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国家税务总局奉节县税务局兴隆税务所坐落在七曜山山脉和巫山山脉连接带上,辖区海拔800米至1400米,属于典型的高山地区,是重庆海拔最高的基层税务所之一。
兴隆税务所共有5名税务人员——2名60后、2名80后和1名90后,他们默默坚守在大山深处,为辖区2923户纳税人和12.8万名缴费人提供税费服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默默坚守岗位,把税务人员的职责发挥到极致,不断助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
这里很大也很小
兴隆税务所的管辖面积很大。辖区覆盖2个场镇和4个土家族自治乡,面积达1053.55平方公里,占奉节全县幅员面积的四分之一,税务人员到最远的人员聚集点要走60公里山路。
兴隆税务所的办公场所很小,里面的各种设施都很“迷你”:一间仅有两个服务窗口的办税服务室撑起了税务所的门面;三间办公室已经足够应对日常办公所需;还有一个房间摆着取暖设备,这里既是取暖室又是食堂,还是会议室。
“山区人员分散,只有赶场天才相对集中。每逢赶场天,我们就得走出去,到场镇摆摊设点,开展税费宣传,所以我们的工作场面也都是小阵仗。”所长向进一说。
因此,在奉节的高山场镇上,常常能看到一个带着税徽的固定摊点。在这个摊点上,发生过很多为民服务的事。
在云雾土家族乡的一个赶场天,恰逢一家小超市开业,80后税收管理员任博远是个膀大腰圆的东北汉子,心却很细,他第一时间发现这家超市并未进行涉税信息补录,于是向经营者李海德进行了税费宣传。
“做这点小生意还要纳税啊?”李海德面露难色。
面对李海德的疑惑,任博远围绕涉税信息补录的意义、纳税申报的管理方式、可能涉及的减税降费政策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李海德最终明白了,申报和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按照超市的经营规模,他还能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几乎没有税费负担,当即就在任博远的指导下,通过电子税务局完成了涉税信息补录。
90后税收管理员陈朝刚是一位外表斯文的姑娘,但做起事来却雷厉风行。2018年,因为建筑服务业税率调整,辖区一家企业可以享受退税5400元。那时,陈朝刚才进入税务部门工作不久,纳税人对她还不太熟悉,电话通知企业时,对方竟以为她是骗子。
为了更好地服务纳税人,陈朝刚主动要求参加当周的赶场。赶场那天,小姑娘风风火火地赶到那家企业,仔细介绍了税惠政策的调整内容,并强调:“我真是税务人员,你们真的可以退税5000多元!”
税企双方一笑释然,该企业立即备齐资料,办理了退税手续。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对有些纳税人和缴费人来说却是大事。兴隆税务所的税务人员长期奔波在大山间,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让纳税人和缴费人感受到了他们服务山区经济发展的决心。
事务很多也很杂
2021年前三季度,兴隆税务所税费收入占奉节全县税费收入的2.37%。从入库规模来看,该所收入并不算高。
收入规模小,并不意味着事务少,税源管理、税收宣传、税费征缴、减税降费、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每项事务都需要大家一一完成。
57岁的税收管理员张定平是重庆市税务局“百名基层干部先进典型”。扎根山区30多年,张定平几乎跑遍了辖区每一个村落,偏远苦寒的工作环境让他患上了痛风,领导曾多次提出将他调到县城工作,但都被他婉拒了:“我舍不得兴隆税务所,更放心不下山里这些纳税人、缴费人。”
30多年来,大到税源管理、税费征缴,小到排查发票机器故障、给纳税人送发票,每项事务,张定平总是冲在最前面。
一次,张定平到一家农家乐排查发票机器故障时,要路过一段陡峭的临崖路。积雪融化后,路面凝结成了“油光凌”,即便安了防滑链,汽车还是不停打滑。
一边是几十米高的悬崖,另一边是修路时凿出的峭壁。经验丰富的张定平急中生智,把方向盘一顺,松开刹车,慢慢将车后轮卡到路边的排水沟里。
为了尽快给纳税人解决涉税难题,张定平找了根树枝当手杖,一步一滑地向着需要处理发票机器故障的农家乐走去。等问题处理完毕,他才找人来拖车。
乡村振兴是兴隆税务所这些年不断推进的事业之一,从60后到80后再到90后,每一位同志都在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帮助山区群众增收致富。
兴隆税务所辖区有种植优质中药材牛膝和大黄的自然条件。随着产业发展,辖区的农业专业合作社逐渐增多。可是,由于大部分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做得不到位,制约了辖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兴隆税务所一直希望能将山里的“土黄金”变成村民兜里的“真黄金”,于是特别关心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税务人员经常往村里跑,反复给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讲解税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教他们怎样把账目做细、把申报做实,为合作社后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1年5月,“奉节大黄”、“奉节牛膝”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奉节的特色名片。这份成绩的背后,也有兴隆税务所的一份辛劳。
山区很远也很近
南方的山区,夏季多暴雨冰雹,山洪落石常常阻断道路;冬季常有积雪,翻山越岭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危险。可再多的困难,也阻挡不了兴隆税务所为民服务的脚步。
有着41年税龄的杨国明,担任过县局征管科科长、城区税务所所长,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主动请缨来到大山深处:“如果不到兴隆税务所来,我的税务工作经历是不完整的。”
来到兴隆税务所后,这位老资格注册税务师、有多年税种税源管理经验的老将迅速进入角色,很快摸清了辖区内的税源状况,并对重点税源的经营纳税情况了如指掌。
随着网上办税率的不断提高,兴隆税务所是否需要继续设立办税服务室,成为组织上研究的议题。对此,杨国明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仅要从税务的角度分析,更要从纳税人的需求出发。
于是,兴隆税务所选取了183户涉税业务较频繁的企业进行访问,杨国明花了一周时间,一户一户听取意见,同意拆除办税服务室的企业仅占26.23%。组织上最终选择尊重纳税人的意愿,决定在最偏远的兴隆税务所继续设置办税服务室。
2019年秋天,奉节县启动了居民医保参保集中筹资工作,这是社保费的一项重大改革,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兴隆税务所的干部们逐个村社指导医保费征收工作,向村民宣传医保政策。一个月的时间,大家走遍了辖区69个村社。
“再远也要去,我们多走一步,群众就能少走一步。”向进一说,“路程虽远,但大家与纳税人、缴费人的关系却越来越近了。”
无论是上门辅导、集中宣传,还是答疑解惑、技术支持,只要是事先约定好的,兴隆税务所的税务人员一定会准时到达。多年来,他们就这样随着山路盘旋而上,踏着风雪勇往直前,只为做好税收事业发展路上的“赶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