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的通辽气象服务

2021-12-30 05:43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6期
关键词:通辽通辽市天气预报

付 铭

(赤峰市气象局,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传播气象信息、服务防灾减灾是通辽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的核心职责,多年来在高影响天气事件中、在重大气象服务保障中,通辽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坚持第一声音、权威发布,得到了公众和通辽社会媒体的广泛认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做好气象服务,通辽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积极促进气象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的深度融合。

1 气象服务的内容和过程

1.1 业务深度整合,拓宽发布渠道,提升信息质量,扩大信息受众面,使媒体融合发展

高质量完成气象信息发布工作,从而高质量开展气象服务。常规影视产品、新媒体产品等信息发布准确及时,同时新增“通辽预警发布”抖音和今日头条渠道,实现气象预警信息的自动及时发布,探索实现各类渠道的融合发布。不断完善产品编审签制度流程,努力提升产品质量,有效提升气象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1.2 依托新技术改版升级服务平台,为社会和公众做好气象服务

升级改版“通辽气象”微信公众号,推进基于位置的气象信息共享发布,新版界面更加贴合公众用户的使用需求,使微信粉丝突破十万人。依托央视、内蒙古卫视优质宣传资源宣传通辽市良好的城市形象和优质的旅游资源,最大程度满足城市宣传需要,为城市宣传助力添彩。完成通辽电视天气预报“城市名片”窗口改版,助力一县一品、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地方发展战略。制作霍林郭勒市和扎鲁特旗电视天气预报,解决旗县局专业人员短缺、影视设备落后这一难题,为两地百姓提供更加贴合本地情况的天气服务。

1.3 组织科普活动,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转变科普服务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介平台,创新气象科普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气象宣传与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获取公众反馈意见等,提高气象宣传与科普工作科学化水平,使公众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防灾减灾,增强服务效益,树立气象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面向社会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联合通辽市教育局开展“宝贝画天气”活动,全市150家教育机构、2 20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平台点击量达130余万次。科普馆、声像演播室接待来自通辽市14所学校21批次共计1 148人次参观。

2 气象服务中的创新点

2.1 气象服务手段的创新

随着科技化的发展,互联网为气象服务的不断创新提供宽阔的载体,给气象服务的创新带来机遇和挑战。通辽市气象局气象灾害防御中心进行多渠道、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进一步创新气象服务的手段。通过电视、电台、短信和互联网的融合覆盖,播报灾害性天气或突发性天气变化,使信息得到快速传播,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周知性。遇到大的灾害性天气时,让公众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信息,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带给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

2.2 根据发展需要,策划改版思路

原有天气预报节目老化,观众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节目版式广告画面大、气象信息不明显,电视广告与气象信息的主次关系混乱,因而调整节目风格,改变节目版式,使画面设计更合理。改版后的天气预报节目不仅收视率大大提升,而且观众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改版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无论是节目的可视性、服务性还是艺术性等方面都得到了优化,整体制作水平大幅提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3 转变科普服务理念

巩固气象科普地位,创新气象科普内容,扎实推进气象宣传队伍建设,提高气象宣传与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把气象宣传与科普同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考核,探索气象科普发展的专业化、社会化新路径,逐步完善优势互补、上下联合、内外联动、富有活力的气象宣传与科普工作的新格局。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气象宣传与科普工作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相关考核评估激励机制,推动气象宣传与科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3 气象服务已取得的成效

媒体融合发展初见成效,气象服务将更加普及、智能。

录制1 000余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气象与生活》科普宣传节目10余期;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公服网、门户网、蒙文网站、影视等渠道发布预报、预警、雨情等服务信息1 000余期,其中手机短信接收约2 000万人次。

通过开展“宝贝画天气”活动,微信粉丝达到11万人次,微博用户数增长2万人,今日头条粉丝量6 139人,人民网粉丝量9 386人。制作新媒体产品500余期,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的累计阅读量约150万次;国突预警发布业务运行平稳,发布和解除预警信息400余期;10余期产品被通辽日报、中国通辽网、科尔沁那些事等媒体转载,2019年4月25日发布的“明晨我市将出现大范围霜冻!”在今日头条上的阅读量为4.6万,2019年12月15日发布的“未来两天我市将再迎较强降雪、降温天气过程”在微信上的阅读量为5 262。

组织铁路一小“太阳、地球和天气”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防灾减灾周系列宣传活动;气象科普走进奈曼旗英图村小学;“科技活动周”万达广场科普宣传等。接待了来自通辽市第四中学、通辽市实验小学、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等14所学校21批次共计1 148人次参观,另接待“宝贝画天气”活动评审委员、包联扶贫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辽军分区领导等20余人次参观。同时获中国气象学会2019年科普“四进”活动经费资助。

电视节目改版初见成效,通辽市气象局统一对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进行整体设计包装和制作,在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节目窗口对当地美丽自然景观、悠久历史文化、特色旅游景点、优质生态资源进行宣传展播,2018年10月16日正式与观众见面,播出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通过对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整体设计和包装,同时对宣传素材进行精细化处理,并借鉴市级电视节目制作的经验,成功新增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并于2019年4月22日成功播出。借助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平台宣传各地文化旅游名片,最大程度满足宣传需要,同时充分利用通辽市气象局现有的优质资源、合理配置,力争实现优质传播资源互补,多渠道、全方位为文化旅游宣传助力添彩。

依托央视、内蒙古卫视优质宣传资源宣传通辽市良好的城市形象和优质的旅游资源,最大程度满足了城市宣传需要,为城市宣传助力添彩。

4 服务中的不足之处

公众气象服务产品质量仍需提升,产品缺乏专业性及趣味性;科普宣传工作仍需加强,科普宣传未形成合力,科普宣传品形式内容等需进一步丰富,对科普宣传的资金投入不足;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微博等粉丝用户增长较为明显,但未形成粉丝用户增长的长效机制。

5 今后服务思路

应高举公共气象服务旗帜,服务气象事业发展大局,紧扣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两大主题,以关注民生、融入社会、面向基层为导向,以服务气象软实力提升、全民文化科学素质提高为理念,充分借助于融媒体时代良好的宣传平台,致力于成为行业内外宣传与科普资源与力量的“协调者”,成为气象业务服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服务者”,成为社会各界更加关心、了解并积极支持、参与气象事业发展的“助推者”。

猜你喜欢
通辽通辽市天气预报
通辽西站北京端咽喉区通过能力分析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蚁先生的天气预报
刍议通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新时代视阈下城镇化发展道路刍议
如果
数万市民逛展会感受“内蒙古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