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食盒再设计作品

2021-12-29 00:00:00甘裕梅李素榕
东方娱乐周刊 2021年11期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重点领域科研项目“美育视阈下粤港澳大湾区艺术介入乡村人文环境建设的策略”(2021ZDZX403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承载着中国文化内涵、民众生活情趣,且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文化与手工技艺融合、国际文化传播、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创市场并没有因此有更多更突出的作品出现,反之,文创产品市场的诸多弊病慢慢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创市场又该何去何从呢?

二、食盒的起源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吃货大国”。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就记载着“民以食为天”的典故,意指人民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形容民食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又引申为:“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在这样一个“食为天”的大背景下,“食盒”也应运而生。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汉代就已经诞生了类似外卖的行业。盛装熟食的“外卖盒子”—食盒也开始盛行。古代的食盒造型分多层,目的是为了盛放更多不同品类的食物,可以理解为一种便当盒。

三、非遗活化的方式

从整个行业的文创产品开发过程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创意和设计能力不足、没有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链不健全等。所以需要设计者在设计过程进行反思:是否有文化元素的选取?是否有考证故事的真实性?是否有对文化传承的载体的斟酌?是否为受众普及了蕴含在产品之中的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

(一)增加文创产品的实用价值

为了从根源上遏制资源浪费,实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玩乐与功能的统一,减少资源浪费和产品大小的问题。如时下热门的文创产业—盲盒,虽然是一个文创设计的优秀案例,但其被消费用户追捧的同时也面临着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相悖的问题,甚至被吐槽为“玩乐主义”的产物。为了脱离目前的窘境,产品开发者要考虑在文创产品上增加附属价值。

目前,国内已有数干家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围绕自己的馆藏产品进行文创衍生品的开发,其中,故宫文创产品具有较高的人气,其也是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引领者。例如,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出过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朕知道了”纸胶带。产品以康熙朱批“朕知道了”为文化元素,以纸胶带为载体,既保证了产品的实用性,也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引发消费者去探讨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减少设计的具象化

从设计过程分析,首先,从产品定位和功能出发,抽取产品的两个核心—核心元素和核心任务链,从而确认产品的基本形态(可以称之为“骨骼”确认);其次,将产品设计继续延伸和扩展,“附之以血肉”;最后,将“骨骼”和“血肉”的内容映射到“可视化”的“表皮”层面,即原型设计,最终实现产品的具象化。这一过程也是可视化的过程,需要作者进行草图绘制。这个过程是煎熬且痛苦的,没有新颖的想法是因为知识面太窄,没有与文化融合是因为前期调研分析未到位。正因为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学者们才会不断重复“知行合一”。

(三)融合更多的文化元素

其实能将一个文化元素成功转化为文创产品,已经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了。但是,从消费心理和市场趋势角度分析,消费者的“喜新厌旧”和市场的“推陈出新”及“更新换代”也在推着设计工作者不断地与时俱进。在“文创+”时代的背景下,要求设计需要尽快融入新的环境。

以广东省广州市的琶洲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食盒的融合为例。琶洲塔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内膛为八角直井式,共九层。每层相对错开,各面设有佛龛。塔基八角均镶有西方人形象的石刻托塔力士,刻工古朴,为明代石雕佳作。当年,在琶洲未与珠江南岸相连时,岗顶的琶洲塔俨如中流砥柱,故“琶洲砥柱”被列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该塔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造型与食盒的分层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作者对两个文化进行转化,创作出一件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该设计根据有近200年历史的“琶洲塔”进行设计。使用中国红配色更显活泼、大方。塔门的地方改为握手,相当贴合,塔的原型跟食盒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四)注重产品的运营

产品能否成功与产品的市场运营息息相关。以泡泡玛特为例,首先,其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在一线城市开设线下旗舰店,而后在网络上营销热度,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软件上吸引消费者后打出知名度;其次,在顾客付款时以积分换优惠券的形式引导顾客置办会员卡,从而稳定客源;最后,在产品上架前发布预售,邀请消费者填写反馈意见,从而更好地改进产品。

四、总结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研究文化活化的表现方式,进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和体现设计美感。通过分析市场上顾客喜爱的文创产品,从消费心理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在创作前期精准分析文化内涵,并在创作过程中深度研究产品功能与文化转化的造型设计,在创作后期合理地开展营销。

从整个行业的文创产品开发过程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创意和设计能力不足、没有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链不健全等。针对这些问题,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决:第一,要吸纳更多的优秀的设计师,满足不同文化产品的形式需求,设计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实用性产品;第二,要突出“全线开发”的优势,延伸产品产业链,注重对产品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