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人物写作的方法技巧

2021-12-29 00:00:00吕杨
东方娱乐周刊 2021年11期

[摘要]本篇内容研究重点为社会人物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在目前的中小学课程的设置中,写人物类型的作文日益增多,因此社会人物的写作成为写人物作文的一大重点。本文介绍了如何确定中心思想,以及如何准确把握文章场景的方法,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社会人物写作方法技巧。

[关键词]社会人物;写作;中小学。

在中小学考试语文分数日益上涨的大环境下,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写作问题,而人物类型文章的创作在作文中又是重中之重。在作文考试中,有时需要描写社会人物,通常可以通过描写社会人物的外貌、事迹等方式展现人物形象。有充分的构思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写作前明确作文的立意并构思好行文思路,可以使文章的思路更加清晰,表意更加明确。因此,本文对社会人物这种考试中常见的类型题目进行分析,意在解决中小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一、确定中心思想

在开始写之前,首先应明确写这篇社会人物作文的目的,也就是通过这篇社会人物作文最终想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写社会人物通常可以以人物的良好品格为中心,如乐于奉献、服务大众、乐于助人等。提炼时应认真回顾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从中提炼出故事的中心思想。常见的中心思想有:漂亮的乘务员姐姐乐于助人,热心地服务大众,深受大家喜爱;敬业的警察叔叔每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保卫大家的安全,他是值得尊敬的;勤劳的环卫工人把整洁带给我们,值得我们尊敬……

二、社会人物写作构思导图

(一)方法

确定好中心思想之后,需要对这篇社会人物的写作素材的结构进行梳理,明确构思思路。梳理时,将素材按照人物特点、人物情感变化、事情发展等因素进行拆分,然后将主要情节罗列出来即可。梳理构思导图有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方式。

(1)并列式:将素材拆分阶段,其中有些阶段并没有先后顺序,也没有顺承关系,这样的构思方式属于并列式。

(2)递进式:将素材拆分阶段,将素材的主要部分梳理出来,按照情节的先后顺序罗列,这样的构思方式属于递进式。

(二)思路举例

开头直接交代我们生活中某一社会人物的职业、外貌特征,然后介绍让“我”感触较深的事情经过,最后表达“我”对这位社会人物的尊敬。

(1)并列式:开头交代某一社会人物的体貌特征,然后分别介绍这个人物做的几件有利大众的事情。并列式中的几件事情顺序不分先后,没有顺承关系。

(2)递进式:开头可以交代生活中某一社会人物的职业、外貌特征,在生活当中给予“我”具体某件事情的帮助,深受“我”的喜爱。

(三)例文:清洁工阿姨

在美丽的月牙河西岸有一个身影,人们都非常熟悉,她是一位常戴着口罩的清洁工阿姨。她身高1米6左右,身材显得有些瘦。她总是穿着红色镶着荧光横杠的上衣,戴着口罩,手里拿着一个大垃圾袋和一把扫帚,白天的时候还会多加一顶帽子。

她是口袋镇这座小镇不可缺少的清洁工。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人们可能还没起床,可她的身影已经在月牙河西岸出现了。夏天的中午,口袋镇的太阳光太强烈了,此时人们大都在树荫下乘凉,或在家里享受空调的凉爽,可清洁工阿姨还是头顶着烈日,穿着被汗水打湿的衣服,埋头弯腰地忙碌着:一片果皮、一张糖果纸、一片枯叶她都不放过。

当火辣辣的太阳带着它白天的威严渐渐西落,夜幕开始降临时,月牙河两岸凉风习习、灯光闪耀,如游仙境。人们在那里跳舞、散步、闲聊,尽情地享受着夜晚的闲暇时光。清洁工阿姨的身影又出现了,她还是埋头弯腰在河边捡着、扫着,即便面对人们故意扔进河中的垃圾,她也始终默默无闻地为我们付出着。看着阿姨那熟悉的身影,我小小的心里受到了深深的感染,为了让小镇变得整洁优美,她是多么辛在我的眼中,阿姨的身影是美丽的,小镇因她而美丽,因她而温馨。

