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柱 谢晓亮 杨俊龙
作为骨科的常见病之一,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导致这类人群腰腿疼痛的重要病因,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1]。双下肢渐进性感觉无力、长期腰骶疼痛、间歇性跛行都是该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由脚步麻木感逐渐上升至小腿、大腿和腰骶部,严重者甚至伴有腹部强烈束带感或大小便异常[2]。临床上对于本病的治疗策略可分为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主要通过休息、理疗、按摩等方式缓解患者症状,而手术治疗则主要以传统的全椎板截除为主,原则是彻底减压[3]。这种术式创伤大,不利于中老年患者的预后,故探寻一种与传统术式相比,治疗效果更高,安全性更高,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改善更为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意义深远。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64例。纳入标准:符合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诊断标准[4];无外科手术治疗史;经评估能够耐受本研究中治疗方法。排除标准:合并循环、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合并精神类疾病;有腰椎既往手术史。所有患者入院时进行随机编号,并使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给每位患者随机赋予数表法中的一个数字,单数者纳入对照组,双数者纳入试验组。分为试验组(35例)与对照组(29例),其中试验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56~80岁,平均(65.1±4.1)岁;平均病程(4.0±0.9)年;发病部位:L3~415例,L4~511例,L5~S19例。对照组男15例,女 14例;年龄55~80岁,平均(66.3±4.5)岁;平均病程(3.9±1.1)年;发病部位:L3~410例,L4~510例,L5~S19例。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本人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试验组患者接受椎间孔镜方法治疗。确定病变部位后,患者进行1%利多卡因局麻,用18G穿刺针以平髂翼与棘突连线旁12 cm作为穿刺点,在C臂引导下进行穿刺进入椎间孔。将导丝沿穿刺针置入,小心退出18G穿刺针,将导丝保留于原位。于进针点皮肤做一8 mm左右切口,将3级扩张管逐级置入。沿套管放置环锯的同时,小心去除小关节远端的增生骨质,将椎间孔扩大。之后取出环锯,使用C臂确保工作套管位置处于神经根下方,且开口向突出髓核,顶端位于中线。将光源与摄像机连接到椎间孔镜上,调节好成像,将其置入。对椎板下方的黄韧带进行分离以充分暴露神经根,用斜坡枪式腰骨钳对神经根管进行松解,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并确保没有游离的髓核组织存在。对纤维环闭口进行射频消融术修复,对仔细清除附近增生组织。取出椎间孔镜并闭合伤口。
对照组接受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确定病变部位后,患者进行全麻,取后正中小切口,长2~4 cm。用高速磨钻扩大椎板空间,完全去除操作区黄韧带,将显微镜角度调整到椎管和侧隐窝充分显示位置,扩大侧隐窝和椎管以解除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受压情况。止血,洗净后闭合伤口。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情况、生活能力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1)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术后疼痛情况:包括术后12、24、72 h的切口VAS疼痛评分,VAS评分分值为0~10分,分值大小与患者疼痛成正比;(3)生活能力情况:使用术后6个月的腰痛ODI标准评分进行评价,ODI评分共10个维度(腰痛、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社交活动、户外活动、旅行),每个维度分为0~5分,总分0~50分,分值大小与患者生活能力成反比。(4)统计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使用PASW 18.0软件包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探索菜单验证数据正态分布性。年龄、分数等计量资料使用(±s)的形式表示,使用Student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性别等计数资料使用率(%)的形式表示,进行χ2检验。以α=0.05为本研究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试验组(n=35) 60.54±10.87 15.87±2.87 4.98±1.06对照组(n=29) 88.97±16.57 69.82±13.82 8.87±2.04 t值 -8.240 -22.551 -9.806 P值 0.002 0.000 0.001
术后12、24、72 h试验组患者切口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s)
组别 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72 h试验组(n=35) 3.38±1.34 2.28±1.06 0.69±0.24对照组(n=29) 7.68±1.98 7.01±1.64 2.67±0.68 t值 -10.317 -13.921 -16.082 P值 0.001 0.000 0.000
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有1例发生伤口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3.4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6,P=0.268)。
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ODI总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中单项评分行走、户外活动、旅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单项分值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情况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情况比较[分,(±s)]
?
表3(续)
作为近年来外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微创外科能够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传统脊柱外科手术入路的各类问题,其借助现代先进的电子电热光学等相关技术和设备,使用电子镜像对传统肉眼直视进行替代,使用高精度器械对传统手术刀进行替代,在保证对患者机体病灶进行有效观察诊断与治疗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切口的破坏和组织的损伤[5]。
对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而言,传统术式的创伤较大,对本身维持患者腰椎平衡的解剖结构容易造成破坏,加上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相对较多,导致术后恢复缓慢,疼痛等不适感增加,极大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身心健康[6]。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对于临床外科治疗的预期值也在不断提升,而不仅仅满足于接受治疗[7]。本病的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本身机体也无法耐受大创伤的手术治疗,且术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故探寻一种与传统术式相比,治疗效果更高,安全性更高,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改善更为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意义深远[8]。
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应用了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椎间孔镜技术[9]。该技术在退行性腰椎椎间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正逐步普及,其特点在于,椎间孔镜从患者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后,能够对手术的所有操作细节进行导航和监视,且操作实施区域位于安全三角,实现了通过较小切口接近患者病灶的目的[10]。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该方法手术切口小,对软组织、骨、关节的结构破坏小,对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价值[11]。有学者研究认为,该术式对降低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椎不稳定性作用显著,能够预防和缓解术后腰背痛的发生[12]。而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腰痛ODI总分更优,与其研究结果相符,也解释了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原因。此外,由于椎间孔镜能够对神经根、硬膜囊、突出的髓核进行清晰、直观的显示,术者的操作可以更加精确,利用射频对破损纤维环闭口的修复封闭也更易于操作,且皮肤切口仅为7 mm左右,术后缝合也更为简单,还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13]。故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情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与小切口微创手术相比,椎间孔镜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中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势,尽管两种术式的安全性相当,但在临床中椎间孔镜方法更具有实用价值和意义,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