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川
(河北工程大学 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38)
当今社会,日趋科技化成为经济发展与竞争的一个重要特征,将科学技术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成为世界各国乃至各地关注的焦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加强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仅以高校为例,在我国,高校作为重要的科研单位,一方面,每年都会产生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但另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率很低。据统计,只有不到1/3的高校科研成果能够实现转化。这种现象的存在,固然有多方面因素,但是信息不对称应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把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纳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中,以资源共建共享方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已经发生变革。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和传播枢纽,高校图书馆对科研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作为专门的信息机构,其基本职能——信息获取与传递,经过长期的发展,成熟而且稳定,不仅能够满足高校图书馆不同类型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也使得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服务途径,在科技成果与市场之间进行沟通,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目前,国外的高校图书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比较明显,并且摸索出几种较为成熟有效的运转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设有专门的商业图书馆员,他们通过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找到企业科技人员的信息,然后主动与其联系并展开合作;阿拉巴马大学图书馆,依据自身馆藏资源,与当地企业和商会合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研究资料、信息咨询及检索,甚至信息分析和市场调研等服务,现已成为当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要的一环。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推出了不少政策进行支持,但是收效并不理想。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实践表明,图书馆的参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而且随着服务的加深,将会发挥更为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很多相关信息的支撑,比如商业信息等。而事实上,大部分科技人员在其专业领域内可以说游刃有余,但是对其他领域则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了解。作为专门的信息机构,高校图书馆有条件帮助科研人员,进行信息处理,减少信息障碍,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相关实践表明,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在专业数据、信息分析等方面提供服务,甚至可以在商业动态、市场调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高校图书馆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除了密切与校内其他部门的联系外,还能够扩大服务范围,不仅为本校也为当地企业提供服务。以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图书馆为例,其在服务本校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不仅得到校内科研人员的认可,而且,以此为契机,走出图书馆,与当地商会签订协议、开展合作,向当地企业家提供咨询服务及研究资料;再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已经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成为科技转化项目“科技启动亚利桑那”的重要参与机构。可以说,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对高校图书馆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作为专门的文献信息机构,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文献信息中心,在当地也具有资源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再加上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必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馆藏资源既是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保障,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化、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是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图书馆不仅在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等方面有着丰富而成熟的经验,同时对信息新技术的采用也迅捷而灵敏,如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的采用极大地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内涵和服务深度,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高校图书馆普遍具备健全的信息网络,它的加入,可以在社会与科研用户之间增加一个信息沟通渠道,提升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有效对接的可能性,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保障。
高校图书馆一般都设有一支学科馆员队伍,进行针对性较强的信息服务工作,如课题查新、专题服务等,有的甚至能够直接参与到科研用户的课题立项、结项等工作中去。学科馆员一般具有某一专业的学科背景,而且对图书馆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有能力深入了解自身所学学科的发展趋势、研究成果的市场价值等,因此能够把科技成果转化与图书馆信息服务进行有效融合,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各阶段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载体、服务目标、服务内涵与服务模式都出现了较大变化,不仅如此,一直以来,图书馆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意识非常明确,而且也进行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比如个性化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等。图书馆以时代发展、用户需求为前提,对服务模式所进行的优化调整,是目前很多科研机构、企业公司所不能比拟的,可以说,信息服务已普遍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和关注焦点。
调查显示,国内高校参与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有多年,但是高校图书馆并未真正开展此项工作,分析原因,主要是受自身服务能力的影响。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以及新技术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对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制约图书馆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在服务意识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图书馆只是把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图书馆的一项普通工作,基本处于被动服务状态,而且服务意识不全面,缺乏市场观念,以为科研人员提供科技查新、专题服务、参考咨询等服务为主,对科研人员所研究的项目是否与当前市场需求相匹配不能提供准确信息,更谈不上辅助科研人员将研究方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了。
在资源方面,虽然图书馆拥有较为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但同时也存在着重复建设、资源闲置甚至空缺的状况,不能保证完全地很好地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需求。
无疑,图书馆拥有一支素质较高、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科馆员队伍,但由于在专业培训、激励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科馆员的业务能力与主动意识还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和充分发挥,因此无法完全满足与时俱进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需要,距离开展更高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还有较大差距。作为专门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馆员,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搜集、信息分析能力。
参考国外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实践,具体来说,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作为图书馆基本职能之一的信息检索,是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承担的最主要的任务。检索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而言,既耗时又耗力,如果有专业的信息人员能够查找并提供所需信息,对他们来说,将是极为有效的助力。目前,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检索服务主要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市场信息等。如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根据科研人员和企业人员的信息咨询需求,定期为他们提供市场信息和专利技术信息等,已成为一种长期合作。
高校图书馆有条件有时间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形成阶段性报告,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和效益提供意见和建议。如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可以对相关信息(如市场)进行搜集并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分析,形成关于市场价值、合作目标等方面的分析报告;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后,可以对其产品开展市场调查、跟踪,形成反馈报告等。
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对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研究比较早,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有的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这为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单人模式,也称商业馆员模式,就是图书馆安排有专门的馆员负责加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商业馆员不仅要帮助科研人员进行商业信息的搜集,还要有能力组织市场调研,并完成相关的分析报告。商业馆员在科研人员、企业、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个成果转让项目中,科研人员往往需要多种信息,如专题资料、法律规定、市场动态等。术业有专攻,如果由不同的学科馆员单独提供服务,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如果由一个既有职责分工又可以合作共享的团队来完成,则必然事半功倍。团队成员通常需要至少具有以下一项特点:专业背景、商业专长、法律专长、交际能力。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集散地,既可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服务,也可以贯穿于成果转化的整个过程。在初期,可以搜集科研立项所需要的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明确研究方向;研究过程中,可以持续提供专业信息、企业信息等,推进科研进程;在成果转化阶段,可以在知识产权、产权交易等方面提供相关信息,促进成果的转让;在成果市场化后,可以搜集市场反馈信息并进行评估,为成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进行支持。实践表明,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即便以部分参与居多,但所提供的服务,并不仅限于简单的信息咨询和传递。
为经济建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功能确立的必然结果,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图书馆履行社会服务功能的一条重要途径。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现象由来已久,许多问题是高校图书馆所无能为力的,但高校图书馆作为专门的文献信息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在数据库检索、信息搜寻、信息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科技成果转化中普遍存在的信息知识问题如信息孤岛等,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助力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