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强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吉林公主岭 136100)
早期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采取硬性管理思路,使学生很害怕班主任,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去做,表面看似班级管理质量很高,班级管理十分的有序,实则其中蕴含着十分多的问题,此种缺乏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很难为学生提供帮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要转变班级管理思路,从硬性管理思路向柔性管理思路转变,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艺术,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对学生们的所思所想进行了解,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
具有沟通艺术的班主任,会主动与学生沟通,并进行有技巧的沟通,这对于一个班级和谐气氛的营造十分有利。在技巧的沟通过程中班主任会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解,可以对学生提出有效的建议,并在班主任的建议下变的越来越好,这样学生更容易与老师沟通和交流,并愿意向班主任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形成良性的循环,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此种沟通在改善班级气氛方面的作用突出,能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是一个重点,只有学生具有集体意识,其才会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由于班主任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并不了解学生对于集体概念的理解,无法对其进行针对性引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沟通艺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可以解决此问题,让学生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中,对其集体荣誉感进行培养。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管理好一个班级,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十分重要。将沟通艺术引入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不再会以自己片面的理解对其进行解决,而是会在与学生积极沟通的过程中,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解,以最合理、最公平的方式处理,这样学生更容易感受到班主任的公平、亲切,有利于管理好一个班级[1]。
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通常认为班主任十分的严肃,不敢与班主任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所以,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沟通原则,这样才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沟通氛围,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利的进行,不仅有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还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高质量班级管理的实现奠基。
班主任相较于任课老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这样才可以对学生对自己、班级和学校等的想法进行全面了解,促使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班主任作为孩子们心灵上的导师,与孩子沟通中运用的方法直接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必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习惯性地运用批评式的语言,或是根据学生的家庭条件和成绩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学生区别对待,而是要根据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合理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这样才可以真正发挥沟通艺术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更好地引导。
比如班级中有些学生习惯运用武力解决问题,很显然这种方法不对,如果班主任直接对其批评,这部分学生不仅不可能接受,还会非常抵触,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案例展示加上道理引导的方式,实现以理服人,让学生真正认可班主任的想法,并在遇到问题后,选择与人沟通、协商等方式解决,这对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利,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只有尊重和宽容学生,才可以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明确自己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生活中常会犯各种错误,如果班主任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可以站于学生角度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那么学生不仅会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还能够按照班主任所给出的建议进行及时的改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更好地发展。另外,老师还要加强对每一位学生闪光点的深挖,在引导学生改进自己问题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运用,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将班主任沟通的感染作用发挥出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运用沟通艺术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所以,除了要与学生沟通之外,还需要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在与家长持续的沟通中,相互汲取经验,这样更容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班级氛围,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质量。因此,班主任要通过在线平台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先让其认可班主任此种管理思路,并在及时互相交流中,共同对孩子进行引导、监督,帮助学生及时改正学习、生活中的各个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越来越好的发展[2]。
综上所述,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运用十分重要,通过与学生、任课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能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指明方向,也为学生自身的发展指明方向,能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对班级管理中沟通艺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让班级管理中的沟通效果越来越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