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30 16:36:49
科学咨询 2021年9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法

红 莲

(乌海市第二中学 内蒙古乌海 016000)

一、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动态过程,只有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成就,才能达到课堂的共赢。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并且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向教师请教问题,教师也会和学生探讨问题,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不仅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加深学生对老师的认可程度,因信服老师而愿意听从其教诲,有助于唤起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点燃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融入度。在问题教学法运用过程中,教师由权威变引导,由一人教学转向师生互动探究,有利于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二)有效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更有利于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让道德与法治课成为育人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最基础性的目标就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由此可以看出,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课程,更是育人的课程,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帮助学生个体更好地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问题教学,通过创设体现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与社会发展,引发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在问题探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反思问题的习惯,让学生掌握全面看待问题,辩证判断问题、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看待问题的观点和思路,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实施问题教学,有助于把教学评价从重视结果转为重视过程,把教学目的从关心学生成绩转为关注学生能力发展;把教学目标从看重学生知识积累转为注重学生道德培养,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法治教育帮助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从而有效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1]。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选择问题资源

问题资源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当下的时代生活特点,学生不是被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机器,他们在开始课堂问题探究的过程之前是有自身已形成的、独特的认知结构的,这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决定从哪些方面来挑选问题资源时需要仔细琢磨的。一方面,教师要选择那种富有生活气息,与学生的生活和思维密切相关的资源,这种资源信息能够拉近学生与探究的问题之间的距离,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和探究热情,引发其心理上的共鸣,在此前提下进行问题探究,学生能够切实地做到“有话可说”。同时,有生活价值的问题资源,既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够真实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指导作用后,会强化探究问题的意识,并在今后的探究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另一方面,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德育课程,教师要紧跟时代变化,选择一些能够反映当前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源,这些都会是学生非常关心的“热门话题”,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探究的过程。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做到选择问题资源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呢?这就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对班级里的学生展开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于某些特定内容的认知水平,以便于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要进行探究的问题[2]。

(二)鼓励学生质疑,增强问题意识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摒弃教师的权威地位,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使师生之间在心理上更贴近,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打消学生的顾虑,使学生敢问。其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给出的回答多么地出乎意料,教师都不要打断学生,让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所想所问,逐步地引导学生。同时,面对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以及学生的新观点新想法,教师要及时恰当地鼓励学生。通过给予学生正强化,从而激励学生,使学生想问。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受以往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中习惯了被动接受,从而使学生难以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方法的传授,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三)多样呈现问题情境

第一,教师可以使用展示视频的方式呈现问题情境。视频是一种相对直观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出较好的呈现效果。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展示社会热点新闻、名人真实故事等方式呈现问题情境。这种呈现方式紧贴学生的生活,可以让学生很快地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第三,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和经历回忆进行情景再现的方式呈现问题情境。针对课上要探究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之前有类似的经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以往经历进行情景再现的方式呈现问题情境;若学生没有与之类似的经历,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相关故事情境,选择学生针对情境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种情境再现的方式呈现问题情境。

三、结束语

总之,问题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一种契合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灵活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法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