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转变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与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1-12-30 07:10魏婧顾晓静卓雪芳周旭秀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左室心功能效能

魏婧 顾晓静 卓雪芳 周旭秀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会使患者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影响其正常生活,同时会增加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概率,使其病情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危害极大。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能够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但由于老年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导致其无法有效管理自我行为,其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均较差,部分患者甚至擅自增加用药剂量或停药,对病情控制效果产生负性影响,同时会影响到其心功能[1-2]。基于上述情况,对患者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可应用行为转变模式,本研究探讨了行为转变模式的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2020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年龄60~85岁;(3)精神正常且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或听觉障碍;(2)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3)存在老年痴呆或恶性肿瘤。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并表示自愿参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有:(1)指导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具体使用剂量、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要严格遵守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药物使用剂量或停止用药,当出现不良反应时要立刻停止用药,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2)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等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如PPT、视频播放等,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了解和认知,提高其重视程度。(3)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通过交谈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通过家属陪伴、定期开展交流会、注意力转移等措施缓解其不良情绪。(4)饮食指导。结合患者的口味与喜好为其制定营养均衡、易消化、低盐低脂且高蛋白的食物,提高其食欲。(5)病房护理。定期清洁病房并消毒,定期通风,调整病房湿度及温度等。

试验组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行为转变模式,具体如下:(1)前意向阶段。该阶段患者对冠心病缺少了解和认知,没有发现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健康行为对冠心病病情的影响与威胁,且在短期内没有改变生活方式的想法。需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重点介绍冠心病的基础知识,保证患者能够了解到冠心病的机制、危害及病因等,以此强化患者的重视程度,并使其依从性提高。(2)意向阶段。该阶段患者对冠心病有所了解,同时知晓自身不健康行为的不良影响,但患者会犹豫是否改变生活方式。需对其进行强化健康教育,重点告知转变行为对病情控制与疾病治疗的重要作用,加深其对转变行为的思考与理解,并使患者能够及早结束该阶段并进入准备阶段。(3)准备阶段。该阶段患者对自身的健康开始重视,并存在于未来一个月改变不健康行为的想法。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并保证其具有可行性,同时与其共同完成行为转变时间表的制定,确定开始转变与结束转变的具体时间。(4)行动阶段。此阶段对于整个转变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十分关键。需为患者制定具体标准,如运动方式及时间的标准、睡眠质量标准等,以此对患者行为转变成功与否做出评价,使患者了解到自身行为转变是否有效。(5)维持阶段。该阶段患者已经改变了以往存在的不健康行为,并完成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初步建立,但仍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会造成影响。需通过加强随访、定期开展讲座、减少诱发不健康行为的刺激物、社会支持等措施消除不稳定因素,并对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行巩固。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心功能指标:对两组护理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内径进行测量[3]。(2)自我效能:以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测量两组护理后的自我效能情况,含有四项内容,包括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观念与护理技能,共计172分,评分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后,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护理前改善,且试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m)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62) 44.84±5.06 50.35±5.76* 45.03±3.72 39.75±2.94* 61.72±5.61 55.37±4.82*试验组(n=62) 44.92±5.11 55.61±6.02* 45.11±3.74 35.41±2.85* 61.74±5.59 49.52±4.46*t值 0.087 6 4.971 0 0.119 4 8.345 8 0.019 9 7.014 4 P 值 0.930 3 0.000 0 0.905 1 0.000 0 0.984 2 0.000 0

2.2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

试验组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观念及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分,(±s)]

表3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分,(±s)]

组别 自我责任感 健康知识掌握 自我观念 护理技能对照组(n=62) 19.87±3.68 43.96±3.82 23.75±3.26 23.54±3.31试验组(n=62) 29.04±4.22 49.61±4.47 28.71±3.94 31.03±5.04 t 值 12.895 6 8.801 6 7.637 2 9.780 9 P 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会使患者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如胸痛、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心室壁瘤、心脏破裂、心力衰竭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正常生活乃至生命安全。该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受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改变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其发病率逐渐增加[5]。相关研究显示,除药物治疗外,良好的行为方式也会对疾病控制效果产生影响,而受到记忆力降低、性格执拗、独居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大部分冠心病老年患者的行为习惯较差,缺少自我效能,责任心、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等均较差,且不愿意配合治疗工作,这种情况会对病情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其心功能受到影响,病情加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6-7]。

以往临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应用常规护理,但其对患者行为的管理效果则较差,笔者认为可应用行为转变模式,其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具有持续且渐进的特点,该护理模式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符,可满足患者对健康生活习惯的需求,能够在患者进行行为转变期间为患者提供技术性支持,可使患者对疾病与健康知识的了解增加,使其重视程度提高,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依从性增强,最终帮助患者养成健康且良好的行为习惯[8]。因此本研究特探讨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行为转变模式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王靖怡等[9]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冠心病具有病程长且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同时患者对冠心病及护理缺少了解和认知,再加上老年患者的记忆力较差等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往往较低,而通过行为转变模式则能够满足患者意识转变的需求,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认知,能够对其行为习惯进行指导与监督,进而提高其依从性,保证疾病治疗效果,进而改善心功能[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张绮阁[11]的研究结果相似。笔者认为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为:通过不同阶段的干预,能够使患者认识到行为转变的重要性及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同时其能够指导患者改变自身的行为,使之更加健康并能够长期维持,进而使自我效能提高[12]。

综上所述,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行为转变模式具有积极价值,可使患者的行为发生改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同时提高其自我效能,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左室心功能效能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