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锐
(济南市莱芜区方下镇中心中学 山东济南 271100)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三观”及心智还在初步发展阶段,缺少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加之许多学生比较叛逆,班主任如果不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不仅无法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现阶段,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初中班主任在强化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优化与创新班级管理的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帮助。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与提高的关键时期。由于学生的身心发育不成熟,心理变化较大,因此,他们很容易被不良信息与行为所影响,误入歧途。如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现在的初中生基本会使用智能电子设备来学习与消遣。但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加之学生分辨能力不足,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就会对他们的人格发育、价值观初步形成等产生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有责任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通过高质量的班级管理工作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必须积极地进行创新,不断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以此来实现服务学生学习的目标[1]。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班级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低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管理方式的错误。许多初中班主任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束缚,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比较死板,管理方式陈旧。这不符合当今学生的发展需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班主任存在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着绝对的权力,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执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对学生正常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这样的管理方式会进一步加大师生之间的裂痕,出现学生不会向班主任提出合理诉求的情况。这样,班主任就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和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进而使班级管理的效用无法体现出来[2]。
通常情况下,班主任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些微小变化,如情绪波动、异常行为等。这些都可能是学生在成长中的难题。如果班主任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这些事无巨细的事情就会给班主任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一些班主任还身兼数职,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从而就会降低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学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学生自身的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律意识都会影响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质量。现阶段,很多初中生都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加之从小受到家人的溺爱、不良信息的影响,集体荣誉感也严重缺失。这加大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难度。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心理变化莫测,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许多学生会因为班主任管理的方法不对或对管理有一定的怨言,而出现不服从管教的情况。这也就会影响到班级管理的质量。对此,班主任应该积极转变管理观念,不能还是用过去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要注重“以德服人”,在班级管理中坚持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对待学生的分寸。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出现[3]。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予以密切关注。这是由于很多初中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在面对一些挫折、不好的事情时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就会在心理上增加一些负担。这时,班主任要与学生及时地进行沟通,了解具体的情况,对其心理进行引导。班主任不能在班级管理中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关注学生的身体情况、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另外,班主任还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家庭环境不好等原因就区别对待,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当然,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班主任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初中班主任不仅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承担着教学任务。虽然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身心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教学工作同样重要,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因此,班主任在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时,首先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工作心态,应当有足够的信心、爱心,热爱自己的工作,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参与班级管理建设。这样才能在面对种种困难时有动力、有信心去解决。班级管理工作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班主任自身的发展同样有着推动作用。班主任在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时,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当然,面对繁杂、大量的工作,班主任既要有良好的工作心态,又要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以班级管理工作而言,班主任通常都是亲力亲为,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主。这样不仅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还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一方面可以为班主任分担,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班级管理的民主性。班主任积极听取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对学生自我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4]。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使得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会存在一定的差别。由于初中生心智发育不成熟,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功过判断十分简单。因此,班主任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做好表率作用,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专业知识去影响学生。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接受与服从班主任的管理。这可以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主任要做到自己不想去做或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应该强求别人去做。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身体力行,要做到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使学生可以在自身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正确地待人处事。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身心发育程度等都不同。班主任如果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相同的方式,以“一刀切”的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对此,班主任应在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措施,以保证管理的针对性、目的性。这样,其管理效果才会提高。当然,这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班级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成绩、烦恼与困惑等,并根据具体问题应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班级管理工作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应该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尽最大努力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