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辉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中国紫砂壶艺术举世闻名,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陶制茶壶的水准,也向世界展示了陶器也能有精美华丽的一面。从明朝诞生时起,一代代制壶工匠潜心探索实践,依靠了丰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资源,使紫砂壶艺术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有着极为广阔的创作空间,直到今天,紫砂壶仍具有旺盛的创作活力,是宜兴陶瓷产业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此件《枯木逢春》紫砂壶从表面上看表现的是植物新生的样子,实际上寄托了美好的寓意。在中国,“枯木逢春”是一个成语,比喻重获生机或事物的发展有了新的转机。创作者从字面信息上入手,在作品中具体表现出“枯木”之形,又通过与泥料、造型的配合形成“逢春”之意,将希望和祝福带给人们。
“枯木逢春”这一主题着重表达的是“春”,那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能够令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体会到生活的新鲜,因此创作选择了红色泥料来制成此件作品。红色泥料在紫砂壶作品中尤为常见,是比较经典的泥料。壶通体保持色调一致,是红润不艳俗的棕红色,这种色彩更有春天的温和之感,具有醇厚、朴实的自然美。泥料十分细润,没有任何瑕疵,干干净净,体现了创作者对泥料的精心调和与打制。在中国人心中,红色象征激情和喜悦,能够直接引起人的情感共鸣,体现作品的民族情感特征。
泥料打造了“春”的朝气,基本上奠定了作品的主基调,造型结构也要与泥料配合起来,使“逢春”之意更加圆满。壶身是椭圆形的,来自紫砂壶基础造型中的圆器。壶身是比较宽的,高度则较低,看起来会稍扁一些,壶腹两侧也更加饱满。壶盖与壶身是成一个整体的,整件作品的结构看上去就非常的简约清晰和完整。壶身上下、两侧线条都有着明显的弧度,壶面则平整顺滑,线与面之间的结构清晰,体现了紫砂壶圆器的基本特征。
向上伸展的二弯流镶嵌在壶腹一侧,整体是短小精悍的,线条的弯曲非常明显,灵动可爱。壶嘴对面是环形端把,比较圆满,中间部分的镂空可使人的手指轻松穿过,又能与壶身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了烫手的问题,体现了创作者对实用功能的重视和细心。壶盖中央的壶钮是长条状的,且微微向右侧倾斜,与把手上端线条平行,保证了壶身上部线条的整齐。壶钮、壶嘴与把手是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使壶的上部结构非常扎实。
壶身与壶钮相配合,作品看起来就像是一颗成熟的瓜果,张扬着生命的活力,自带香甜之气,形成了春天的味道。圆形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图形,象征吉祥、圆满、幸福等美好含义,千百年来,这种美好的含义始终被中华儿女所认同,激励着中国儿女战胜困难,奔向美好的未来,创作者用圆形壶身就表现了枯木逢春后的圆满、喜悦。
泥料与造型营造出了春之盎然的美感,用红色与圆形这两种具有吉祥含义的中国传统元素进行组合,古典又简约,表现了紫砂壶创作的基本特征。
创作者在作品中表现的另一个部分就是“枯木”,从美学意义上分析,枯木似乎没有任何美感,但在此件作品中,枯木是表现作品主题和烘托逢春之意的重要部分,所以作品中的枯木就不是死气沉沉的,而是带有生命张力的,是衬托出希望的。
枯木主要作为装饰结合在壶身各处,首先就是壶身右侧以及左下部一些粗砺的瘢痕,表现的是树干经暴雨风霜侵蚀后形成的痕迹,一些疤痕处有一些明显的凸起,如同新枝将要由此生长而出。壶嘴与把手上也有瘢痕装饰,同样是凸起的,壶嘴与把手就变成了树枝。壶钮上主要是较宽的凹纹装饰,在壶钮周围的壶盖上,是一圈非常明显的褶皱,如新芽从土地中破土而出造成的大地龟裂,那小小的壶钮也就带着些不屈和勇敢的韧劲了。
创作者是将整个壶都当作了树,以“死”表“生”,在其中注入了满满的生命力,所以这枯木自然不枯。这些看起来非常随意的装饰是纯手工打造而成的,对真实树木的特征表现得非常逼真,使作品也具有了一定的自然美感。做精容易做粗难,这些瘢痕稍有不慎便会破坏整件作品的和谐美观,只有对自然树木有极为细心的观察,对工艺有着纯熟的掌握,并在制作时非常认真,才能打造出这质朴又精美的效果,这些瘢痕装饰也成为表达作品主题和提升工艺价值的重要部分。
此件作品具有美好的寓意,它使人们能够正确看待当时的困难,不放弃希望,重新振作起来去达成目标,奔向美好的未来。那些盘错的瘢痕会透过人们的明目和双手传播到人们心中,让人们直接触摸到希望,触摸到枯木逢春的含义,体会到创作者的良苦用心和作品的美好寓意。
结语:紫砂壶凭借艺术美感让人们获得心灵的放松,也传递了美好的寓意和真诚的关怀。《枯木逢春》这件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联想,透过艺术表现产生深入的思考,理解作品中的美好寓意。紫砂壶艺术重视工艺表现,也重视人民心中所想,以一件小小的精美茶壶为人们送去祝福与温暖,展现了中国紫砂壶艺术的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