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12-30 02:38张丽旻曾德星朱建臣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内镜淋巴结准确率

张丽旻 曾德星 朱建臣

胃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病变患者并无典型临床症状,仅在中晚期出现腹部疼痛、黑便及呕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黄疸、淋巴结转移等症状,对人体的伤害极大[1]。临床多是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为其选择最为适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因此,只有对该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对其临床分期进行诊断,才能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超声内镜是一种组合式的内镜检查方法,该检查方法同时具备了超声和内镜检查的优势,近几年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3]。鉴于此,本文将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均在手术前使用超声内镜对其进行检查,并对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CT、B超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胃癌根治术适应证;存在黑便、呕血、腹痛等症状。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认知功能存在障碍;肝肾功能存在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70岁,平均(45.65±5.25)岁;肿瘤部位:胃上部25例,胃中部12例,胃下部23例。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超声内镜检查:检查前8~12 h,嘱咐患者禁食禁水,保持空腹状态,检查开始前使用10 mg山莨菪碱(654-2)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检查时,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将超声内镜(奥林巴斯EUME1型超声诊断仪及超声内镜探头)插入胃部,抽尽空气,随后扫描全胃,并对肿瘤邻近结构及胃周淋巴结情况进行观察。使用300~500 ml的饮用水注入胃部,充盈胃腔,自幽门处逐渐将内镜退至贲门处,之后对于超声内镜探查为疑似早期胃癌者,需使用高频小探头对其进行检查,并加强对胃壁浸润层次的判断。相关参数:超声探头频率7.5~15 MHz,高频小探头频率为20 MHz,扫描方式为360°辐射式扫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根据TNM分期标准,对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的60例患者的临床分期进行观察,T分期,T1:胃壁增厚,病灶密度较低;T2:胃壁出现局限性增厚的现象,病灶周围出现絮状影;T3:病灶处浆膜面显示出模糊的状态;T4:病灶部位出现结节样改变,胃壁浆膜面模糊。N分期,N0:淋巴结未转移;N1:1~2个淋巴结转移;N2:3~6个淋巴结转移;N3:7个及以上淋巴结转移。M分期,M0:未出现远处转移的状况;M1:1~2个及以上淋巴结出现远处转移[4]。

淋巴结转移判断:超声内镜图像上直径超过0.5 cm、不均匀低回声、圆形或类圆形及边界清楚的淋巴结即为转移淋巴结;直径<0.5 cm、高回声、椭圆形边界模糊的淋巴结,即为非转移淋巴结。

以术后病理分期为标准,计算超声内镜T、N、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2 结果

2.1 超声内镜T分期诊断准确率

超声内镜诊断T1、T2、T3及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7%、86.67%、90.00%及76.92%,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6.67%(52/60),见表1。

表1 60例患者超声内镜T分期及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例)

2.2 超声内镜N分期诊断准确率

超声内镜诊断N0、N1、N2及N3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86%、88.24%、94.74%及90.00%,N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91.67%(55/60),见表2。

表2 60例患者超声内镜N分期及术后病理分期(例)

2.3 超声内镜M分期诊断准确率

超声内镜诊断M0、M1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14%、87.50%,M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5.00%(51/60),见表 3。

表3 60例患者超声内镜M分期及术后病理分期(例)

3 讨论

胃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环境、遗传、免疫及感染等因素相关,发病人群多为不良饮食习惯、胃癌家族病史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5]。根据该病的进展情况,可将其分为早期胃癌及中晚期胃癌,前者病变范围多处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其病变类型可分为隆起性、浅表型及凹陷型三种,无典型临床症状;而后者的病变范围已侵至肌层或全层,严重者甚至出现转移的现象,其病变类型可分为溃疡型、蕈伞型或息肉样型、浸润型及混合型等,临床症状以上腹压痛、黄疸及远处淋巴结转移为主[6]。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主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为其选择实施根治性手术或非根治性手术[7]。

TNM分期是肿瘤的分期形式之一,其中T表示原发灶,N表示淋巴结,M表示远处转移,TNM分期越晚,表示病情越严重,治疗越复杂、困难,其治疗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8]。因此,临床可根据胃癌患者的TNM分期诊断其疾病严重程度,有助于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往常临床对于胃癌TNM分期的诊断,多是采取腹部超声、CT及MRI对患者进行检查,该类检查方式对M分期的敏感性较高,但在T、N分期的敏感性较低,无法明确胃癌在消化管壁中的浸润深度,且对于转移淋巴结的判断效果较差,整体效果欠佳[9]。

近几年,超声内镜因其分辨率高、穿透力强等特点,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超声内镜主要由超声检查与内镜检查组合而成,既有超声检查无辐射、无创性及可多角度检查等特点,又有内镜检查清晰度高、无痛等特点,一方面可直接对胃黏膜病变进行观察,另一方面还能采用超声对胃周肿大淋巴结及消化管壁中的浸润深度进行探查,在胃癌TNM分期的诊断中存在较大的优势[10]。利用超声内镜对胃癌患者进行检查,在肿瘤形态、胃壁5层结构及周边组织的关系中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其中1层在超声内镜中主要显示出高回声结构,表示黏膜界面回声和黏膜上层皮;2层主要显示出低回声结构,表示其他黏膜层;3层回声结构与1层一致,表示黏膜下层;4层回声与2层一致,表示固有肌层;5层回声与1、3层一致,表示浆膜下层和浆膜层[11]。早期胃癌在超声内镜检查中主要显示出低回声病灶,该阶段胃壁的1、2、3层多出现缺损、增厚及不规则的状态,严重者甚至还会中断,第4、5层回声不变;而中晚期胃癌多会出现胃壁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中断的状况,导致各层结构消失[12]。

此外,还能利用内镜下的超声实时进行扫描,对病灶形态及黏膜腺凹开口及微血管特征进行探查,同时还能及时发现淋巴结转移情况、形状及边缘钙化情况等,是其他影像学技术无法达到的优越之处[13]。可见,采用超声内镜对胃癌患者进行诊断,可及时明确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浸润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由于超声内镜的穿透性有限,再加上其扫描距离较短,仅能有效判断胃周淋巴结的性质,在T分期及N分期中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但在M分期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内镜诊断的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6.67%,N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91.67%,M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5.00%。与杨兴益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中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95.74%,N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95.74%,M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2.97%。由此可见,在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前,采用超声内镜对其进行检查,能够及时明确患者的临床分期,可为后续治疗提供较为良好的参考依据。

超声内镜在胃癌患者术前的诊断中虽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但就目前而言,该检查方式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超声内镜的超声探头较小,且频率较高,可扫描范围不全面,无法有效探查腹腔内肠系膜上血管以下的后腹膜、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2)相较于腹部超声、CT及MRI等影像学技术而言,超声内镜对于远处转移的评估能力较弱。(3)超声内镜对于操作者的临床经验要求较高,例如在对起源层次的观察中,需要在扫描过程中适时将探头远离表面方能清晰显示,若操作者经验不足,极易忽略该操作,导致临床医师判断失误,从而影响最终治疗效果[15]。临床若想进一步提高胃癌TN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可通过与CT、MRI等影像学技术联合进行检查,弥补对方的不足之处,为手术治疗提高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才能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16]。

综上所述,在胃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利用超声内镜对其进行扫描,在诊断患者TNM分期中效果较为显著,可根据其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建议临床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将超声内镜作为胃癌术前检查的首选方式。

猜你喜欢
内镜淋巴结准确率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