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善
(96625部队 河北张家口 075100)
教育作为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机制,是底层家庭学生突破阶层壁垒、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和保障。近些年,底层家庭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面临不公平的教育环境,导致其通过教育实现阶层流动更加困难,成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以上大学的情况来间接衡量底层家庭是否处在一个公平的中小学教育环境。据研究[1],国家重点院校中农村子弟的比重呈现出逐渐下滑趋势,总体来看底层家庭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比例是逐渐下降的。
中上阶层家庭的父母无论是在资本还是时间投入上都存在显著优势,底层家庭的父母很多自身受教育水平不高、主要精力用于维持生计,对子女的教育成长要么是放任自流,要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户籍制度让大量处于底层的农民工子女处于城市的边缘,无法获得与城市户籍学生同等的教育支持,直接把底层家庭学生拦在了优质教育的大门外。
底层家庭学生主要就读的非重点学校、乡村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生均教育经费、教学硬件设施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师资力量配置等方面。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统计,2016 年全国小学、初中、高中满足一定学历教师人数的城乡差距为6.2%、11.7%和10.6%;从学校办学条件看,2016 年乡村小学和初中音体美器械、教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与城镇学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17 年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校和宝山区顾村中心校师生比分别为1 ∶10 和1 ∶15,云南麦地小学师生比是1∶19.25(除去支教教师后为1∶38.5)[2]。
近些年来,超级中学、私立学校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像黑洞一样吸走了所在区域最好的骨干教师甚至是校长,通过提前掐尖、跨区招生、金钱刺激等手段挖走优质生源。公立学校由于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等客观原因,在师生资源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教育质量得不到提升,在一些地区公立学校甚至成为低劣教育的代名词,更加削弱了学生就读公立学校的意愿,由此陷入循环往复的怪圈。对于这种教育生态的恶化,中上阶层家庭的学生可以选择融入超级中学和私立学校的趋势,但底层家庭的学生则没有选择的能力,与名校学生的差距自然越来越大。
随着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推行,现在中小学课堂上学习时间比以往减少了,学习难度也降低不少,但是升学压力指挥棒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现实而理想的选择就是转向课外辅导机构进行补习。但对于底层家庭而言,要么是在乡村没有这样的师资,要么是承担不起这额外的负担,在与中上阶层家庭学生的竞争中就处在了非常不利的地位。
长时间以来,各级升学考试中泛滥的加分项目(体育特长生、省级优秀学生、中学生奥赛等),精准地把底层家庭学生排除在外。近年来,虽然这些加分项目大为缩水、不断规范,但在随之而来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底层家庭的学生因缺乏物质条件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持,同样难有竞争力可言。
要加大财政经费的投入力度,统筹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按标准化建设中小学,补齐各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短板,解决城市非重点学校和乡村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数量短缺、教师待遇低的问题,纠治“择校热”“教育移民”等顽疾,通过缩小校际差距促进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限制超级中学、私立学校的不正当招生、敛财手段,防止优质师生资源被垄断性聚集,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公立学校的主导性,严格落实就近入学和按学区招生,实施公民同招,禁止提前招生、掐尖招生,给予公立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吸引保留优秀师资,激励教师把心用在教学上,提升公立学校教育质量[1-2]。
真正的减负应当回到学校和课堂上,通过提升课堂教学的含金量,让学校教育肩负起应有的责任,跳出越减负担越重的误区。
对底层家庭学生而言,政策性的隐形壁垒主要涉及加分、综合素质评价。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清理规范加分项目的政策,对之前加分泛滥的现象踩了刹车。综合素质评价已经陆续在全国推广开来,为避免形成新的隐形壁垒,应当着力构建非歧视性、科学公正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针对底层家庭的学生实施一定比例的专项招生计划,并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确保底层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确保底层家庭的学生和中上阶层家庭的学生一样,拥有通过教育实现阶层流动、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最终形成优质均衡的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