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内涵解析

2021-12-30 05:43彭敏婕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权利图书馆

彭敏婕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01)

近日,湖北农民工吴桂春与东莞图书馆的暖心故事持续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1],成为继杭州图书馆与拾荒者故事之后,又一极具影响力的公共图书馆媒体事件。为包括拾荒者、农民工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本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日常,但从弱势群体的视角来看,这充分彰显了公共图书馆平等、多元和包容的价值理念,传递出图书馆品牌的亲切感和温度感,拉近了图书馆与民众的距离,引发公众强烈的共鸣与共情,形成强大的自传播力,有效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声誉,促进了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认知和认同。在信息化和全球化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愈发渴求人文精神的滋养,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研究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

1 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表现路径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公民全面发展的肯定和支持[2]。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维护人的尊严

人格尊严是指在人与人交往交际的过程中,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隐私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在维护公民名誉权方面,公共图书馆为每个人提供公正的服务,忽略用户的年龄、公民身份、政治信仰、身心障碍、性别认同、教育、收入、移民及难民身份、婚姻状况、出生地、种族、宗教、性取向等条件情况,对所有人的人格尊严给予充分尊重;在维护公民隐私权方面,公共图书馆尊重及保护用户隐私,包括用户所用资源与服务等信息 (所查询或已获取的信息,或咨询过、借出、传递过的所有资料)。

1.2 追求人的价值

社会与人互为主客体,互相作用、互有价值,谈人的价值不能脱离社会价值,人必须在自身及社会双重力量的驱动下才能释放最大价值。从微观层面而言,公共图书馆通过发挥学习、文化和信息中心的作用,为个体学习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使其得以不断发展;从宏观层面而言,公共图书馆尊重社区多元文化的特性,基于价值认同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和相互作用,推动社区在跨文化交流与对话中实现多元文化价值的充分挖掘。

1.3 关切人的命运

公正(公平正义)是构建当代世界社会秩序与伦理秩序、实现对于人与生命伦理关切的重要价值导向,公共图书馆关注弱势群体、边缘化群体的信息权益,促进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努力缩小社会的数字鸿沟,消除人与人之间信息与教育的不平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分离、隔阂,保障信息社会的公平正义。

1.4 高度珍视人类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其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公共图书馆致力于保存和保护包括电子资源在内的所有载体形式的文化遗产(传统和历史的遗产、本地和当代的留存),并为下一代获得这些资源提供保障[3]。

1.5 支持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包括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共同提高,充分保障个体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公共图书馆以信息获取为路径,为个体和社区各项权能的获得提供信息保障,助力用户的可持续发展。

2 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要义

虽然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表现路径不同,但隐含其中的核心要义均为平等、多元和包容。

2.1 维护用户人格、机会和权利平等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尊严是公民权利的道德基础,权利则是尊严的具体呈现,尊重公民权利就是尊重人的尊严。人格尊严和权利上的平等具体包括:①人格平等,社会个体无论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公民身份、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差别,都具有相同的社会价值。公共图书馆向所有人开放,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用户,为社区提供无歧视的自由环境和均等化服务,同时在确保起点公平和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对弱势群体和特殊情形给予适当的倾斜,以体现图书馆对弱势人群人格尊严的充分尊重。②机会平等,是社会以某种方式赋予社会全体成员参加某种活动的权利或资格的平等。公共图书馆倡导人人机会平等,竭力帮助用户扫除身份、经济、空间障碍,赋予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空间、技术,发展信息技能的平等机会。③权利平等,社会成员平等享受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共图书馆捍卫全人类观点自由、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的权利,通过普及信息素养教育保障公众平等享有与信息权利紧密关联的一组基本权利,如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平等权、发展权。

2.2 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共同繁荣

多元文化是个人、群体和团体间的纽带,是普遍价值观的基础,是消除贫困、促进性别平等、保障优质教育,夯实人类社会共生繁荣的动力和源泉。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与共同繁荣包括以下内涵:①充分认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价值,公共图书馆界一直认为文化多样性是全球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是人们交流、创新、创作及和平共处的源泉,充分认同和肯定多元文化的价值与意义。②不断倡导和强化文化的对话交流和滋养共生,公共图书馆促进多语言、多元文化作品的创造、保存、保护及传播,为多元文化和语言背景的用户,特别是多元文化社会中的边缘化群体提供平等服务,支持多语言、多文化背景的用户和团体融入本地社区。③在交流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理解个性,公共图书馆提倡对母语和本土文化的尊重,致力于增进社会对属于少数群体人的传统、习俗、历史、文化的了解,保持多元文化差异和平等竞争的权利。④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霸权主义,公共图书馆坚决与一切基于种族、肤色、世系、民族、性别、人种的区别、排斥、限制或优惠现象作斗争,援助遭受歧视人群,保障所有人拥有实现信息、文化、科技权利的平等机会。

2.3 推动文化包容与可持续发展

包容基于对多样性的尊重与赏识,聚焦于消除个体在社会参与过程中的障碍,强调通过全体参与和协调发展实现多样性活力和潜能的充分激发。包容性广泛体现于社会和经济领域,其中,包容性教育和文化是发展包容性社会的核心,最能够释放社会发展潜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个体认知、集体认知、行为实践角度来看,具象化的包容可概括为包容感、包容氛围和包容实践。①在发展教育和文化的包容感方面,公共图书馆作为支持教育、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为公众平等获取信息创造条件,在增进公众知识共享、空间共享的过程中,促进社会融合,以文化凝聚力形成社区凝聚力,增强个体归属感和价值感。②在促进教育和文化的包容氛围方面,公共图书馆对内通过差异整合与决策包容,塑造全体馆员包容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外通过强化公众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育,塑造全体社会成员包容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③在促进教育和文化的包容实践方面,公共图书馆通过推广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字包容为公众参与教育和学习开辟新的机遇;构建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水平的用户学习需求;通过对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和教育支持,弥补弱势群体的知识匮乏。

3 结束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将公共图书馆定位为“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东莞图书馆与农民工、杭州图书馆与拾荒者之间的温暖故事,都生动诠释了公共图书馆平等、多元和包容的服务理念,彰显了其人文精神的核心要义。公共图书馆需要进一步维护用户尊严和权利平等,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并推动文化包容性发展,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启迪人类智慧、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功能,贡献公共图书馆人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权利图书馆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我们的权利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图书馆
权利套装
去图书馆
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