三、文章创作阶段

(一)场景引出人物,描述人物外貌1.特殊方法,镜头特写式开头

写人的作文,开头非常重要。镜头特写式开头就是通过设置人物活动场景,描写场景中的人物的外貌的轮廓及细节的特点,将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具体写作思路如下:根据人物身份回忆人物活动画面,选取典型画面进行描写。活动场景的设置应该为中心思想服务,应能体现出人物的行为特点、精神风貌等。

结合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外貌特点。对人物的身形、背影、面部等外貌特点进行描写,勾画出这个人物给人的大概印象,如和蔼可亲、端庄优雅、不修边幅等。然后选取一两处最突出的外貌特点,如眼神、发型、体态等进行特写,更具体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

2.选取的场景举例

(1)清洁工人:可以选取其工作时打扫卫生的活动场景。

(2)建筑工人:可以选取其施工时搬砖头、铲水泥的活动场景。

(3)交通警察:可以选取其工作时指挥车辆通行的活动场景。

3.特写镜头描写外貌举例

场景的选取一定要为中心服务,选取能体现人物特点、精神面貌的场景来写。

(1)他们虽然佝偻着身躯,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可我却那么崇敬他们!他们就是……

(2)他褪色的衣裤被钢筋刮得破破烂烂,黝黑的脸上挂着豆大的汗珠,可在我眼里,他是最令我敬佩的……

(3)他稀疏花白的头发、布满皱纹的脸庞和瘦弱矮小的身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例文

每天,当我去上学的时候,在十字路口处总能看见一位身材魁梧的警察,他身穿深蓝色制服,腰间白色的皮带上整天挂着一副对讲机,头戴一顶帽子,上面的国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更加威武、庄重。(开头交代场景引出写作对象,然后描绘交警的外貌及整体印象,整体形象具体可感。)

(二)列举事例,展现人物性格品质

1.方法

描述事情经过时,抓住人物细节进行描写。叙述人物活动的经过时要具体生动,重点刻画人物的动作、行为、语言和神态。同时应灵活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时刻记录人物心理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2.例文

每当上学或放学时,在狭窄的十字路口中聚集了许许多多接送孩子的家长,他们有的骑自行车,有的骑摩托车……在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中穿行。虽然非常拥挤,却很少发生交通堵塞,这都得归功于那位在路中间不停指挥着交通的交警叔叔。他动作十分规范有力,保证道路畅通无阻。他还经常帮这个老人提菜、扶那个大娘过马路,当然,更多的是帮助我们小学生。(本段描述交警叔叔保证道路畅通无阻的情景,表现了他尽职尽责的品质,一个“规范有力”的动作就将交警认真指挥的样子刻画得非常准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照应前文。)

(三)列举多个事例,展现人物性格或品质

1.方法

如果一个事例不足以充分展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可以列举另一个事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这个人物。

2.例文

一天下午放学,天气闷热,一位小朋友正准备过马路,可他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不由自主地退后了两步。这时,那位交警看见了,走过去亲切地说:“小朋友,不要怕,我带你过马路。”说完,他便牵着小孩的手,一步步平安地走过了马路,然后拍了拍小孩的脑袋回到自己的岗位继续指挥交通。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对交警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本段描述交警叔叔带一位小朋友过马路的情景,表现了交警叔叔爱幼助幼的精神品质,通过“走过去”“亲切”“牵着”“一步步”“拍了拍”这些动作描写将交警叔叔关心小朋友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四)总结人物品质,抒发对人物的情感1.方法

文章的结尾要呼应前文,总结人物品质,为抒情作铺垫。接着再用适当的修辞方法,表达对人物的情感,升华文章主题,增强表达效果。

2.例文

交警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换来了城市的交通安全,换来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生活。(结尾总括交警叔叔给城市与家庭带来的巨大贡献,深化中心,照应前文)四、结语

面对当下的教育趋势,中小学生语文写作方法的培养是学生写作启蒙的关键,文章立足于中小学生社会人物写作方法,构建思维导图,提出通过场景、事例等方法引出人物形象,从而展现人物品格的写作方法。在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们应以这些基础方法为引,融会贯通,培养写作思路和能力,让学生们多写多练,从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石国权,浅析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衔接[J].课外语文,2021(24):119-120.

[2]苏巧新.中小学写作教学中思想与情感导向对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06):20—23.[3]余静芳.关于中小学诗歌写作教学的思考:兼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诗歌写作训练的设置[J].教育科学研究,2002(06):31—33.