我国有124家保险公司在不增加保费的前提下,扩增了1530项保险产品的责任范围,使其能够覆盖新冠肺炎。此外,保险公司还有效利用财产保险帮助企业复工复产。除了扩大保险承保范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之外,保险公司还向投保客户、一线及基层抗疫人员等捐赠保险,充分发挥其在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方面的作用。《资本论》提到“保险用于补偿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异乎寻常的破坏”的功能在此次疫情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能够覆盖与疫情相关的重疾险以缓解个人和家庭的压力,也能够为基层抗疫人员提供一份切实的保障,以减少他们在一线奋斗的后顾之忧,还能够帮助企业脱离困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甚至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疫情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的波动性加大。具体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因疫情冲击,一些企业及个人的收入减少,导致支付能力下降。由于人们可用资金有限,使本就于疫情中艰难恢复营销的寿险业再次遇到业绩增长困难。财险方面也是如此,销售情况整体呈现下滑趋势。虽然线下业务受疫情影响开展较为困难,但是各大保险公司线上平台却迎来蓬勃发展之势。疫情对人们的保险需求状况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健康管理意识等都有所提升,表现为疫情期间线上渠道的短期健康险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第二,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加剧了保险投资收益的不稳定性。疫情不仅带来风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还动摇了全球资本市场。自险资入市以来,我国保险市场的资金运用一直与市场的波动紧密关联,而资本市场的波动是与普通民众的“钱袋子”挂钩的。基于此,我国保险业应该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有清晰的认知,同时采取适当的政策及措施来有效缓解疫情的冲击。

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疫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机遇。如前所述,本次疫情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保险意识,人们开始关注个人、家庭面临的风险,并着手进行风险评估和保险规划。与此同时,疫情中,保险公司在风险规避、减轻社会及个人压力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既让人们看到了保险的特殊功能,也提升了行业的整体声誉。但是,目前我国在巨灾风险防范及巨灾保险体系建设方面仍有欠缺,亟待完善。因此,我们应该优先推进巨灾保险的发展,为今后应对类似于新冠疫情这种传播迅速、广泛的流行病灾害夯实基础,以化解“偶然事件和自然力所造成的异乎寻常的破坏”。

猜你喜欢
资本论马克思补偿
马克思像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解读补偿心理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