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兵
(洛阳幼儿师范学校 河南洛阳 471002)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逐渐探索更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智慧课堂。近些年来,多元化的教学辅助软件不断涌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不断凸显,为广大英语专业教师的深度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客观来说,我国刚刚开启“互联网+”时代,在智慧课堂构建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但却缺乏必要的实战经验。因此,广大英语专业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的英语教育工作者纷纷就新时期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展开深入探索,希望通过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来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受到英语教学层次以及英语考核形式的限制,整体教学改革效果只能算是差强人意。首先,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有更多元的渠道去获取英语专业知识,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新型学习工具利用学生眼花缭乱,甚至会由于过分便捷让学生产生怠学心理,失去了对所学知识展开思考与判断的最佳机会。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认为教师的解读以及网络资源就是权威,而鲜少有机会在不同的角度对问题展开思考。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大学英语专业教师仍旧是从听说读写4个层面对英语专业学生展开教学,不重视对外国文化的科普,导致学生无法从多角度系统性地掌握学科知识,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训练以及核心素养提升。其次,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现阶段仍旧坚持沿用传统的考核模式,不曾将学生对英语专业客观认识和英语文化素质作为一项考查侧重点,这也就间接导致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证书以及考试成绩过分追求,忽略了英语专业的实用性,致使其自身文化视野和思维视野比较狭窄,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1-3]。
新时期教育改革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多元化的核心素养以及灵活运用知识储备的能力。所以,英语专业学生知识网络的建构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该首先对网络上与教学内容切实相关的英语信息进行筛选,对优质资源进行汇总并将其转化为教学知识点,发掘英语词汇、语法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并将相关的知识点整理成逻辑分明的知识网络。与此同时,为提高英语教学层次水平,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做好跨文化的知识管理,引导学生去挖掘英语句子结构和汉语句子结构的本质差异,在对不同语言文化的分析对比中凸显语言本质,找到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其次,教师应该从英语文化的角度为学生分析相关联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毕竟,英语专业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大多为经济金融、政治外交以及文化研究。结合这一问题,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倾向,对知识点网络进行梳理和架构,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理清知识点间的层次和逻辑关系,加强对知识体系的管理。最后,教师应该结合教学进度利用互联网构建起专业知识网络,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标识,为后期的知识网络全方位检测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知识的高效率输出。
结合高等院校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上日常。具体来说,在学科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并促使学生能够将这两项技能熟练的应用到学习生活乃至工作科研中,在学术研究中实现专业知识的迁移和有效应用。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的知识巩固,鼓励学生在单词积累和语法夯实的过程中深化知识体系,并将这些知识在翻译和教学等实践中得以应用,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引领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去了解就业趋势,成为新时期社会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4]。
教师理性的教学评价反馈有助于学生厘清下一阶段的学习方向,找准学习重点。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必须凭借批判性的思维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预判和假设。客观来说,我国高校现阶段英语与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受到信息化背景的影响十分显著,虽然其学习渠道被全面拓宽,但是其对英语专业知识的思考和评判也受到限制,绝大多数的英语专业学生始终停留在低层次的学习中。因此,英语专业教师必须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明确辨识学科和文本中的理论假设,鼓励学生进行准确判断。其次,教师要纠正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所形成的惯性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批判性地看待“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丰富理论资源。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因此,广大专业教师应该从知识体系架构、迁移应用以及评价反馈等三个角度对人才培养策略进行创新,结合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开辟崭新的学习道路,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